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杂谈】贾志英‖也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
作者简介
贾志英,幼儿教师,工作之余喜欢用笔墨清点生活,人生信条:生活不仅仅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纪实杂谈
也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
前些天,再次拜读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疑惑、感慨颇多。
阿Q究竟是个什么人?伟大的鲁迅先生为什么要为他立传?查阅文章的写作背景,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原来阿Q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他是传统社会所产生的堕落的中国人的典型,他代表了旧中国的处于混沌麻木的思想之中的中国国民。鲁迅先生着眼于启蒙,写出中国人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惨而又落后的人生,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沉睡的民众。先生在小说中,为疗救这样病态的社会、病态的国民而发出了痛苦的呐喊。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面临一个畸形的社会现状,造就了一群畸形的国民,先生多方思量,冠其名曰阿Q。
提到阿Q,不得不提到他的精神胜利法。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和麻木健忘等。每当挨揍亦或受到各种屈辱,无法改变现状的时候,“强大”的精神胜利法便悄然而生,一次次在想象中麻醉自己,忘却痛苦。读过之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莫名的悲哀。阿Q集劣根性于一身,既可怜又可恨,反映出了当时的国民现状。
作为一个生活的弱者,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阿Q,精神胜利法是他赖以生存的精神基础,虽然依此苟活于世,但是他早已丧失了人格,丧失了做人的尊严,生不如死。与人打架,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吃了亏却常常十分得意,自有妙法自我安慰:我总算被儿子大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自己的钱被抢了,他在愤怒之中抡圆了巴掌打了自己一个耳光,仿佛打了别人一样……诸如此类,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自欺欺人的悲哀暴露的正是当时国人的病态。
再说精神胜利法,从消极的意义上讲,愚昧、麻木、落后,从积极的意义上讲,乐观向上、自嘲。鲁迅先生的文笔犀利,内涵深刻,给人深深的启迪和思考。
联想今日,现实生活中数不胜数的悲剧,或自伤自残,或报复社会,那些当事人但凡有些许阿Q的精神胜利法,悲剧便会避免。如此想来这看似愚昧、麻木、落后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没必要一棍子打死哦。
现如今,我们的身边有太多碰不得的“瓷娃娃”,心理承受能力极差,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常常深感痛苦。殊不知,其实失败也是另外一种收获,挫折也是促进我们成长的一种途径。生活的万花筒里五彩缤纷,有成功与欢乐,也少不了失败与眼泪。自立自强,自律自制,勇于面对失败,大不了也来个阿Q的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一下,总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作品链接
编辑 孙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