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街大1路公交车上,有位“摆渡人”
身材娇小,穿上工作服却颇为帅气,笑容温暖,落落大方。今天我们介绍的,是北京1路公交车上的司机常洪霞。她是682全国青年文明号车驾驶员,是“全国劳动模范”,也是“最美公交司机”。她说:“只要用心,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
从业二十余年来,常洪霞脚踏实地,用不懈的奋斗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用行动践行着永不言弃的交通精神。她的身上,散发着新时代劳动模范的熠熠光辉,更诠释了一名中国梦奋斗者的无穷力量。
大1路“掌舵人”
北京公交1路开通于1935年,是北京市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上的一条公交线路,被首都百姓亲切地称为“大1路”。
“各位乘客,前方到站是天安门东站,要前往天安门广场游览的乘客请在下一站下车。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这样“导游式讲解”的报站方式,是大1路独有的特色。
每逢节假日,大1路上总是挤满了乘客,不只是因为大1路途经北京的多个重要景点,很多乘客更是慕名而来,专门体验大1路的特色服务。大1路为乘客们提供最优质的出行服务,常洪霞也成为了公交迷和长安街老乘客们心中的“公交名片”。
与其他线路相比,大1路在服务水平上的要求更为严格,每次出车前,常洪霞都会再三检查工服是否穿戴整齐。业余时间里,常洪霞还会参加1路的手语队,学习标准手语,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技能。在常洪霞的心中,新时代的公交驾驶员不仅需要娴熟的驾驶技能,还应注意仪容仪表、言谈举止。
北京公交集团工会主席王秀英说:“常洪霞就是十万北京公交员工中的一名典型代表,她从车厢小舞台走上了社会大舞台,用自己积极向上的形象为公交代言。她用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映射着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进程中,每一位普通劳动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不知倦的“老司机”
“刚开始带客实习的时候,刹车和油门配合不好,把方向盘也觉得很吃力。”常洪霞在实习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每天工作之余,她都在家中端着半盆水,右脚悬空,模拟真实的驾驶操作。2001年,常洪霞终于如愿成为了一名公交驾驶员。
2010年,常洪霞参加了北京市汽车驾驶员职业技能大赛,她从80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是十强选手中唯一的女选手。
“从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起,择一业而终一生的信念就在我心中深深扎根了。”常洪霞说。
2014年7月,常洪霞调到了向往已久的1路车队,但没想到“老司机”还是遇到了新问题。1路的发车班次非常密集,刚开始,常洪霞开的车后面总是压着两三辆车。于是常洪霞利用休息时间,专门去坐有经验的师傅开的车,拿着本子把每站的进站停车位置都记下来,等到休息的时候就在脑子里模拟驾驶。
沿线27公里的大小46个路口,28个红绿灯,哪段路上的井盖多、哪个路口的行人和车辆多……这些常洪霞都烂熟于心。每到这些路段,她都会提前采取措施,不会让乘客有任何颠簸感。
凭着这种认真、勤奋的态度,常洪霞的驾驶技能飞速提升。从事公交驾驶员十余年来,常洪霞做到安全行车50万公里,节油节气18000余升,未出现过任何违章和事故。去年一年,常洪霞就节约了8000多度电。
建设企业“智囊团”
工作之余,常洪霞带领着“洪霞创新工作室”,解决了众多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工作室建设成为企业的“智囊团”。
“洪霞创新工作室”最初是由老一批技师带头成立的“创新工作室”,2019年起,由常洪霞担任领头人,并更名为“洪霞创新工作室”,代表着一种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传承。
近年来,工作室先后研发立项和课题研讨20余项。2015年研发的防冻液加注机每年可节约防冻液1万余升,节约开支8万余元;2017年研发的后机舱清洗剂解决了公交车后机舱空间小、线路走向复杂、高温、高热等难题。
常洪霞经常说一句话:“我们的岗位可能很平凡,但只要用心,就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儿!”
2011年5月,常洪霞作为北京市交通行业的青年代表,进入中南海参加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的五四青年座谈会。座谈会上,常洪霞提出了加快公交建设,推进公交连线成网的建议,并邀请总理乘坐公交车,亲身感受北京公交的发展和变化。2012年5月1日,温总理如约来到北京公交,并对北京公交的职工进行了慰问。
在2013年北京市总工会在全市劳模中开展的“我为首都发展建言献策”活动中,常洪霞畅谈了自己对首都道路交通的一些建议,她提议进一步加大公交专用道的建设力度,将公交专用道延伸到路口,形成网络覆盖全市,提升公交运营速度,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交出行方式。
公交故事“宣讲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