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的西沙群岛,你一定没见过!
- 风物君语 -
"一入西沙千帆醉,从此马代是路人!"
▼
西沙群岛,第一次被中国人熟知,缘于发生在1974年的西沙海战。西沙海战是新中国海军进行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海军史上首次击沉外国军舰的战例,也有人认为是我国海军迈向“蓝海”的第一步,
▲ 1982年底,在海边看夕阳的西沙渔民。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现在回想起在西沙的日子,那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也是我最自豪的时光。”
孙振军,中国南海研究院“南海口述历史项目”顾问;中国三门峡自然生态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第12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作品展策展人;《黄河时报》总编辑;全国“十佳”总编辑;三沙市荣誉摄影师;曾在海军南海舰队、西沙群岛服役,并从事新闻与摄影工作,荣立过三等军功2次;新闻作品获得过“中国新闻奖”等。
*以下内容为摄影师自述
“记录真实的生活更有价值”
▲ 1984年,业余时间阅读是西沙民兵的一大爱好。
西沙群岛的中心——永兴岛
▲ 1985年5月,西沙永兴岛码头。
▲ 1984年,西沙水兵定期回海南休整、体检。
▲ 1984年春节前,西沙战士们在读家信。
▲ 1982年,电影《少林寺》热到军营。两名在海边练武的军人。
▲ 1984年,西沙战士在星期天休息时合伙拆洗被子。
▲ 1983年国庆节,在海南参加阅兵的西沙水兵。
最美中的最美
早期的登岛者并没有保护这些已经属于野生动物的物种,经常发生掠杀的现象。有一次我和我的战友们带着相机、背着手枪在东岛的雨林里闲逛,非常意外地遇到了一只很像羊的灰家伙,惊恐地在我前方三五米的地方望着我们。我举枪对它瞄准了许久,想打一只海鸟改善一下口味,但犹豫良久,最终未忍开枪。
▲ 1983年,与小海鸟合影的我。
苦比美更让我难忘
缺水、缺电、缺青菜是共性,自不在话下;更艰苦的是,缺人气、缺信息、缺交流。长期驻岛的官兵平时说话太少,连语言功能都有些退化了。
▲ 一架即将飞往西沙的军机。
遇到岛外来的、大陆来的人时,人人挂着笑脸,个个翻箱倒柜的,把平时收藏的海螺、贝壳、海石花等宝贝,一股脑儿往人家手里塞,就像对亲爸亲妈亲兄弟一样亲热。
▲ 1983年冬,西沙猎潜艇部队战士在用教练弹练习臂力。
中建岛的弟兄们对我们捎去的家信、书报、电影,相当喜爱,那时候我们最爱看的电影叫《刘三姐》。有时为了给岛上官兵捎带这些精神食粮,去中建岛值班的军舰,有的宁肯在海南岛或永兴岛推迟好几天的。
中建岛上当年除了偶尔有几个歇脚的渔民外,再无闲杂人等。因此,这里不需要保持太严肃的军容风纪,甚至不需要穿什么正规军装。我留下的许多戴草帽、穿裤头背心的照片,许多就是在中建岛拍摄的。
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的渔船在中建岛一带作业,都在我们的保护范围,因为都是一家人。特别是台湾渔民,见我们这些军舰、军人,初时还有些紧张、害怕,很快便变成兴奋与激动,常常还会把香烟、罐头、香肠等隔空扔过来;我们也会还赠他们些东西,如淡水、柴油、药品等。
对其他国家的游艇、鱼船,我们也比较友好。比如曾有一条荷兰游艇,搁浅在了礁盘上,如不及时救援会十分危险。于是上级命令我们用护卫艇,而不是具有救援、援生功能的辅助船,硬是冒着自己也搁浅触礁的危险,并且让战士们跳到海里,前面用绳子拉,后面由人力推,硬是将这条游艇给拽了出来。
▲ 1984年,在西沙作业的机帆船。
▲ 1985年,停泊在海南某军港中的军舰。
琛航岛是西沙群岛中最为庄严肃穆的岛。因为那里埋葬着1974年1月19日西沙海战中,壮烈牺牲的18名干部战士。
时光不留情面,再见西沙群岛
▼
对话孙振军
Q:那个年代接触相机的人很少,讲讲你与摄影和西沙群岛之间的缘分吧。
A:我是信号兵,我所在的9331号军舰又是编队指挥艇,既得负责瞭望,又得负责通讯;所以,没法离开战位。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我只好站在一个圆桶状的铁笼里,边工作边呕吐了。因为,那就是我的战位。但是,这个圆桶状的铁笼,从摄影角度而言,却是军舰上视野最好、安全系数最高的制高点。
在水兵学校学习时,我就积极响应连队号召给训练基地广播站投稿。在守卫西沙群岛前线的某水面舰艇部队做战地报道员的时候,部队首长很支持我的工作,不仅给我配发了一台“海鸥”牌照相机、胶卷可以随便用,而且还专门为我建立了一个暗房,配了一辆“五羊”牌自行车。这一套东西下来,所花费的金钱在当时简直是一笔巨款了。
参军到部队后,我幸运遇到了王振松老师。1980年代初期,他已是在全海军系统非常有名气的、榆林基地政治部宣传处的专职摄影干事了。我至今仍记住他当年对我声色俱厉、不容置疑的诸多训诫,比如:“照相机就是我们手中的钢枪,就是我们的第二生命”“我们的摄影战士必须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镜头!”他的这些教诲,让我受益终生。
Q:很多人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老照片,您为什么愿意将这些老照片传播?
A:许多摄影家都很注意对其作品的权益保护,这种意识的觉醒与强化,固然是好事,但同时,也必须清楚它又是一把双刃剑。任何事情都不能走极端,你过度地把自己的东西捂起来,甚至捂起来秘不示人,肯定是不行的。
▲ 1983年,作家叶楠(右二)赴西沙采访之前。
▲ 1985年,西沙某部队军人女儿在海南后方基地去附近黎村上学途中。
▲ 1985年,守卫西沙的军人子女在后方幼儿园,准备参加演出。
孙振军在上世纪80年代在海军服役期间多次前往西沙,在他心中,他和这个地方是一起成长的。因为西沙群岛,接触摄影,此后摄影贯彻了他的工作与生活。孙振军三十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特定时期的历史故事、是私人记忆,也体现着命运的安排。
看老照片、听当年的故事,何尝不是一种时光旅行?那些被定格的瞬间,冲破历史的迷雾,向你缓缓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