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那些事儿 | 快来认识昆曲“女神”
行当,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是戏曲人物艺术化、规范化的形象类型。不同的行当有着自己不同的表演程式和人物性格色彩。在观看戏曲表演时,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妆容服饰、性格气质、语言动作等因素来判断人物的行当,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行当是戏曲人物内在思想情感的一种外化形式。
行当的历史可追溯至元杂剧时期,那时还叫做脚色,大致分成末、旦、净三大类,划分并不够科学、细密,各种脚色的含义和表现形态,也和舞台上的呈现有很大的区别。等到明末清初,昆曲盛行,行当的划分才日益细密,已经划分为12种脚色(行当),被称为“江湖十二脚色”:老生、正生、老外、末、正旦、小旦、贴旦、老旦、大面、二面、三面、杂,这些角色在艺术上都有独特的创造。而后,根据人物形象的特点,简化精炼为我们耳熟能详的“生、旦、净、末、丑”,随着末行归并入生行,就变成“生、旦、净、丑”四大类了,但每个大类之中,实则又包含若干小类。
按顺序看,我们似乎应当先聊聊生行,然适逢3.8女神节,不如就Lady First (女士优先),一起看看昆曲里的女神角色---旦角吧!
旦
戏中女性人物都属旦,昆剧有一、二、三、四、五、六、贴七门的说法,
其中以二、五、六、七为主体。
一旦
一旦(老旦):顾名思义,是扮演老年女性形象的,要求嗓音洪亮、韵味醇厚,多用本嗓。参考人物:《红楼梦》中的贾母、《精忠记》中的岳母、《西厢记》中的崔母等。
北方昆曲剧院演员白晓君女士
饰演《红楼梦》贾母
昆曲研习社吕沛真同学北大附中开放日演出中
饰演《西厢记》崔母
二旦
二旦(正旦):一般扮演中青年已婚女性形象。以唱工为重,动作端庄大方,因所穿衣服多为素色黑褶子,故称“青衣”。参考人物:《琵琶记》中的赵五娘、《金锁记》中的窦娥、《风筝误》中的柳夫人、《烂柯山》中的崔氏等。
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秦肖玉女士
饰演《金不换》姚氏
秦老师也是北大附中昆曲研习社特邀专家哦~
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梁谷音女士
饰演《琵琶记》赵五娘
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余彬女士
饰演《窦娥冤》窦娥
三旦
三旦(作旦):主要扮演年幼的孩子,以及门子等。性格活泼稚嫩,多为喜剧人物。参考人物:《南柯记》中的花郎、《邯郸记》中的番儿、《浣纱记》中的春鸿等。
江苏省昆剧院演员丛海燕女士
饰演《浣纱记·寄子》伍子
四旦
四旦(刺杀旦):又可细分为刺旦和杀旦,注重做工和较好的武功基础。刺旦常扮演复仇的女性刺客,如《渔家乐·刺梁》中的邬飞霞、《一捧雪·刺汤》中的雪艳娘和《铁冠图·刺虎》中的费贞娥等,这三出戏又俗称“三刺”;杀旦则常扮演凶狠淫艳被人所杀的女子,如《义侠记·杀嫂》中的潘金莲、《水浒记·杀惜》中的阎惜姣、《翠屏山·杀山》中的潘巧云,这三出戏又叫“三杀”。
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魏春荣女士
饰演《铁冠图·刺虎》费贞娥
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梁谷音女士
饰演《义侠记·杀嫂》潘金莲
五旦
五旦(闺门旦):一般扮演待字闺阁的妙龄少女,表演上重唱、重做,性格多娇羞含蓄、端庄大方,以爱情戏为主。也会扮演尼姑、道姑和一些善良的女子。参考人物:《牡丹亭》中的杜丽娘、《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玉簪记》中的陈妙常等。
苏州昆剧院演员翁育贤女士
饰演《牡丹亭》杜丽娘
昆曲研习社王妙兮同学在北京大学首届校园戏曲节晚会中
饰演《西厢记》崔莺莺
昆曲研习社余越、马芊玥同学在北京大学《经典昆曲欣赏》
“昆曲墨韵”专场演出中饰演《思凡》色空
六旦
六旦(贴旦):又称小旦、快乐旦、活泼旦等,常常扮演聪明伶俐、身份较低的年轻女子,如小丫环、小姑娘、村姑等等。参考人物:《牡丹亭》中的春香、《西厢记》中的红娘等。
昆曲研习社刘玘玥同学(图左)在北大附中
开放日演出中饰演《西厢记》红娘
七旦
七旦(耳朵旦):宫女类角色,由于耳朵上带着小过桥(下垂的流苏)而得名(也有说站在帝王或贵妃两旁像耳朵一样),耳朵旦要唱群唱,常常要把整只曲子唱下来,还有很多表演,虽然戏份不多,但却像人的耳朵一样重要,不可缺少。
以上便是昆曲旦角的划分与简介。最后,让我们以一段魏春荣女士饰演杜丽娘的《牡丹亭·游园》作为结尾,切身感受一下昆曲中的女性魅力,顺祝所有的女神们节日快乐~
文案:魏三岁
整理:无猫的鱼
排版:魏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