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三丨豫西人过年的那些习俗
春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对过春节是非常重视的,在这个节日里,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多彩,食品多种多样,时间跨度较长,人们尽情享受节日的欢乐喜庆。
春节的前奏曲是腊月的初八,也叫腊八节。
腊八节有两种传说,旧岁近暮,新岁即至。腊八节,俗称“腊八”,原是古代先民欢庆丰收的日子,当然也要感谢祖先的庇护和神灵的保佑,在这一天要搞一些祭祀。除祭祖敬神外,人们还要逐疫。因为寒冷的冬天到来,人们感冒咳嗽时有发生,喝一碗热腾腾的粥,浑身暖烘烘的,有时候感冒就好了,久而久之就有了喝腊八粥的习俗。岁终之月称“腊”,“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字左边的月字代表“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也可以理解为开始制作腊肉,迎接新年;三曰腊者,逐疫迎春,因此腊八节一天,一定要喝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驱散冬日的寒冷和疾病,一直流传至今。一种说法是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穷,经常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路过一个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了。老财主气得要死,便把他关进一间黑屋里不让吃饭。朱元璋饿得头昏眼花,忽然发现墙角有一个老鼠洞,慢慢扒开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用一个烂陶罐煮了,吃起来还津津有味。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当年那个事儿,就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号召黎民百姓都在腊八这天喝粥。
过去豫西土地贫瘠,十年九旱,不产大米盛产小米和红薯,日子过的相当艰难,老百姓平时也只是喝着煮红薯的小米汤,吃着黑窝头,并不经常吃小米粥。进入腊月,孩子们就开始盼望过腊八节,过腊八节是为了吃一顿腊八粥,改善一下生活。各家各户的大人一大早都做好小米粥,当然也有个别条件好的是做大米和小米参在一起的粥,能够吃上大米粥的人家寥寥无几,小米粥比较大众化。粥做好了,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粥,虽然没有什么蔬菜,也有滋有味,其乐融融。现在日子好了,腊八粥则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用小米、绿豆、麦仁、花生、红枣等原料配合煮成,煮熟后再加些红糖、核桃仁等等,粥稠味香,十分好吃。
腊八节之后,在孩子们的盼望中,在大人的忙碌准备中,说说话话就到了腊月二十三,二十三是民间说的“小年”,是河洛大地上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发面火烧搅糖锅”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要送老灶爷上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就像现在说的总结会,内容是汇报转这一家人一年来的工作生活情况,如果有新人出生,要及时报户口,给他们家增加口粮。因此民间给灶君像两边的对联有:“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和“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从对联我们就能够看出,第一副对联是期望灶神到天庭多给老百姓说好话,回来的时候把吉祥如意带回来,第二副对联是说灶神什么时候上天,什么时候回来。要送灶君上天,得准备干粮吧?那就搞些油炸食品,烙一些烙饼,买一些芝麻糖,给老灶爷当干粮。准备好后,在傍晚时分焚香祷告,让灶神感觉人间的生活还不错,吃着芝麻糖觉得很甜美,然后几声炮响,老灶爷就上天去了。其实我们知道老灶爷不会吃东西,他老人家一走,食品和芝麻糖还是家里人享用了。
人们不禁要追问,我们所祭的老灶爷究竟是何方神仙,姓啥名谁?这就说来话长了,灶的出现离不开火,先民们在住地烧起一堆堆长明火,用来取暖、照明、烤食、制器、防御野兽,这就是最原始的灶。在当时的母系氏族社会里,灶是由氏族里威望最高的妇女管理着。今天,我国人民除夕围炉守岁的习俗,就是残存的原始遗风。我国最初的灶神是位女性,说她“着赤衣,状如美女”。汉代以后,出现了男灶神。当时,灶神颇受人们敬重,祭品的规格也很高。既然老灶爷是掌管人们的饮食。民以食为天,人们祭灶主要是为了感激和颂扬灶神的功德。后来,有关灶神的传说越来越多,出现了一些不同版本,不过他们都是夫妻并坐。其中流传最广的有三个版本。版本之一:张单之说。也许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首民谣:“灶王爷本姓张,摇摇摆摆下了乡。白天吃的油盐饭,晚上喝的烂面汤。岁末上天言好事,年初下界降吉祥。”这首民谣来自张单休妻的传说。从前有一个人,姓张名单,字子郭。他的妻子叫郭丁香,为人勤劳贤惠、孝顺父母。张单不愿守在家里种地,就出门做生意。后来发了财,回家后竟嫌弃起自己的糟糠之妻来,一纸休书把郭丁香赶出了家门。第二年他又娶进一位名叫李海棠的妓女做老婆。由于李海棠生活挥霍奢侈,而张单在外又吃喝嫖赌,很快家道败落。后来的一场大火又将家里的财产全部烧光,李海棠经不起贫寒,就改嫁他人。从那以后,张单只得靠乞讨度日。有一年的腊月二十三,他要饭时竟然要到了自己的原配妻子郭丁香的家里,面对善良的郭丁香,他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一头钻进炉灶里,说什么也不肯出来,被活活憋死了。后来玉皇大帝把张单封为灶王,也许是为了警戒人们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吧,还命令他每年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一年来这一家的言行。当然关于老灶爷的版本很多,《封神演义》上就是另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说在元朝统治时期,统治者为了防止汉族人造反,每五家汉族人才能有一把菜刀,而且这把菜刀是放在蒙古人家里的,只有蒙古人同意,汉族人才能生火开灶,所以汉族人习惯的把这家蒙古人男人叫“老灶爷”,女的叫“老灶奶”,还画了图贴在厨房,每到新年,这家蒙古人要到县城汇报整个村子的情况,为了让“老灶爷”“上天言好事”,到腊月二十三,每家每户都会把好吃的送到蒙古人家里,谓之“祭灶”。如果你有机会到农村看到“老灶爷”和“老灶奶”的图象,你会发现图中的人物穿着打扮都是蒙古装,这也是说法之一。
老灶爷一上天,二十四日就该大扫除了,这叫扫尘。家里人要把所有房间好好打扫一下,准备迎接新年,谚语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迎接一个幸福美满的来年。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接下来到贴春联的时刻,民谚有:“二十八,贴花花。”如果二十九是除夕,二十八必须贴对联,如果三十是除夕,则很多家庭是二十九贴对联,一般情况下是不能三十贴对联的,民谚有:“三十贴对子,人穷一辈子。”所以都避讳到了年三十才去贴对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门神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门神当然是贴在两扇大门上,祛除邪恶,保佑平安。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除夕到来了,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饺子,点起蜡烛或油灯,大多数家庭还在院子里点一堆火,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不能熬一夜的人也是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在院子里再点燃一堆火,烤火取暖,等待天明。点火,在豫西还有一个传说,说是一种鸟有九个头,它飞一路滴一路血,血滴在谁家,谁家就要遭殃,因此点了火,燃放了鞭炮,九头鸟就不敢从上空飞过,家庭就会平安幸福。
我们知道,春节是正月初一,过年是要放鞭炮的,鞭炮也叫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也迎接老灶爷从天庭回来,带回来吉祥如意。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大年初一为什么又叫正月初一呢?据文献资料记载,夏朝的夏历把元月作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夏历的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夏历的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又以夏历的十月为端月,即十月初一为一年之始。为什么正月不读正(政)读正(征)呢?据春秋时代《春王正月》说:“正月为一月,人君即位,欲其常居道,故月称正也”。意思是:古代帝王,大都在每年的头一个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为了表示庄重独尊,便将一月改为了正月。汉武帝时期,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并开始将春节固定在夏历的正月初一,并由此逐渐升华为民族节日。这里面也有个缘故;秦始里名字叫嬴政,他统一天下后,嫌“正”字读音与他名字中的“政”字相同,犯忌讳,就下令把“正月”一律念成“征月”,不然就杀头。从那时起,“正月”的“正”字,就读成了“征”字的音,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大年初一是要拜年的,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相互拜年,恭祝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磕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一直到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拜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消除隔阂,保持团结。比如妯娌之间,家族之间因为一些矛盾,一些过结,一年来谁也不理睬谁,通过拜年,过去的事情一概不提,一切重新开始,搞好团结。兄弟之间有了矛盾,也可以通过拜年解开心中的疙瘩,原谅对方,达到家族和睦的目的。
那么春节其间,都吃些什么呢?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蒸年糕是当务之急,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当然后来人们为了方便,大多数是蒸一些馒头代替年糕。当年物质极度匮乏,蒸的白馍要参入很多红薯或者玉米面,就那也是只有初一中午可以足吃,其他时间就只能吃窝头或者红薯面虚糕,白面馍用来招待客人。那时最盼望的是年前煮肉的晚上,兄弟姐妹眼巴巴等待在母亲煮肉的伙房里,慢慢地香气扑鼻了,后是肉熟了,可以啃点骨头解馋,煮肉的烫每天用一点,泡了红薯面虚糕吃,也津津有味。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家户户都是白面馍,有些迎接不蒸馍,而是买馍过年。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喜庆快乐。
过了大年初一,就该走亲戚了。走亲戚也是拜年的一种,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在豫西大地上,初二是闺女走娘家的日子,一到初二,把提前准备好的东西带上,和丈夫一起,带上孩子去看望外婆外爷。因为在河洛大地上,嫁出去的闺女除夕夜里不能待在娘家。串亲戚时,过去都是拿一长条猪肉,叫“礼”,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带的礼品五花八门,表示闺女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外婆外爷也会给外孙女和外孙子一些压岁钱,一家人吃一顿团圆饭之后就离开了。初三一般是儿女成群的老闺女看望父母,或者娘家哥哥弟弟的日子,再后来就是拿一些点心看望稍微远一点的亲戚。串亲戚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有一个人走亲访友的,有带着孩子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过去年幼的须向长辈叩头致礼,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现在磕头的风俗已经改变,看望一下即可。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等等。拜年一般在初五以前,过了初五再拜年,就显得对人不怎么重视、不尊重。过去生活紧张,物质贫乏,串亲戚也有过了初五六,少酒没有肉的说法。
那么正月初五为什么又叫破五呢?也就是说诸多禁忌过了此日一切皆可破。农历正月初五这一天,许多地方时兴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尤其放两响炮称为“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人们从初一至初四已经四天没干活了,说是这其间不能动土施工,一到初五,日出之前放炮崩穷后,要努力干一天活,称“恨穷”。“破五”意味着只要在新的一年里,不辞劳苦勤勤恳恳便可过上好日子,一大早吃的饭仍然以饺子为主。然后就可以迎财神,开市贸易,期盼一年大吉大利,日子蒸蒸日上。
过去过年时兴唱大戏,有大年初一就唱戏的,也有在初一到十五其间唱大戏,大戏或者在村子里唱,或者在庙会上唱,每逢唱戏,热闹异常,人山人海。
破五过罢,下一个节日就是元宵节。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在豫西,人们有神过十五,人过十六的说法,十五这一天主要是敬神,而到了十六才开始包饺子,炸油馍,像春节一样,热热闹闹,好吃好喝。当然,“吃元宵”是必不可少的食俗,元宵节的来历有很多传说。一种说法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人们庆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圆之夜。另一种说法是: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自唐朝中期以来,元宵节发展成为了我国全民性的狂欢节,因此元宵节是把传统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元宵庆典,处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相传在明代,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元宵节有猜灯谜的习俗。“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增加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现在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新的一年能够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元宵节还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元宵节在有些地方还要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因为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在豫西山区就主要是以耍狮子的形式表现喜庆,各地在元宵节都会大锣大鼓响彻云霄,狮子舞动,热闹非凡舞狮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还有踩高跷的风俗。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表演者穿得花红柳绿,头上戴着各种各样的头盔,木棒踩在脚下,人显得高大威武,妙趣横生。
春节过后是元宵节,元宵节过后,年就画上句号了。勤劳善良的人们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忙忙碌碌,春耕生产热火朝天,新一年希望的种子开始播种,用辛劳和汗水创造幸福生活,繁衍生息,迎接下一个新年的到来。
作 者 简 介
王鼎三,字嵩铸,洛阳伊川人,现为洛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官场小说《谁主沉浮》六卷、历史演义小说《洛阳 洛阳》,小说连续获得洛阳市第四届、第五届 “五个一”工程奖。另有散文集、杂文集、诗词集等。
声明:由于后台小程序赞赏功能有变化,文章的赞赏暂时发放给袁海英,但赞赏金还按投稿须知发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