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建波丨穿山灶十碗席

崤函古道上的马蹄声渐行渐远,函谷雄关气势依然,安国寺的晨钟在群山回荡,还能听到蛤蟆塔回音在飘扬,甘山的红叶醉于夕阳,与霞光一起映红天际,给我的故乡陕州大地披上盛装。

豫西的山水在改革的风中苏醒,分田到户是大集体的所有惰性荡然无存,农民的智慧得到高度的升华,再有天公做美风调雨顺,几年光景日子富裕起来,多年的忧郁、哀叹、迷茫从脸上撕掉,换上春的花开,夏的热烈,秋的丰润。

忙完秋收种上麦子地里的活少了,进入冬闲,坐在热炕头享受丰收的喜乐。不再缺吃少穿,村里串门的到谁家都会受到热情的款待,抽着支烟(过去抽的是旱烟袋或草纸自己卷的)喝着茶聊着天,嗑瓜子吃花生,从心里迸发出的满足洋溢在脸上。不过,有些家里还是挺忙的,为孩子的婚事做着准备。春秋地里活多,办事忙不过来,早早让先生看个冬天里吉祥的日子,在冬闲给孩子办事。虽说冬天天气冷点,人闲找帮忙的容易,就是不去找,只要村里人知道谁家有事都会很主动的帮忙。

堂兄明天结婚,一大早院里就站了不少人。伯父提前找好管事的人,管事的在村里是有威望的,无论年龄大小只要他说句话都会言听计从。因是冷天,我们本家的早早帮着做了早饭,是来的人吃过热乎的饭菜看管事的怎样安排,而后各行其事。

结婚所用的菜昨天已经买好,今天早上主要就是杀猪,然后把村里各家各户的八仙桌长板凳借来,再找些锅碗盆。改革开放初还没有租赁婚用家俱的,所用全是到村里揍齐的。二百多平米的院子到中午已有些拥挤,择菜的,打棚的,和泥的,加上东窜西跑的孩子,和不断的笑语,农家院子一下子沸腾了。

厨子不是本村就是周边村的,他们来后就忙开了。泥已和好,土坯就放在跟前,师傅找准位置,採泥的採泥的,递土坯的递土坯,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很快泥和土坯垒的炉子就成形了,并在一边留个口子,这才是刚刚开个头。紧接着和口子相连垒起与平常差不多的灶台,把大铁锅放上觉得合适,用泥巴把四外抹光溜,不至于烟从空隙跑出来。灶台后留有口,师傅手没有停,接着后面留的口继续垒,垒尺把高,拿来长长的木板,再找个结实的登子,把木板的一头放在垒好的土坯上,另一头放在登子上,再用土坯和泥巴在木板上做一排小的灶台。这些小的灶台与大灶台紧紧相连,完全贯通的。垒好的小灶台把大小不等的铁锅放上感觉合适了,才算完工。这就是流传家乡千载的穿山灶。

穿山灶周围的垃圾清理干净,师傅开始生火。提前锯好的木头节放些进去,再放点小的木头碎片,把废旧的化肥编织袋点着,待火苗旺了,看着小火球一点点滴到木头上燃着小的木片。火势旺盛时添些粗的木头,把铁锅放到炉上,倒上油,开始炸需要过油的菜品。紧挨着炉子的大铁锅添上水,暂时不用去管,后面灶上放好大小不等的铁锅,一样添上水做备用。就这样,前面炉子一个火把后面的水都烧开了,即不影响师傅油炸,又不影响烧水,即省资源又生劳力。

分田后的农民腰包鼓了,不再是为村里谁家有事美美吃一顿,聚在一起能显示出左邻右舍的和睦,人与人之间的情义,会被这气氛所感染。结婚的头一天下午不坐席,每人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杂烩菜,聚在搭好的棚里,坐到八仙桌旁,是各自过日子所没有的热闹在此享受到了。

第二天大清早,厨师就忙活开了,准备去迎亲的饭菜。冬天天短,迎亲尽量赶早,早点准备不至于到时忙的焦头烂额。结婚是大事,无论是家里人还是亲朋好友,都会早点到来把该准备的准备周全。当天管事的到来看看迎亲的人来全没,问问饭准备好没,看家里去迎亲所需是否准备停当,一切安好,招呼所有的人准备吃小饭(相当于早餐)。

鞭炮响起,人的目光凝聚在当天的主角身上,堂兄胸前挂花,一身新装,比往日看起来精神多了,脸上的得意之色也是自然的流露出来。新媳妇是邻村的,二三里之隔,迎亲的队伍没有车辆,七八个人走着去的。刚有点钱的农民保持着节俭,没有老社会的高头大马,八抬大轿,也没有现在浩浩荡荡的车队,以最朴实的喜庆方式表达心里的喜乐。

迎亲队伍走后,厨师们开始准备正席,此时的穿山灶上大小不等的铁锅各就其位,火势旺,不一会就冒出气来。穿山灶开始发挥它最大的威力。

家乡的席面上三大件是少不了的,红烧肉,鸡,鱼,是席面上的主菜,其它的菜根据时令调配。昨天过油的猪肉厨师把肉切成条形,装进准备好的碗里,在肉上放葱大蒜八角香叶等调料,全部装完等待上锅。揭开穿山灶上大铁锅的锅盖,搭上竹箅,把装好肉的碗紧挨着放到箅子上,一个箅子是放不完的,摞一个箅子继续放,只到把碗全部放进去。此时锅盖已经无法盖上去,要搭上草圈,这样锅就盖的严严实实,之后需要蒸的还可以放进去。

做为重头菜的鸡都是土鸡,自家养的,不够就从村里买些。已经开膛破肚洗干净的鸡厨师正往冒着热气的铁锅里放,几十桌的酒席师傅选择的是靠大铁锅位置的那口,比穿山灶上后面的锅大,足够容下所有的鸡,这个地方火力旺,加热速度快。鸡全部放进去,把自家种的葱蒜,秋天从树上摘下的花椒放放锅里,适量加盐就可以了。土鸡有独特的香味与口感,调料太多就失去了地方风味,接下来盖上盖子,慢慢炖着就行,到香味飘满院落。

家在黄河之南三十里的地方,之间有一小镇,菜多是到镇上买的,鱼也一样。虽说有卖池塘养的草鱼鲢鱼买是不要的,选择野生的黄河鲤鱼,价格要高一点,但不会在乎,要买就买好的,也图个吉利。村里的宴席鱼多是清炖,鱼肉易熟,厨师把鱼放进穿山灶上炖鸡靠后的锅里,保证客人到来炖好,又不影响其它菜的操作。

主菜上锅完毕,除了凉菜其它菜要在穿山灶的炉火上炒,提前炒好几个,放到穿山灶后的锅台上,冬天天冷,这样可以保温,又不至于客人到时手忙脚乱。

上菜不用盘子,全部是碗,每桌十碗,因此叫十碗席。包涵了人民的心愿,把无限的深情寄托其中,希望日子美美满满,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十全十美,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同时也体现了农村人的厚道。

迎亲回来是最热闹的场景,鞭炮齐鸣,人欢马叫,把新人接到家里,再把客人迎到棚下,在有些吵杂的氛围中热气腾腾的十碗席摆到桌子上,在欢笑间动起筷子,不仅仅是享受美味,还有热情与祝福。

千百年的传承在历史的长河繁荣昌盛,十碗席以其独特的地方特色,独到的香味飘出沟壑,飘过峻岭,在全国美食中成为一枝独秀,成为金牌美食。古老的穿山灶以其独特的功能,在家乡的开发中成为亮丽的风景,以古朴的姿态叙说着厚重的饮食文化。

作 者 简 介

曲建波,笔名金石,男,1966年生,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人。小说、散文、诗歌散见于报、刊、网络。



(0)

相关推荐

  • 神秘的“炉底蛋子”

    一天,在村里的朋友家中同几个人喝酒吃饭,饭桌上,有个人对我说:"家里老房拆灶时,拆出来一个乒乓球大小的一个圆球来,哪天麻烦你帮我看看是个啥玩意儿?"他还说:"他家祖辈儿上 ...

  • 《施木匠的瓦匠活—故乡纪事015》

    我家乡最早的土灶,比野外生存的三星灶强那么一点点. 要搭这种灶,先要脱土坯.土坯是用带有短草秸的泥做成的,垒成一个箱子形的框子,高度没有严格统一的标准,以家庭主妇弯腰操持简单厨事的舒适度为要. 一直以 ...

  • 如生:正在消失了的土灶台,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正在消失了的土灶台,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 作者 |  ...

  • 【散文】白林密/油灯下的村庄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油灯下的村庄 白林密 土    坯 坯墙,草顶,木檩木梁,土地面.土坯之间勾缝用的也是水和土和成的泥.1985年之前,乡亲们就地取材,利用自己最 ...

  • 张堂玉散文:过年辞灶请送家堂

    小年快乐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 过年辞灶请送家堂   文/张堂玉   上世纪五六十 ...

  • 东北大炕

    东北大炕 都市的生活就是好啊! 住在楼房里,水.电.气一应俱全,卫生间里就可以洗个热水澡,冬天热得受不了,夏天室内开空调,想买什么一个电话就送到.我想这比以前的皇帝都强,皇帝虽然是有三宫六院,但它不如 ...

  • 温暖的灶台

    温暖的灶台 文/周翠珍 我是吃着柴火烧出的饭菜长大的.几十个春秋过去了,我依然留恋灶台上的光阴,留恋灶台上的温情,留恋灶台上氤氲出的饭香,留恋围着灶台吃饭的那一刻时光. 那个时候,村里每家每户都有一口 ...

  • 铁锅灶台鱼配方

    需要了解更多技术扫描二维码加微信

  • 土炕、大锅台散发的温馨

    时令已近初冬,取暖就成了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城市开始通大暖了,乡下的平房开始生火炉了,一切进入防御寒潮袭来的备战状态.这时,我总记起过去家乡的热炕头和大锅台.在那时的这个季节,人们应该把大锅头从厨棚挪 ...

  • 曲建波丨 古城之失

    三门峡,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崛起的新型城市,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交通,繁荣的经济,自然的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黄河上的明珠.其优质的水域,充足的食物,招来栖息的白天鹅,白天鹅成为三门峡亮丽的 ...

  • 曲建波丨岳母也是娘

    "你都成我妈的儿了,她老是护着你."我有些小得意,这是我与妻发生一次小争吵后她很沮丧地对我说的. 夫妻之间的对与错很难说清,关键在于老人从中如何去说和.我的父亲对我说,她到咱家照顾 ...

  • 曲建波丨短诗八首

    老 村 暮归的耕牛不见 没有蜿蜒的炊烟 残垣断壁上的野草 与秋风一起逍遥 夕阳染不出岁月的过往 剩下大爷与大奶 孤独的温馨 秀才阁 哪一年的雪 融化了读书声 哪一年的风雨 是它匍匐在地 拾起一片瓦砾 ...

  • 曲建波丨房子(外一首)

    房 子 我们长大了 有自己的房子 住的很安逸 忘记了另一处房子的温馨 儿女的笑声 伴侣的柔情蜜意 不在思虑那处房子拥有过的艰辛 我们不够大的房子 可以挤满家俱.花草 可以让宠物狗悠然其中 可以是客人满 ...

  • 曲建波丨吕洞宾修道

    吕嵒,山西芮城人氏,自幼好读,聪慧无比,淹愽百家,可惜生不逢时,科场腐败,考了几十年,屡屡不第,四十六岁还坚持应试.本出身官宦世家,钱财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图一个功名.唐宝历元年皇天睁眼,终于中进 ...

  • 曲建波丨大槐树下

    听我爷说,他听他老爷说,记事起,村里的这棵槐树就这么粗,这么高,一百多年过去,槐树的变化看不出来,依旧枝繁叶茂.没听过有人叫它老槐树,总是叫大槐树. 与大槐树不远的墙根打着一排窑洞,是队里的仓库和饲养 ...

  • 曲建波丨天寒地冻的日子,姐姐做的棉鞋温暖着我

    小时候,雨雪多,冬天比现在冷.刚入冬,雪就开始下了,谁也没想到冷的这么快. 我家是山里,人住的分散,十几个自然村一个大队,学校在大队部所在的村子,小学与初中都是走读的.早上离家带上馍,中午在学校吃馍喝 ...

  • 曲建波丨夜雨

    对面的楼上只有两户灯是亮的,再能看到的就是自家客厅的全部.那两家的灯,像一双眼睛与我对视,久了,有些不耐烦,我尽自己力所能及想尽办法把客厅的窗开打.站不起来,双手扶在窗边,使进来的秋凉把我额上的汗珠抚 ...

  • 曲建波丨桃花

    桃花有缘于江湖的,桃花岛.桃花谷的圣名在流年的细雨中几番失落,从未走出俗气,而是不在看岛上飘零的船只,进入大海畅享咆哮;不在谷底看小溪的水流,静候惊谷的鹤鸣.成长中的成熟,是早开的桃花粉嘟嘟的,不过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