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博物馆-明清瓷器展(下)

中心柜展品

雍正  珐琅彩牡丹纹碗

乾隆  粉彩婴戏纹双耳尊

嘉庆  粉彩鹤鹿同春纹螭耳扁壶

道光  斗彩莲池鸳鸯纹碗

乾隆  白釉矾红彩龙纹高足盖碗

嘉庆  粉彩百子纹碗

光绪  黄地粉彩花卉纹餐具

光绪  黄地粉彩花卉纹餐具

光绪  黄地粉彩花卉纹餐具

宣统  粉彩花蝶纹玉壶春瓶

乾隆  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梅瓶

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抱月瓶

雍正  釉里红雕花海水龙纹梅瓶

粉彩

粉彩是清代康熙末期创烧的低温釉上彩瓷器,是由珐琅彩衍生而成的一个新品种。其工序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用墨线起稿,在图案内添上一层可作熔剂亦可做白彩的玻璃白,再将所用彩料调匀,于玻璃白上进行描绘,最后入彩炉烘烧而成。因以粉彩所表现的物像柔和粉润,粉彩又有“软彩”之称。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大量烧制粉彩器,并影响到民窑,官窑粉彩多以白釉为地,胎体轻薄剔透,纹饰精妙入微。乾隆粉彩改变了以往渲染手法,花朵大多勾茎,风格趋向繁缛。

乾隆  粉彩龙凤穿花纹瓶

嘉庆  粉彩堆贴螭龙纹瓶

道光  粉彩双喜纹碗

光绪  粉彩花式吸杯

乾隆  粉彩百花尊


乾隆  粉彩描金开光大吉葫芦形壁瓶

同治  粉彩什锦汤匙

乾隆  粉彩缠枝番莲纹葫芦形壁瓶


道光  粉彩过枝花瓞纹碗


道光  粉彩四季花卉纹碗


光绪  粉彩花卉纹瓶


斗彩瓷器

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彩瓷装饰工艺。其工序是先用青花在胎上勾勒出完整的纹饰轮廓,然后罩以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再在釉上蓝色的轮廓线内填画各种彩料构成完整图案,最后入彩炉低温二次烧成。斗彩瓷器成熟于明成化时期,当时所选色料有鲜红、油红、娇黄、鹅黄、深绿、松绿、孔雀蓝等。清雍正时期,斗彩瓷器的纹饰布局、色彩配合及填彩技法均有卓然成就。乾隆以后,此种工艺依然盛行,但其秀丽淡雅不及雍正,晚期则日渐衰落。

雍正  斗彩人物纹盘


雍正  斗彩蟠螭纹尊

乾隆  斗彩皮球花纹盖罐


乾隆  斗彩番莲纹双耳瓶


斗彩  缠枝番莲八吉祥纹花觚


矾红彩瓷器

矾红彩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用青矾煅烧原料,加入一定量的铅粉为助熔剂,牛胶做粘合剂,用平涂法涂抹在白釉瓷器上的低温釉上彩瓷,亦称“铁红”或“抹红”。矾红的色泽通常呈橙红色,或呈枣红色,是中国传统的彩绘颜料。其色调与彩料细度、烘烤温度、烘烤时间均有密切关系。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矾红彩,主要在精致的白瓷上作画,彩料加工精细考究,窑温控制得心应手,所烧器物红白两色相互映衬,明丽鲜艳,装饰效果强烈。

雍正  白釉矾红彩福寿纹盘


康熙  白釉矾红彩云凤纹碗


乾隆  白釉矾红彩番莲纹甘露瓶


康熙  矾红彩青花花鸟纹碗

雍正  白釉矾红彩番莲纹盘

康熙素三彩

康熙时期,素三彩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它的彩色除了黄、绿、紫外,增加了当时特有的蓝彩,加彩方法也更为丰富多样。展品黄地素三彩双龙纹盘是在白釉瓷器上涂黄色底釉,再施绿、紫等素彩画出龙纹,白彩用于点缀器壁上的花卉纹饰。花蝶纹碗是在素胎上刻出云龙纹,直接加绿、淡绿、黄、紫彩绘出花卉,罩上一层雪白粉料,低温烧成。虎皮斑纹碗则用黄、绿、紫三色彩釉晕染成不规则的斑块,相互交融,酷似虎皮,俗称“虎皮斑”或“虎皮三彩”。

康熙  素三彩花蝶纹碗


康熙  黄地素三彩双龙纹盘


康熙  素三彩虎皮斑纹碗


清宫帝后用瓷

清代景德镇御窑厂每年为宫廷烧制数额巨大的日用瓷器。在祭祀、宴饮等正式场合,因使用者身份和地位不同,清宫对瓷器的色泽、数量和纹样均有严格定制。据《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国朝宫史卷十七所述,皇帝可以无限额的使用里外皆为明黄釉的瓷器,皇太后和皇后均可使用纯黄釉瓷器,但每年的份额有严格限定,皇贵妃只能使用里白外黄的瓷器,贵妃使用黄地绿龙瓷器,嫔使用蓝底黄龙瓷器,贵人使用绿地紫龙瓷器,常在使用五彩红龙瓷器,地位最低的答应则使用各式杂釉瓷器。

康熙  黄釉暗花菊瓣形盘

康熙  黄釉碗

康熙  黄釉莲瓣纹盘


康熙  黄釉莲瓣纹盘


康熙  黄釉暗花碗


康熙  黄釉暗花团凤纹碗


康熙  黄地绿龙纹碗


雍正  黄地绿团龙纹碗

乾隆  黄地绿龙纹花式碟

乾隆  蓝地黄云龙纹盘


康熙  青花黄彩云龙纹碗


康熙  黄地青花云龙福寿纹碗

康熙  绿地紫云龙纹碗


雍正  青花五彩龙凤纹碗


乾隆  青花海水红龙纹盘


同治大婚礼造器

清同治七年(1868),同治皇帝大婚,朝廷特命江西巡抚景福在景德镇御窑厂督烧套装餐具,共计120桶,7290件瓷器.器型有海碗、大碗、中碗、汤碗、酒杯、羹匙和大中小盘、碟等,同时还有茶缸、渣斗、粉盒、花盆等。此组展品是同治大婚瓷器中的典型餐具,为烘托皇帝新婚的喜庆气氛,所有的器物色彩浓艳,纹饰均采用“双喜”、“喜鹊登梅”等吉祥图案。因与皇帝婚礼有关,这批瓷器又被称为“大婚礼造器”或“大婚礼型器”。

同治  黄地粉彩梅鹊纹餐具


同治  黄地粉彩梅鹊纹餐具


同治  黄地粉彩梅鹊纹餐具


同治  黄地粉彩梅鹊纹餐具


同治  黄地粉彩梅鹊纹餐具


同治  黄地粉彩梅鹊纹餐具

中心柜

雍正  窑变红釉石榴尊

雍正  冬青釉凸花如意耳葫芦尊

乾隆  冬青釉凸雕螭龙纹尊

郎窑红釉瓷器

郎窑红是清康熙时期仿明永宣红釉而烧制的高温铜红釉瓷器,由郎廷极督理景德镇陶务期间烧成,世称“郎窑红”。其特点是色泽浓艳深沉,犹如初凝的牛血一样鲜红,亦称“牛血红”。郎窑红瓷器造型浑厚大气,釉面有开片,底足的釉色多呈米黄色或苹果绿色。因施釉较薄,瓶类器皿的口沿处釉面在高温熔融后向下垂流,露出胎骨的颜色,进而出现了轮状的白线,垂釉大多聚集在器物的下半身,底足因璇削规整而保证了流釉不过足,故郎窑红素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称。

康熙  郎窑红釉折腰撇口碗

康熙  郎窑红釉碗

豇豆红釉瓷器

豇豆红是清康熙时期铜红釉瓷器中的名贵品种,因酷似豇豆红色而得名。清代《南窑笔记》有“吹蓝、吹红,二种本朝所出”的记载,说明豇豆红所使用的施釉方法是吹釉。具体做法是,工匠把竹管蒙上细纱,釉料灌进竹管内,分次将其吹到器物的表面。由于吹釉的薄厚差异及烧成气氛的影响,烧成后的红色釉层里会泛出深浅不一的绿色苔点,所谓“绿如春水初升日,红似朝霞欲上时”。与郎窑红烧制相比,豇豆红愈加费工费时,故传世品多为小件器物,主要是皇室宫廷内的文玩用具。

康熙  豇豆红釉印盒

康熙  豇豆红釉菊瓣瓶

康熙  豇豆红釉团螭纹太白尊

霁红釉瓷器

霁红釉瓷器是清康熙年间烧制的仿明永宣红釉的产品,烧成后的釉面呈沉稳失透的深红色,分布着细小棕眼,故有“橘皮釉”之称。在文献记载中,霁红有时被写成“祭红”、“鸡红”。霁红是因釉表红色胜过雨过天晴之美而得名。称“祭红”者,一种是取自民间流传少女以身祭窑而烧出鲜红釉之说;另一种认为此类器皿主要用于宗庙祭祀,以具备祭祀的功能而得名。“鸡红”则是比喻其颜色鲜红如鸡血一样。

雍正  霁红釉盘

雍正  霁红釉碗

乾隆  霁红釉高足碗

雍正  霁红釉玉壶春瓶

乾隆  霁红釉直口瓶

乾隆  霁红釉蒜头瓶

霁蓝釉瓷器

霁蓝是以钴料为发色剂的高温蓝釉,其特点是色调浓艳均匀,呈色稳定。高温蓝釉创烧于元代,明宣德霁蓝釉瓷器的烧制达到了历史最高峰,素有“宝石蓝”之美誉,与铜红釉和甜白瓷器并列为上品,被皇室用作祭祀器皿。清康雍乾时期霁蓝釉瓷器的烧制颇有成就,色泽匀润稳定,和宣德蓝釉相比,釉面缺乏肥厚温润的质感。清代朝廷祭祀所用瓷器的颜色沿袭了明代旧制,祭祀天坛采用霁蓝釉瓷器。

乾隆  霁蓝釉梅瓶

康熙  霁蓝釉盘

康熙  霁蓝釉盘

雍正  霁蓝釉碗

光绪  霁蓝釉象耳琮式瓶

光绪  霁蓝釉描金赏瓶

天蓝釉瓷器

天蓝釉是清康熙时期景德镇创烧的一种高温颜色釉瓷器,因釉面色泽如蔚蓝色的天空而得名。天蓝釉中含有1%左右的氧化钴,釉料中的铜、铁、钛等金属元素均起着呈色剂的作用,经高温烧成之后,颜色幽菁美观,釉质莹洁淡雅。康熙天蓝釉瓷器均为小件文房用具,雍正、乾隆两朝始见瓶罐等器型,大部分为官窑器。

康熙  天蓝釉水盂

乾隆  天蓝釉螭耳椭圆洗

雍正  天蓝釉盘

雍正  天蓝釉盘

仿官哥釉瓷器

官窑和哥窑为宋元时期著名瓷窑,其特点是瓷器表面布满了大小不等的开片,紫口铁足。开片原本是在烧瓷的过程中,胎釉的收缩系数不同而在釉面上产生的微小裂痕,后经窑工巧妙运用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釉装饰。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督陶官唐英奉朝廷之命在景德镇御窑厂仿烧官、哥釉瓷器,并取得成功,所制产品多以清宫旧藏之物为仿本。清代仿品的釉面平整光润,开片规整,堪与传世的官窑和哥窑瓷器相媲美,只是器型略显拘谨。

雍正  仿官釉穿带壶

雍正  仿官釉牺耳尊

雍正  仿官釉盘口瓶

乾隆  仿哥釉葵瓣形碗

乾隆  仿哥釉四连瓶

雍正  仿哥釉贯耳瓶

道光  仿哥釉八方瓶

冬青釉瓷器

冬青釉是明代永乐时期仿宋元龙泉青瓷而创烧的一种瓷釉,又称“仿龙泉釉”。其最大特征是釉色青中闪绿,苍翠欲滴;釉质肥厚温润,如冰似玉。清代冬青釉以康熙朝为最佳,釉层较均匀,莹润无开片,器物里外色调一致。与冬青釉接近的瓷器还有豆青和粉青,三者主要以器表釉色的深浅不同来区分。豆青釉色深而浓,釉面肥腴;粉青釉色淡雅,呈浅湖绿色;冬青釉色匀净苍翠,釉面光润。

雍正  冬青釉贯耳瓶

乾隆  冬青釉三连葫芦瓶

雍正  冬青釉贯耳方壶

乾隆  冬青釉鼓式罐

嘉庆  冬青釉罐

乾隆  冬青釉描金银螭耳瓶

炉钧釉瓷器

炉钧釉是清代雍正年间创烧的低温窑变花釉品种之一,因史籍载“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而得名。其先以高温烧成瓷胎,挂釉后入低温彩炉二次烧成。炉钧釉色调丰富,有月白、葱翠、钧红、朱砂红等颜色,在烧制过程中熔融于一体,形成各种美丽的彩斑和丝线状纹理。雍正炉钧釉以釉色流淌自然,其间密布红中泛紫或青色斑晕为最佳,俗称“高梁红”。乾隆炉钧釉烧造既承袭前朝,也有创新,釉面流淌较小,以蓝色的斑点居多。

雍正  炉钧釉双耳炉

雍正  炉钧釉胆瓶

乾隆  炉钧釉三足两耳花囊

乾隆  炉钧釉灯笼瓶

茶叶末釉瓷器

茶叶末釉瓷器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的重要品种之一,经高温还原焰烧成,釉面呈失透状,古朴清丽,因釉面的质感颇似茶叶细末,故称“茶叶末釉”。此种制瓷工艺创烧于唐代,自明代起景德镇御窑厂开始烧制,清代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品为多。茶叶末釉在清代被称为“厂官釉”,有鳝鱼黄、蛇皮绿、黄斑点三种。从传世品看,雍正时期器型丰富,釉色偏黄;乾隆制品釉色偏绿,色泽如螃蟹之甲壳,俗称“蟹壳青”。

雍正  茶叶末釉瓶

雍正  茶叶末釉梅瓶

乾隆  茶叶末釉绶带瓶

嘉庆  茶叶末釉荸荠尊

嘉庆  茶叶末釉钵

仿生釉瓷器

仿生釉是古代陶工依据自然界生物或矿物的肌理特征而创烧的瓷釉品种。最早的仿生釉瓷器出现于唐代,宋代略有发展,至清代乾隆时期,此类工艺技术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发明了仿木、仿玉、仿竹、仿石、仿漆、仿螺钿、仿牙雕、仿古铜、仿金银等各类瓷釉品种。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像,“无不以陶为之,仿效而肖”,足以乱真。清代中后期,仿生釉瓷器制作日渐衰退,产品质量远逊于乾隆时期。

乾隆  绿地粉彩番人抱筒香插

道光  仿竹刻山水纹陈设器

道光  仿象牙人物纹笔筒

乾隆  仿雕漆釉碗

乾隆  仿木纹釉碗

乾隆  仿松石绿釉凸花番莲纹椭圆盘

乾隆  仿古铜彩出戟方鼎

明清瓷器吉祥图案

明清官窑瓷器撷珍

瓷器生产过程之采石

瓷器生产过程之制泥

瓷器生产过程之拉坯

瓷器生产过程之修坯

瓷器生产过程之晾坯

瓷器生产过程之画坯

瓷器生产过程之上釉

瓷器生产过程之装窑

瓷器生产过程之开窑

瓷器生产过程之挂彩

瓷器生产过程之烘彩

瓷器生产过程之送店出售。

(0)

相关推荐

  • 上海博物馆精品陶瓷欣赏(第14期)

    清 雍正 景德镇窑豆青釉双耳瓶 年代:清 雍正 青釉是我国最古老的颜色釉,至南宋龙泉窑达到了高度的水平,但此后曾一度衰落,直到清代雍正时才成熟掌握了青釉的烧制技术.雍正时的青釉器胎土洁白细腻,托色性能 ...

  • 辽宁省博物馆 明清瓷器展  

    明清瓷器展      瓷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千百年来一直浓缩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杰出智慧和创新精神.       瓷器滥觞于东汉时期,历经魏晋.隋唐.宋元瓷业的发展后,于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明代起,江 ...

  • 辽宁省博物馆-明清瓷器展(上)

    瓷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千百年来一直浓缩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杰出智慧和创新精神. 瓷器滥觞于东汉时期,历经魏晋.隋唐.宋元瓷业的发展后,于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明代起,江西景德镇跃升为"天下窑器 ...

  • 太原博物馆︱明清瓷器展

    ▲青花岁寒三友图八棱罐  明(1368-1644) ▲青花折枝花果纹梅瓶  明-永乐(1403-1423) ▲青花狮子纹碗  清-康熙(1662-1722) ▲青花芷草纹瓶  清-康熙(1662-17 ...

  • 辽宁省博物馆 明清玉器展

    辽宁省博物馆,是个终身学习的地方,明清玉器展是一楼的常设展览,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一下我所见到的珍宝. 中国古代玉器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本展厅包含玉材种类.器型种类.纹饰装饰技法等十一个 ...

  • “明清瓷器展”现场高清图︱辽宁省博物馆

    不常去博物馆的藏友,原因之一是没时间,有空他们宁可跑地摊.拍卖场.磨刀不误砍柴工,很多人总是忘记. 常去博物馆养眼,你慢慢会发现:鉴定文物有时并非想象中那样的难. 承诺:只卖真货,假一赔十 喜欢精品寿 ...

  • 哈佛大学的福格/赛克勒博物馆中国瓷器展

    哈佛大学的福格/赛克勒博物馆中国瓷器展 哈佛大学的"福格/赛克勒博物馆",中国瓷器馆的展品大部分代表了中国瓷器艺术史上的扛鼎之作,贴上大部分精品与大家分享.. 哈佛大学(赛克勒)博 ...

  • 历经沧桑 精美绝伦|玉器简史•辽宁博物馆明清玉器展

    前言 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发轫于新石器时代,历经商周.两汉.唐宋等几个发展高潮,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明清时期玉器沿袭唐宋以来世俗化.生活化的风格并加以发扬,尤其是乾隆时期,因玉料资源充足,玉材质地精良,玉 ...

  • 为什么宋元明清瓷器釉下,会普遍出现气泡?

    喜欢沉香,或者手里有沉香的藏友 赶紧加下方微信,结识孙玉辉老师 可以鉴定沉香.结交更多香友,学习沉香知识 每个藏友都可以免费领取<破解沉香投资收藏谜中谜> (一)为什么宋元明清瓷器釉下,会 ...

  • 辽宁省博物馆满族民俗展

    满族是历史悠久的民族,靺鞨.女真一脉相承.驰骋白山黑水崇山峻岭之间,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在辉煌和黯淡中创造一个又一个传奇,留下丰富记忆.今天就跟我一起参观辽宁省博物馆二楼的满族民俗展. 一.浪漫满屋 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