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智猛书画作品欣赏
2018年第145期||总第257期
江智猛书画作品欣赏
篆书作品:苏东坡诗180cm×35cm
篆书作品:李远诗180cm×45cm
篆书作品:李白诗180cm×60cm
隶书作品:郑板桥诗句68cm×150cm
隶书作品:心静如山90cm×40cm
隶书作品:陆游诗180cm×45cm
甲骨文:“旧德和风”对联180cm×60cm
行书作品:临苏轼《寒食帖》240cm×50cm
改革开发40周年纪念诗词180cm×45cm
草书作品:陶潜诗240cm×30cm
《至人静者》对联45cm×130cm
国画作品:秋醉菊魂48cm×48cm
国画作品:莲叶廉心45cm×70cm
国画:硕果累累60cm×60cm
刻字作品:听雨50cm×50cm
刻字作品:花好月圆50cm×50cm
中国书协理事、北京书协副主席李有来题签
略论“书法余事也”
——学书之路随想
江智猛
孔夫子曰:“志于道,据于得,依于仁,游于艺”。自古以来的书法名家、文化名人抱着以书法为余事的态度,很少有人把书法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或最后归宿。正如明末著名民族英雄、文化巨子黄道周认为:“书法只是他学问中第七、八乘事,切勿以此关心的小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第一要务,立德、立功、立言才是不朽之事业。对于一般人而言,学习书法是工作之余的事。也就是说书法不宜作为本业,还要有其他的事业作为立身之本。窃以为,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化时代,办公自动化电子文档的出现,毛笔的实用性书写被电脑、微信或其它网络形式所代替,人们手工书写的机会越来越少,书法的传承遭遇了釜底抽薪式的历史变革与环境考验。几千年的传统汉字书写受到根本性的冲击,再加上优秀传统文化也在百余年间被西学和新知全面取代,汉字书写的文化背景与文化依托正在缺失与弃绝。因此,当代有志于书法者要抓住新时代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回归、复兴传统汉字书写,提高书法的艺术性、传承性、民族性,让书法走向一条纯粹的专业化道路,为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精粹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当然,书法虽非一门独立的艺术,它有太多的依托性,它依托于其他行当而生存着。“书法余事也”,这里说的“余事”,本人理解是:工作之余,学习之余,余者娱也。历史上有“无意为诗境乃真”的许多例子,譬如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书法作品师古而不泥,尽得神髓,具有引人入胜、兼学并蓄、广采博取、汪洋恣肆、惊天动地的个性魅力,独创毛体;郭沫若曾评价鲁迅先生“无意为书而成大家”。于右任先生说:“有志者应以造福人类为己任,诗文书法,皆余事耳,然余事亦须卓然自立。”今天,中国书法无疑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从事书法工作的队伍、活动空前的繁荣。书家人才辈出、书法流传不绝、书体丰富多彩、书坛生机盎然。书法从传统文人闲暇之余的雅玩清赏逐渐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变,从书斋走向展厅、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同时,也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急功近利、欺名盗世、庸俗吹捧、盲目自傲等不良现象,污染了书法环境,造成多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习书者虽众而艺成者寡。
“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学习书法是件快乐的事,是挥洒自己心情的最好方式。我自从爱上书法,再也不感寂寞了。在对传统书法艺术不间断的研习、揣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对书法有新的看法和认识——“书有道艺无涯”。爱好书法者应励志以高眼界,临池以固其本,读书以增其华,广交游以扩见闻。在将书法作余事、作闲事时,保持自娱心态,少些私心杂念,多点过程享受,慢慢体悟书法学习中经岁月积淀、饱经沧桑的艺术人生。一是,要有一份执著心。要有兴趣和爱好,保存一种割舍不了的情怀,一如既往,永不懈怠;二是,要下一番苦功夫。多临多看多练多思,有一定量的积累,才有一定质的飞跃;三是,找准一个适合方向。要选好字帖,定准目标,在“专”、“博”上下功夫;四是,需要一定文化修为。书法离不开文学滋养,传统文化是书家基础课,精品力作是可以用文化的高度来衡量的艺术;五是,要有一种品味。这里强调的是“人品”、“文品”要皆佳。做事和做学问一样,都要求如何做人。每幅书法作品是书家精神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体现,具有灵魂厚度的智慧。切记勿要学其笔墨、忽视人品,临其表象、缺失个性。通过学习、思索与鉴赏书法,让灵魂更加高贵。正如苏东坡语:“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
二零一八年七月二十九日于日知斋
江智猛,字一树、斋号日知斋。现为中共龙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龙海市行政学校常务副校长。兼职福建省民俗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楹联学会副会长、漳州市楹联学会副会长,龙海市海丝文化研究会会长、龙海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书画创作院特聘教授,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静悟斋听晨雨声
题签:王永钊
编辑:静悟斋 微信号:wbz201611
程 遥 微信号:gslxcys
投稿邮箱:11cys@163.com
本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均系作者原创,且经作者授权,其它任何媒体转载,必须注明出处,否则依法追责。特此声明。
启 事
本微信平台长期征集文学、书法、绘画、摄影原创作品,欢迎惠赐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