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程苏东:每个人的生命中都需要一本属于自己的经典

程苏东:做一个独立的知识人

来源:微信公号——北京大学招生办
如果要问我:初入燕园的这群新生首先要关注什么问题,我的回答可能是:在北大这四年,除了得到一个学位外,到底还可以得到些什么。做一个独立的知识人,是我的期待。
独立之精神
蔡元培先生就任北大校长时提到,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北大不应该办成官僚养成所。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知识界又展开过一场更深入的讨论。大家认为大学虽不是官僚养成所,但也绝非单纯贩卖知识的场所。
大学教育应该是一种“人格教育”,她的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把学生塑造成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公民。
我认为健全人格最核心的品质之一便是独立。1946年,胡适先生在北大开学典礼的演讲中,把“独立”提到了比“自由”更高的地位,他说:“给你自由而不独立这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傍门户,不依赖别人,不用别人耳朵为耳朵,不以别人的脑子为脑子,不用别人的眼睛为眼睛,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在这个强调个性的时代,人们对独立的理解有些偏差。许多人以为独立就是特立独行、张扬个性。但所谓“个性”,终究还是把自己放在了他人视角的审视下,无法离开与别人的比较而存在。
真正的独立,无需外在的对比来证实,它是从一个人的思想内部生发的。因此,检验一个人思想是否独立,不是看它是否与众不同,而是看它是否经由独立、理性的思考产生。独立是有意义的,而特立独行却不一定。独立的人并不会与普通人格格不入,也许常常看上去与其他人没有不同,但他不盲从,有见地;相反,特立独行的人追求与别人不一样,却不一定有自己的方向。
当代社会,媒体的影响力无远弗届——它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权力结构。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为媒体所塑造,尤其是近十年,网络取代纸媒成为了我们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很多观点夹杂在信息之中流入脑海而我们尚不自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新媒体时代下,独立的思考和见解是我们唯一的耳目。
今天的大学生,尤其是北大的学生,必须要有这种“独立的精神”。这不是让你们特立独行,而是让你们学会思考。大学四年是人生中最容易培养独立气质的阶段,特别是在北大这个具有自由传统的地方。同学们尚没有必须扮演的社会角色和必须承担的社会压力,也不必受到这些角色和压力带来的那么多束缚,这时候就要尽量地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不要那么急功近利地把自己投入权钱构筑的那个世界,多用点时间来解放自己,学习知识。
《孟子》讲“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大公报》的主编张继鸾也曾有言:“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不愿陷于盲。”——北大学生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知识人之责任
那么,为什么要提“知识人”的概念呢?“知识人”不同于一般“有知识的人”。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知识人身上的社会责任感。中国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有“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优良传统,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他们不可挣脱的使命。但知识和理性赋予他们自我反思的能力,而经过独立理性的思考,一代代士人仍自觉、欣然地选择了这样的使命。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般百姓常常只考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君子应该考虑道义的问题。在儒家文化的传统中,“君子”的责任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分工,一批人从具体的社会劳动中解放出来,他们可以更多地从事社会管理和知识生产等工作,这种分工要求他们以理性思考探求真知,以公正道义承担匡扶贫弱的使命与重任。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表面上看,劳心者是统治者而劳力者是被统治者,但实际上,是广大的劳力者养活了劳心者。
今日亦然。知识人承担的社会角色脱离了一般的脑力、体力劳动,是整个社会为知识人提供了必须的各种生活资源。所以,知识人有义务在社会治理和知识生产领域内承担使人类文明变得更好的责任。
北大的同学们可以说是高考的既得利益者,是前一轮社会竞争中的优胜者。很多同学理所当然地认为:我凭借多年努力考上北大,就理应享受北大这么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理应享受北大带给我的荣耀和福利。他们把这一切看作是高考高分的一种奖励。其实,同学们从小学到高中一步步被选拔出来,是基于一种很有局限性的选拔机制,那就是以分数论英雄。可是,人的能力是多样化的,有人善于思考,有人善于动手,有人善于读书,有人善于社交,有人善于运动……但我们的教育体制常常只选拔善于读书、甚至是善于考试的人,很多优秀的人没办法通过这一机制展现他的个人价值。
这是北大学生都应该反思的问题。你们已经在这个机制里走到了最高峰,如果你们缺乏对它的反思,就会产生一种幻想,觉得自己真的就是一个成功者,觉得自己理应在这个社会的金字塔尖。2014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有939万之众,而北大每年只录取三千多人。你们是幸运儿,也应当想到,自己是踩着成千上万同龄人的肩膀爬上来的。你们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承担比同龄人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不应沉醉在那种虚幻的“奖励”和自我满足之中。
回归经典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人呢?还是要回归到最核心的概念——知识。这不单是指课本上学习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独特的生命体验,这也是一种知识。
知识如何获取?当然有很多途径,这里我想谈的是对经典的阅读。每个人的生命中都需要一本属于自己的经典,以便让自己在遭遇困境时不致孤独。一部真正的经典,不单是靠作家的天才构思搭建出来的,她背后往往承载了某个社会群体长期的一种历史记忆。美国学者布鲁姆在谈到阅读经典的体验时说,这从来都不是一个轻松愉快的经历,相反,她常常让你感受到人性的冷酷、自私、阴暗,甚至让你有一种绝望的感觉,但这些恰恰反映了人性中最深层的一种真实状态。
人类是善忘的,如果不去读这些经典,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很多事情是理所当然。比如身处和平的时代的我们,会觉得和平是理所当然的,但若是读《左传》,读建安诗,你就能体会到生活在动乱中的人们心中的那种绝望。比如读巴尔扎克的小说,去了解近代西方底层社会的黑暗与血腥,我们就能对今日这个欣欣向荣、外表光鲜的社会有一个更加深刻的把握。每一个人的生命体验都是有限的,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你只能感受到你身边小而短暂的生活。经典,就是打开你的视野,把过往的人类智慧与经验传承给你,让你了解这个社会是从哪里来,又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所以我说,知识人能够获得一种独立的人格素养,是因为阅读经典帮他打开视角,而独立、理性的思考能让他们将这种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个人德行。
我们前面讲到新媒体时代信息的泛滥,其实这是很危险的,我们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信息,不需要各种社交软件替我们时刻更新状态。我们要从信息里筛选真相、从真相中淘捡知识、从知识里提炼智慧,而这一切正变得空前费力。所以有必要再次呼吁同学们回归经典的阅读。经典把经过时间淘洗的智慧直接送来你们手上,而你们手上还紧握着手机。
回到最初提到的问题:大学四年,你除了获得一个学位,真正能得到的是什么?
如果通过这四年的“人格教育”,你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人,那么北大没有辜负你,你也没有辜负北大。
——复旦人文课:将人文经典,以时间的线索贯穿起来——

悉数中华文化中的先贤、经典,我们不禁心向往之,却也畏手畏脚。长期以来,碎片化的输入使得我们在提起“诗经”、“唐诗”时,只能背出几句诗词,却无法掌握贯穿其中的脉络。

提升人文素养,需要如化石沉积一般,顺着时间发展、历史轨迹,一层一层,叠加、构筑起自己的文化城堡。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堂人文大课、一堂精品好课,纵览三千年,真正将不同朝代的文化印记一一对应。从《诗经》到小说,如观看一部精心制作的纪录片,跟随专业学者,去欣赏中华文明的无双风华。

现在,三联中读联合一条课堂,上线了《给大家的复旦人文课》
在这门课中,我们将如繁星般的人文经典以时间的线索贯穿起来,由10位复旦名师亲自坐镇,深入浅出的为你娓娓道来,从《诗经》到《红楼梦》,从唐诗到宋词,不用坐进复旦的教室,也能聆听来自名师的解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