关于跑步,什么是错的问题?什么是对的问题?
昨天到东华跑步社担任社课老师,课堂最后我提问“听完课后,你们觉得跑步落地时应该用脚掌的哪个部位先着地?”关于跑步技术,大家都在讨论这个问题。但这是个错误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已经预设了三个答案“脚跟、全足与前足”,而这三个答案并非跑步技术的重点。我刻意提出来是想让下面的大学生理解,错的提问会限制答案的可能性,甚至会找到不重要的答案。针对这个主题,对的问题应该是:
“跑步时,脚掌落地的正确位置应该在?”
答案是“愈接近臀部下方愈好”,脚掌的落地点愈接近臀部下方,腿部愈不容易受伤、前进的阻力愈小、触地时间愈短、垂直振幅愈少,也能愈快把体重转移到前进的方向……所有好的结果都会因运而生。
这是一个正确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朝正确的方向研究。当然,这世上不管哪一种领域都是需要先问一大堆错误的问题之后才能慢慢找出对的问题是哪一个(它通常是最高层的核心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一直提问:“这个答案(知识)是在解决什么问题?”,接着一定要再问:“这个问题是对的问题吗?还是有更好的问法?”
西方讲“知识”,东方讲“学问”,没有思考过或不清不楚的问题只会得到模糊的答案,清楚明确的问题则有机会得到清楚明确的答案。”所以学习“问”对的、清楚明确的问题,正是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学问”,正是所有研究与思考的必经流程。
昨天的社课,我试着用最少的投影片(只用了两张)来上课,多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同学们思考。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各位同学,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间教室的?”引导他们发言,再从他们的发言中来提出另一个问题,一步步地导向核心的问题“跑步动作是怎么发生的?”再提到更高层,“我们是怎么移动的?”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教学过程,同时也让我有了新的启发:教学是一种引导思考的工作,而非塞进知识,当在场的听众都开始思考之后,教→学之水才会开始流起起来,而这股水流的泉源在于提问。老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设计过的,才能引导学生有层次的思考,接着最难的是:引导学生提出他们心中疑惑不明的问题,再当场回答他们。
难是难在“引导”和“现场解答”。有些场合很安静,在座的听众根本不想发言,我认为这不是听众不积极,而是讲者的错,因为没有在前半段自己主导的时间里激起大家提问的心灵,没有做到引导听众思考的工作,所以我常常把大家提问的热烈程度当成当天演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第二道难关是现场即时回答问题。讲者或教练必须能很快分辨该问题是对的还是错的,若是错的问题,要引导大家到正确的角度来提问,接着用听者能懂的语言回答,而且最好是用前半段听众已理解的理论来解释,而且这个回答问题时要先能百分百说服自己,若发现回答时连自己都无法说服,就必须提起勇气坦诚:“我不知道。”然后回去找答案。我知道在回答听众的问题时说不知道很尴尬,但一位讲者与教练必须具备先接受不知道如何回答的勇气,才能一直进步。
教学相“长”的长进过程,时常就在演讲场合中的“提问过程”中激起的,有些提问会让现场变得尖锋相对,我会默默其待这类问题的出现,因为有摩擦才有火花,火花常是一场演讲另人印象深刻的重要元素。摩擦的过程一定是由尴尬、不适、不好意思与生气……等情绪组成,我时常提醒自己,必须要有勇气面对这些情绪、勇敢面对火花,才能进步。
前阵子Amos问我“开始当教练后,我才发现临场要马上回答真不容易,要怎么训练?”
我个人认为的方法没什么窍门:只要跟这个主题相关的问题,都先列出来,想过一遍,确认什么是“对的问题”,什么又是“错的问题”,再把问题的先后顺序列出来、想清楚,接着“自问自答”,看自己的答案能否说服自己。如此一来,不只自己在讲课时会很有信心(因为每个问题都自己先想通了),连这个主题的相关知识也会愈来愈丰厚。
==
关于跑步,最常碰到的三个错误问题如下:
1. “该如何锻炼腿部肌肉来避免受伤?”→ 强壮的腿部肌肉并无法避免关节与节谛组织的受伤,正确的跑姿才会,所以应该问“该如何跑才能避免受伤?”
2. “什么样的跑鞋可以提升跑步技术?”→ 没有跑鞋可以提升技术,唯有正确的练习才会。就像千万超跑跟开车技术完全无关。
3. “跑步时该用脚掌的哪个部位着地?”→ 脚掌落地点只要接近臀部下方,且放松脚踝,脚掌就会自然有正确的方式着地,而无须刻意注意着地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