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的仙丹
题记:还记得爷爷说:“文魁武魁还不如锅盔!缺粮要命。”奶奶说过:“到哪都要抬举庄农人,他们是种植“救命仙丹”的使者。学文经商离不了五谷养活。”爷爷奶奶六零年就那么过早的离世走了,话却刻印在我心间。
我的故乡在甘肃省陇西县,农历四五月,是陇中大地最美、最生动的季节,只要你走出城镇,走出乡村,漫步广袤的田野,便走上了一望无际的绿色地毯,进入了绿色世界。
放眼望去,那无边的绿海在微风的吹拂下,荡起一波又一波的涟漪。那是什么绿呀!鲜亮的,嫩绿的,墨绿的波动的绿色,摇曳的绿色,诱人的绿色,直逼得你双眼不得不应接远方不断浮起的绿波。那无垠的绿波,荡漾得你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头顶蓝天白云,面对绿海扬波,这是一幅多么绚丽美好的图画啊。置身在绿色的世界,沐浴在绿色的海洋,迎着徐徐的微风,呼吸着乡野清新的空气,犹如进入了世外桃源的仙境。
黄土塬上的豌豆、扁豆、玉米、胡麻、马铃薯等杂样作物,铺就遍野的绿色,而麦子的绿是其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这绿是自然的绿,朴素的绿;这绿,透着庄稼人的勤劳、质朴,给人一种亲和的感觉。麦田的绿色,固然是小麦物种生命基因使然,然而更是彰显着庄稼人的智慧和灵巧;这绿,是他们辛勤的泼彩,是他们诗意的描绘。你看,那绿海中晃动着的忙碌身影,不就是最好的注释!他们有的弓腰锄草;有的挥动喷杆,喷洒农药;有的扬起手臂,撒放化肥。他们的汗水,掺和中手中的“颜料”,汇入以墨绿为主色调的图画中。四月的阳光像马匹奔跑,路过了一道道山梁、一条条河流,以神的名义抵达麦地。一望无垠的麦地,青青麦秆,箭一样挺立,向着远方的草原,向着蓝天白云致敬。
空气里,大地养育的青麦,碧血的心脏,蕴藏着一颗月亮的光芒,鲜花和掌纹的秘密,抑或整座村庄。粘稠的绿,浓的化不开,静静地流淌,不动声色地蔓延大地。梦乡中的主人渴望麦子的抚摸、麦子的清香。那是儿女的学费,那是一年的口粮、全家老小的希望。走进麦地的诗人、歌者,会用一卷真情,反复吟唱:大地的光华,河山的锦绣,城市的幸福与自己小小的忧伤。
作务麦子,从来都是农事中的重中之重。尽管农事是繁忙的,劳累的,付出艰辛、可庄稼人依然洋溢着陶醉的笑容,这笑,是真挚的。是他们内心喜悦情感的真实笑容。进入六月天,金灿灿的麦子黄遍了乡野的层层梯田,沟沟岔岔,山山川川,一年里最紧张,最苦辛的夏收就开始了。在阳光轻抚的午后,想起那一片天际无垠的麦田,我的心房无比温暖,无比光芒。
那静静流淌的金黄,缓缓地流进收割的季节,流进农人绽放的笑脸里,流进生命的脉络里。那蓬蓬的麦芝,锋利而闪亮,在风中站成一盏盏明灯,点燃了淳朴的思想,让我拥有世界上最纯净的想象。天际稍有云游雾罩,庄稼人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家家户户,男女老少这时候无不披星戴月,衣袖全是麦香,相拥麦田,抢着收割;从“龙口夺食”。“干粮”、午饭、大碗茶也大都是在田间地头将就的。东家帮西家自由结合,大约十来天功夫,麦茬地就像分娩后的孕妇,裸露出它那焦渴,灰黄的面容。收割后的麦子还得捆在地里曝晒半月时间,待干透后然后用“三轮”、“四轮”架子车运输搬运到碾麦坊,摞成垛子,这都是在中午时候起垛,日头爷晒的越毒,摞的垛子就越稳,且不发潮,避免生芽。那垛子,垛起的不单是麦子,更是庄稼人一年汗水的结晶。一年里的理想期盼!有句俗话说的透彻、“一年的庄农得两年务”。真不容易!除了劳心费力精耕细作、还得极力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盼望老天风调雨顺。直到麦子收割拉运上场,人们一颗始终悬着的心这时候才算落到了腔子里。之后,就是打碾,夏收结束庄稼地农活闲下来后,天晴太阳烈的日子早上农民把场上的麦捆打开排列散落到场里,先让太阳曝晒,然后一遍一遍翻动,等到中午太阳把麦秆晒的透干后;再让拖拉机拉动石碾子,一遍遍碾压,直到麦秆碾压成软绵绵的麦草,有技术的老农用丫把麦草堆积成优美形状的草垛子。以便后来喂牲畜,或做饭生火。
炎热的盛夏,忙碌的季节,丰收的喜悦。干农活也需要团队协作,有时候几家人密切互相协作、一起干活、汗水与快乐一起飞扬,拖拉机作动力带着风扇,风老大了。扬麦的确是一个难以掌握的技术。有经验的老农称为:“把式家”,扬场水平越高、尘土和草屑飞走了,麦粒堆积的很干净。每一粒小麦蕴含着农民多少汗水与辛劳。
收割、打碾、晒干的麦粒颗粒入仓、村前屋后家家户户长方形的、圆锥形状的草垛,闪耀着汗水、太阳和成熟的光辉。每一片舒张或蜷曲的草叶,紧紧地攥着凝固的露水、鸟鸣和秘密。纵横交错的叶脉纹路、通向幽深弯曲的花园、通向干净素雅的歌唱。
故乡啊!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多么想在麦收大忙季节来到你的身边;帮渭水河畔的老乡们收割大块大块的麦田、品尝大块大块的锅盔馍、留下大巴大巴的汗水、品尝大碗茶、陇花酒。爬上高高的草垛,唱上一曲曲丰收的故乡山歌——心窝窝奔涌的花儿······白云在上旷野无边,日光静静地流过山坡、屋舍和田野。坐在草垛上俯视村中家家土屋草房如今变庭院楼房,再也认不出那是哪家!簇拥草垛,浑身都是草的芬芳、带着甜甜的回忆、带着淡淡的泥土与月光的味道,打开飞翔的梦想。回味蹉跎的岁月,灵动泪飞旋写下激情奔放的感受、麦收的篇章。我看见家家户户汗水结晶的粮仓。里面埋藏着生生不息的乡谣、凝固的汗水和梦想惊觉出;“五八”年大跃进后“六零”年挨饿死静的村庄。十年动乱的蹉跎岁月,老年人难以磨灭的记忆与深存心底的反思······昨天的历史剪影还在脑海闪现。为了明天过上好日子,心窝窝深处疼痛与思念,成为而今儿孙们在灵魂深处生命与意志、艰辛与挫折面前慷慨而大方,幸福生活着的乐章。
阎维一:笔名:文丰、碧草。一九四五年九月生于陇西油盘巷,清甲辰翰林花庭院。系阎士璘四世孙。大专文化、中共党员,陇西县第五届政协委员。青年就读于兰州工业学校,中年就读于甘肃新闻刊授学院、柳絮文学院。曾任国企副厂长、工程师职称,企业改制下岗,燃尽图纸,生活所迫,打工洗碗,眼泪中含有生的乐趣,穷愁但有骨。做人方正,不随俗流。唯喜写作,坚持创办陇西碧草文学社、碧草报,三十年痴心不改。报告文学作品:《碧草天涯——来自精神文明试点县的报告》。曾荣获中共陇西县委宣传部、陇西县文化局、陇西县文联奖励,九六年十二月荣获陇西县先进文艺工作者称号;零九年六月纪实文学《碧草之歌》、《碧草图文影像集》,由市、县宣传部报送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数十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散文、诗歌作品在省地县报刊获奖。
小编 | 双 隆
Weixin | 18293065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