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 Vive 这么火,为何国内手机厂商仍只爱做“VR 盒子”?|深扒

说到 VR 这个词,今年可以说上至企业呼风唤雨的商务人士,下至学校单纯懵懂的青葱正太,无一没有听过。有业界人士认为,VR/AR 以及二者相结合的 AVR 或将成为科技未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我想不用特意提你也知道,今年被称为“VR 元年”。

尽管一种新兴的技术的兴起,必然会伴随着不同的声音。虽然目前唱衰 VR 的也不在少数,但各大科技公司依然卯足了劲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强行拉着消费者们一起进入“ VR 行业集体狂嗨模式”。

涉及这一领域的科技公司,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民间盛传的“虚拟现实三巨头”,即 Oculus、索尼和 HTC,其代表产品 Oculus Rift、Sony PlayStation VR 以及 HTC Vive 也被业内称为目前虚拟现实领域做的最好的三款头显设备,备受各方好评。

除了这类需要连接电脑或游戏主机的虚拟现实设备外,目前国内外也出现了一些移动 VR 设备,这里面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 VR 一体机,另一种就是 VR 手机盒子。

今天要说的就是 VR 盒子,这类设备通常需要手机的支持,通过将整台手机插入盒子中的区位,再让用户戴上,从而依靠盒子中内置的镜片、传感器和手机屏幕来形成 3D 视觉效果。这类产品目前的体验评价呈两极化趋势,一方面诸如三星这类国际知名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好评如潮,而某些国内厂商的手机盒子却因其糟糕的体验而被讽刺为“伪 VR ”。

但在不久前的华为 P9 手机国行发布会上,华为推出了自家 VR 眼镜,据媒体报道,这款产品的设计有些类似三星 Gear VR,也就是传统的 VR 眼镜,均依靠 VR 眼镜右侧的触控板与实体按键进行操作。

而几天后,微博上出现了一个名为“小米 VR ”的蓝V账号,微博的认证是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应该就是小米 VR 的官方微博了。不过,关于小米首款VR设备究竟是怎样的目前还没有什么确切的消息。不过媒体普遍推测应该还是一款VR手机盒子。

而国内手机厂商野心最大,到处跨界生态化反的的乐视,很早之前就推出了名为 LeVR COOL1 的 VR 眼镜,而联想也联合国内 VR 厂商蚁视推出一款名为乐檬蚁视的VR眼镜。

基本所有人都知道,手机盒子带来的体验效果,相比高端 VR ,相当有限。而 HTC Vive,Oculus Rift 的火爆也证明了高端产品存在的市场,那么为什么小米、华为、乐视这些手机公司仍然押注这类产品呢?

成本较低售价便宜,消费者更容易接受

相比 HTC Vive 这类真正意义上的虚拟现实头盔,VR 盒子的成本非常低,那么随之而来的售价自然也相对实惠不少。目前市面上的 VR 盒子的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而 HTC Vive 这类产品则要卖到几千元。两种相比之下,肯定是 VR 盒子这类入门级的 VR 设备更能讨到消费者的欢心。

目前在某宝上比较热销的VR盒子价格都非常便宜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由于 VR 设备这类产品目前还比较新潮,一般的消费者大多是抱着一种体验的心态,因此他们往往不太会愿意去掏大价钱,去购买一个自己本身就了解甚少的设备。

此外,VR 设备目前毕竟和手机不同,属于非必需品,消费者购买了便宜的设备,待体验一阵子失去新鲜感后,也可以随便丢弃而不会心疼。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消费者并非是科技发烧友,仅仅只是为了赶赶趋势才购买这类设备,因此购买高端 VR 设备对他们并没有什么用。

和手机产品捆绑销售,互相拉动销量

手机公司做 VR 设备,这里就牵涉到一个业务主次问题了。一般情况下,手机厂商的主营业务肯定是智能手机,这块牵涉到他们的“饭碗”问题,倘若手机这块无法盈利,最终的结局就是关门大吉。

因此,手机厂商肯定要专注于手机这块,而其推出的 VR 设备也要为其手机服务,沦为其手机产品的配件。这样看来,其VR产品并非独立意义上的产品,而更像为了与其手机产品进行捆绑销售。

华为随新旗舰P9一同发布的VR设备

有人也许会问了,HTC 不是手机厂商吗?为啥 HTC 一开始没有出VR盒子呢?注意,我上面说的是一般情况下,HTC 显然并不在这个队伍里。

众所周知,HTC这几年过的并不舒坦,从安卓阵营霸主沦落到七八线品牌,雪姨的心自然也是拔凉拔凉的。近两年的手机行业,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厂商搅局,俨然成为了一片红海市场。根据经济学长尾理论、蓝海战略理论以及先行者优势的观点,HTC 认为 VR 很有可能就将成为下一个安卓,而他们的战略就是要成为这块新兴市场的“先行者”占据优势。

这也就是为什么 HTC 和其他手机厂商本身的立场不同。诸如三星、华为、小米乃至最近崛起不久的乐视,他们在手机行业这一块占据足够的市场优势,因此目前需要的更多是利用 VR 设备这类新兴技术巩固自身原有优势,而非在这块新兴市场冒进。

担心押错发展趋势,避免巨大亏损风险

由于科技行业发展态势波谲云诡,之前诸如裸眼 3D 等技术也曾风靡一时,但最后更多的都是在这个行业中销声匿迹。因此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在极客的眼中是趋势,而在商人的眼中却有着不可估量的风险。是否要押宝在这个“趋势”上,对于公司高层在决策上本身就是一件耗死脑细胞的事情。

在这个前提之下,假如一众手机厂商全部大力发展 VR,其风险评估势必遭受巨大的考验。万一这个“趋势”成真了倒还好,大家各赚各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万一竹篮打水一场空,那只好由企业自己独自吞下这苦果。像三星、华为这样的公司,出个产品就和玩儿似的,但是一些中小企业如果贸贸然做决定,最终结果很可能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乐视去年发布的VR设备LeVR COOL1

自身技术不够成熟,先用低端产品试水

最后,也不排除一些厂商由于技术不够成熟,先生产入门级 VR 设备产品试水。这种原因的可能性并非没有,因为整体来讲国内的公司还是非常注重短期的投资回报率的

尽管最近几年国内不少公司已经慢慢注重远期回报,如企业社会责任(CSR)、公益营销等,但是在自身技术不过硬的前提下,如果还采取“放长线钓大鱼”的策略,似乎的确是有点冒失了。

此外,也有一些国内的公司喜欢制造噱头,来掩盖其技术上的不成熟。这样的结果就是,消费者欢天喜地的带着新产品回家,欢天喜地的体验产品,然后慢慢失去兴趣,慢慢开始发现体验再三打折,继而觉得这里也不好那里也不好,最后干脆丢在一边当摆设了。目前国内这样的VR产品不在少数,因此公司们必须要加强自身的技术竞争力。毕竟产品才是第一,体验才是王道。

总而言之,各大手机厂商偏爱 VR 盒子是有他们的考虑的。在我看来,这种局面在短期内或许不会被打破,不过如果这类产品能够做到极致倒也不失为是一件好事。因为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类产品的确是降低了消费者体验 VR 前沿技术的价格门槛,使得VR设备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东西,而是即使是普通消费者也能买的起的产品。

只是希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更高端且更便宜的科技产品能展现在消费者的面前。

(图片来自网络)

· 大家都在看·

点击图片查看

又一神人,这位法国小哥发明了“水上”平衡车|嘿科技

魅蓝 3 正式发布:对掐红米 3,360 F4,还杠上自家魅蓝 Note 3|热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