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大病,皆由脾衰生?脾不好,牢记“四戒”,病绕着走
细心的人会发现,身体的毛病首先是从食欲下降、四肢无力、睡得不踏实开始。无论年龄大小、也无论男女,凡是生病,刚开始总会是这些表现。对这些细节不注意,才会渐渐演变成其他问题,如疼痛。
为什么生病了总是先有这些表现呢?原因就在于“百病皆始于脾衰”,脾到底有何重要性,接下来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下。
懂得养生的人,应该都听说过“脾是后天之本”的说法。所谓的后天之本,包含了两种意思,第一是后天基础,第二是动力来源。
先来说说第一层意思,人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胃属于六腑之一,不是五脏)。从排序可看出,脾处于中间位置。中国人从来讲究位次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人作用和能力从来都是第一位的,脾也是如此。
中医的五脏和现在医学的五脏并不相同,并非指具体的器官,其在身体内的位置也并不相同,中医所讲的脾位于中焦,属于身体的中转站,向上能为心、肝、肺提供能量,向下能滋润肾以及膀胱等,有着基础性作用。
再说第二层意思,动力是脾的主要作用,脾好似人体内的发动机,是人体所有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吃饭要脾气来消化,气血需要脾气来推动,毒素需要脾来运化。脾有问题,食欲下降,肢体无力,睡眠不好,皮肤变差,都是常见表现。
肺虚、心虚、肝火旺等,其源头也都在脾。脾为动力之源,脾衰了,中焦易堵,上下不通,一些人就会有“上热下寒”问题,再不疏通,下水不能上行,上火不能下沉,其他脏腑的问题也就来了,大病也就产生了。
所以,脾衰的人会有一系列的毛病,刚开始表现并不强烈,也不会危及到生命。比如脾虚的人,早上吃饭到了晚上就会吐,经常身体发热,拉肚子,腹部隐隐作痛,眼球发肿,大脑昏沉,记忆力降低等。
当脾衰影响到了不同脏腑时,问题就变得严重了,比如脾衰无法滋养肝脏,人就会全身没力气,皮肤上的疙瘩也会增多,肤色开始发黄。随着年龄增大,脾内有堵塞,开始肿大,肾就会受到波及,无法过滤血液、体液中的杂质,尿液会有泡沫等。
脾不好,越早调理越好,越往后拖问题也越严重。在调理时需要讲究“四戒”,首戒焦躁、抑郁的脾气,中医讲“情志养脾”,就是在说好的心情对脾的重要性,不紧张、不焦躁、不抑郁、不悲伤,脾很少会受损伤。
再戒寒,夏季主要是少吃冷饮冷食、少吹空调。空调不能说是坏东西,但是种违背自然之道的物件。夏季是排湿最有效的季节,而排湿的方法也最简单,就是出汗。躲在空调房里不仅减少了出汗,也增加了寒湿累积,违背了身体的自然代谢,也逐渐在改变人的体质。
三戒久坐,久坐是中焦不通的关键因素,久坐时间长了,消化不好,腹部发胖,都是因为中焦不通,脾有损伤所致。不管工作多忙,也要记得站起来活动。
四戒饱食,吃得越饱,消耗的脾气越多,对脾的损伤也就存在。一些脾不好的人,刚开始以腹胀、恶心反酸等为主,饱食后这些问题也会变得更严重。少吃多餐,规律饮食,是养脾的不二法则。
在脾相关问题的调理上,也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脾阳不足伴随腹泻有肠鸣音现象,可用党参、白术、甘草等配合调理;脾胃燥热,大便干硬,口干舌燥,可用陈皮、芦根等配合调理;水湿过多,运化失调,可用半夏、茯苓、桂枝等调理;暑湿伤脾,腹泻腹痛,可用黄连、藿香等配合调理。
总之,脾是后天之本,一切大病源头皆在脾,养脾现在就得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