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散文】张喜洋 ‖ 池塘一夜秋风冷 吹散芰荷红玉影——追忆罗玉莲老师

池塘一夜秋风冷 吹散芰荷红玉影——追忆罗玉莲老师张喜洋 2020年10月24日晚8点,我从“杨中高八四级一班师生”微信群惊闻罗玉莲老师去世。最先发出这条消息的是在蓬安县杨家中学任教的唐及民同学,男女同学们获悉消息后都感到突然!能不突然吗?想起就在此不幸消息发出的廿天前,即10月4日上午,班里同学娶儿媳,在蓬安县城摆喜酒,玉莲老师得知消息后,就给唐及民和龙秀清同学发信息:“我刚刚看到全文家的喜讯,立即给全文转去一份贺礼,估计他很忙,请提醒他查收。”玉莲老师简短的文字,足以看出她对我们这班同学的挚爱和热情!

中青年时期的罗玉莲老师(张喜洋 供图)‍事后玉莲老师的丈夫王海生老师在微信群发出一张特别的照片,照片上看见玉莲老师独坐病床,目光望向窗外,窗外是林立的高楼和沸腾的城市。我想,玉莲老师那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她想得最多的是什么呢?而我想,她心里牵挂得最多的一定是她的家人,除此之外,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心里仍然牵挂着她的“杨中高八四级一班学生”!从她不舍的目光中,我还能读出,她是多么舍不得这座中国西部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她热爱的家乡成都啊!仅这前后廿天的对照,玉莲老师的离去,就使我泪目。我想起曹雪芹《紫菱洲歌》里的诗句:“池塘一夜秋风冷 吹散芰荷红玉影”,十分悲伤!

罗玉莲老师(张喜洋 供图)回想起初识玉莲老师时,那年我刚17岁,她担任杨家中学高八四级一班班主任。她个子不高,不到40岁,长着一张“娃娃脸”,剪着齐耳短发,迈着快频率碎步,说一口地道的成都话,讲话果断,铿锵有力,全班同学都很喜欢她。玉莲老师祖籍重庆,上小学时跟随父亲到四川大邑县,因而大邑县是她的第二故乡,她喜欢大邑的一草一木。而那时玉莲老师的丈夫王海生老师,文质彬彬,非常帅气。海生老师是蓬安杜家人,听说他俩在大学就认识,后来相爱成婚,感情非常融洽。本来分配到成都工作的玉莲老师,为追随丈夫的念乡情结,从而来到蓬安县山区任教。

罗玉莲老师(张喜洋 供图)那时的蓬安县杨家中学,所有的教室、教师宿舍、教师办公室,还有饭堂都是屋顶盖青瓦、硬山头、砖木结构的大平房。数座大平房中间是宽阔的过道,过道两边都是若干大教室的布局,推窗见绿树闻鸟鸣。发源于凉风垭的清溪河环绕着大半个校园,校园没有围墙,掩映在一片片柑桔林和高大的法国梧桐树中,非常幽静,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

蓬安县杨家中学(蓬州闲士 摄)玉莲老师和教我们地理的张启楠老师住在离清溪河很近的一幢教师宿舍内,每位老师住一通间,分前门和后门。有一次,我见唐及民同学正在玉莲老师宿舍后门空地上玩,就跑过去跟他聊天。不曾想罗老师正在家炸酥肉,她见我来了,就立刻端出刚出锅的暖烘烘的酥肉让我们吃。见唐及民抓了一个吃,我也跟着抓了一个塞进嘴里。“啊,好香!”这是我平生吃到最香最脆的酥肉!那时我才明白,玉莲老师不但书教得好,而且厨艺很高。

蓬安县杨家中学(蓬州闲士 摄)走进老师宿舍,看见前厅是书房和餐厅,室内最豪华的家具是两个朱红色立式书柜,书柜内厚厚的书籍排列整齐,玻璃透亮一尘不染。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一个书香家庭的浓烈氛围。那时的高中是两年制,我们84级是1982年秋季入学,1984年毕业。进入高一阶段开始分文理科,我们班是文科,罗老师教我们语文。高一第一课我们不是从第一篇现代文开始学,而首先是学习课本最后部分的古文。

1984年5月,蓬安县杨家中学高八四级一班毕业留影(二排右二为罗玉莲老师,张喜洋 供图)玉莲老师教我们第一课我记得是《诗经二首》:《硕鼠》和《伐檀》。其中《伐檀》中有这样的诗句:“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那时的教学,重朗读和背诵。有一次玉莲老师抽我站起来朗诵这样的诗句,我就摸仿古人读书的样子,念起来抑扬顿挫。在班上,我也是那一次因朗诵“一语惊人”,让班里同学记住了我。后来有几次,我和唐及民等同学的作文被当成范文在全班宣读,因此我在班里“一夜走红”。班里订了一份《作品与争鸣》文学杂志,老师就交由我保管,而正是通过丰富的课外阅读和学习,我的文学写作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玉莲老师十分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和学生品德教育。记得刚跨入高中门槛,她教给我们的第一首歌是旋律激昂的《太行山上》。当她发现我有一副唱歌的好嗓子后,就指认我担任班里的“文娱委员”。

担任文娱委员,要求会教新歌。正是从那时起,我自学简谱和各类乐器,最好学的是口琴和笛子。班里唐及民吹得一口好口琴和笛子,我和马宏远等同学就跟着他学习。这对我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很大影响,令我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能保持乐观向上和阳光心态。上世纪80年代初,各类流行音乐开始出现,那时班里另一位“文娱委员”刘营仪教唱了电视剧《虾球传》主题歌《游子吟》,来自西安的陶艳萍同学教唱了台湾校园歌曲《赤足走在田埂上》,我为同学们教唱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阿里山的姑娘》等。每早、每晚自习课前,我们班都要唱一首歌。这既陶冶了情操,消除了学习疲倦,又凝聚了班集体力量,现在想起来,仍是激动和幸福。

正如唐及民同学后来说,那时,打扑克要被老师禁止;晚上睡觉摆龙门阵,要被批评;下象棋,要被没收;可是我们吹笛子、口琴、唱歌,玉莲老师从来不管,还鼓励,因而我们班上总是歌声飞扬,充满朝气。唐及民同学家住蓬安县新河乡,是我们班上第一个考上师范院校的大学生。

蓬安县新河乡凉风垭(蓬州闲士 摄)在我们高一第一个学期快结束时,玉莲老师病倒了!那次老师住了很久的院,听说是从阎王爷那里捡回了一条命。估计她那次生病,也为日后身体埋下了病根。玉莲老师生病期间,就由教我们历史课的董绍元老师代理我们的班主任。高考落榜后,回到蓬安县福德镇农村的我,梦想当城市人。那时我最美好的愿望就是能像路遥小说里《人生》的主人公陕北青年高加林那样,留在县城搞一份宣传工作。

若干年后,玉莲老师和她的丈夫海生老师双双上调到蓬安县周口中学任教,他俩仍关心我的人生前途问题,四处帮我联系工作,为我操了不少的心。所有这些点滴,我都记在心里。上世纪90年代初,我背井离乡,南下广东打工,正是在高中阶段积累起来的自学经验,我一面打工一面自修大学,经过艰辛努力,终于实现了当一名记者的梦想。2012年11月的一天,父亲70岁生日,我飞经成都停留,得知玉莲老师退休后全家居住在成都“铁门坎”附近某小区,我们很快取得联系。那时,马宏远同学通过自学考试当上一名律师,在成都扎稳了脚根;在西藏当兵多年退伍转业的周建文同学也住在成都。我们与玉莲老师、海生老师相约在西南财经大学餐厅吃晚餐,共叙师生情谊,而师生这一相聚,就足足等了26年之久。2017年8月17日,在唐及民同学组织下,杨海明、陈志凌、陆小平、马宏远、龙秀清、邓洪勇、刘全文、黄新荣、黄炳清、唐道权、唐妮、周建文、蒋跃琼、胡茂芳、张柏扬等同学齐聚成都,看望玉莲老师,因我工作太忙,无法成行,非常遗憾。从师生们相聚的照片中,我看出罗老师一头银发,精神面貌非常好。

2017年8月17日,唐及民等同学前往成都看望罗玉莲老师(前排右三,张喜洋 供图)2018年12月11日晚,我出差四川凉山对口扶贫做宣传工作,飞经成都过夜,特意邀请玉莲老师和海生老师在成都宽窄巷子一火锅店聚会,还邀在蓉工作的马宏远、周建文同学共同出席,倾诉师生情谊。那次聚会,热情的志凌同学做了东道主。

2018年12月11日晚,作者(右一)和同学马宏远、陈志凌、周建文在成都宽窄巷子一火锅店共叙师生情(右二为罗玉莲老师,右三为王海生老师)(张喜洋 供图)可没想到,那次与老师相见,竟成永别!玉莲老师一生教过无数学生,但唯独对杨家中学高八四级一班的所有学生,尽管时隔多年,她都能一一准确地叫出名字,足以想象,她对我们班所有同学爱得多深!

1984年5月,罗玉莲老师(后排右三)、董绍元老师(前排中)与蓬安县杨家中学高八四级一班全体女同学合影(张喜洋 供图)玉莲老师是中国千千万万平凡教师的一员,一位平凡的母亲,她始终追随她的蓬安籍丈夫海生老师扎根山区教育数十年,清风两袖,她的育人点滴和品德情操,影响着我们整整一代人!“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人生如梦,所有的往事仿佛就在昨天,而时光永远无法倒流。正如一首歌中唱道:“春风鬓,少年心,意气风发不问岁月无情;梦百转,离别轻,蓦然回首却被思念惊醒……”玉莲老师终年七十又六岁,愿天堂没有病痛,愿玉莲老师一路走好!

罗玉莲老师(张喜洋 供图)‍2020年12月9日于广东佛山作者简介张喜洋,男,笔名雨三言、吉二等,四川省蓬安县人,现定居广东佛山南海。1991年南下广东,辗转东莞凤岗、中山小榄、佛山南海等地打工,干过杂工、领班、车间组长、课长、人事经理、内刊编辑等职,现任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金沙城区文沙路丹灶广播电视站新闻部记者。在学习强国、方志四川等网络平台及《读者》《巴蜀史志》《广州日报》《珠江时报》《佛山日报》《打工族》《参花》《江门文艺》《佛山文艺》《黄金时代》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随笔、评论等作品约百余万字。散文《坐歌堂》获2004年度佛山市群众文艺“百花奖”三等奖,入选全国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教辅书。目前已出版散文集《坐歌堂》(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0)

相关推荐

  • 消失的谢谢

    消失的谢谢 常露文 郑州航空港区益智学校 最近一周,我突然发现班里的学生们越来越沉默和淡然,无论是在寻求帮助或获得帮助,又或是得到了夸奖和感谢后的表现皆很淡然. 这个现象有些像小时候刚上学的时候,那时 ...

  • 【午夜梦绪】高中同桌的你

            十四个虚岁,离开家门读高中.一个棉铺盖,一袋米一罐梅干菜,一网兜生活用品.屁颠屁颠走山路,上学去了.         赤岸中学,也就是义乌县第四中学.塔山下到赤岸,大约十五里路,都是抄 ...

  • 答疑解惑Ⅳ 案例分析(四)

    答疑解惑Ⅳ  案例分析(四)  小编语:     继续分享案例分析,今天把老师们常见的比较棘手的问题进行分析,一个是学生在班里丢失钱物的问题,一个是单亲家庭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也许有的老师的解 ...

  • ​人在无奈的时候|| 范庆平

    人在无奈的时候 小说  范庆平   63年的9月1日,秋高气爽,艳阳高照.城关第一中学的校园里,新来报道的学生,拿着通知书,看着黑板上的班级排名表,依次走进了各自的教室,一张张陌生的脸,带着好奇神情, ...

  • 老齐

    老齐 我是一只典型的丑小鸭,至少在遇到老齐之前. 老齐是初一下学期接任我们班主任的,当时我的成绩很糟糕,上期末语文只考了37分,其它学科也都游走于及格边缘,总名次在班里永居倒数第一."死猪不 ...

  • 薛玉竹:少年心事当拿云-我的1981年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少年心事当拿云 我的1981年 作者 | 薛玉竹 ...

  • 高艳艳:背道而驰 | 品读

    背道而驰 高艳艳 强子正骑着电动三轮车,拉着满满一车货在街道上不快不慢前行.忽然左后方有车打喇叭,强子没理也没回头,心想我行的好好的,你超就从路中间超吧,打喇叭干嘛,怪讨厌的.一辆白色奇瑞和强子走到了 ...

  • 【方志四川·散文】张喜洋 ‖ 我帮母亲卖黄豆

    蓬安县福德镇风光(图片来源:南充经济网)我帮母亲卖黄豆张喜洋  我的家乡在四川东北部山区一个叫福德镇的地方,隶属蓬安管辖,与广安.渠县交界,自古有"一脚踩三县"的说法.福德场镇是个 ...

  • 【方志四川•“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征文】张喜洋 ‖ 平凡人 撑起抗疫一片天

    征文启事:见<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的征稿启事> 投稿邮箱:59890114@qq.com 截稿时间:疫情结束后十日左右 特别提示:征文应为 ...

  •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张喜洋 ‖ 穆旦之命运 杜诗之精神——评郑大谟其诗其人

    本文载<巴蜀史志>2019年第5期"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读完厚厚一本<郑大谟诗词集>(简称<大谟诗>,四川民族出版社 2018年11月第1 ...

  • 【方志四川•散文】张静 ‖ 那些伴随我们成长的味道

    那些伴随我们成长的味道 张 静 沈嘉禄说:"所有的美食感受,都离不开情景体验,所有的美食故事,其实都是一个人的成长史." --题记 当小区对面学校大门街边摆满各种路边小吃的摊摊儿时 ...

  • 【方志四川•散文】张学东 ‖ 金沙江畔访古城

    金沙江畔访古城 张学东 九月仲秋,正是金沙江河谷秋叶染霜.万山沉凝的时节,我有幸参加中国文艺名家走进"马湖古城,多彩屏山"文艺采风活动,见识了屏山县书楼镇这个伴随着向家坝电站建设而 ...

  • 【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炊烟是故乡的味道

    炊烟是故乡的味道 王 斌 记忆中,儿时故乡的巷子里,瓦房.炊烟,还有那条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石板路,总是那样亲切和生动. 我的小学六年,都在小镇的中心校上学.每天早晨,尚是睡眼朦胧的我总是在阵阵伴着柴 ...

  • 【方志四川•散文】罗学娅 ‖ 一个荡漾在诗词海洋里的清明节

    一个荡漾在诗词海洋里的清明节 罗学娅 每年4月5日前后,清明节都会洒着细雨如期而至.它总是让我平静的心田泛起阵阵涟漪,一层一层地剥开封尘的记忆.这些记忆里,有寄托血缘亲情的哀思,有沉淀历史震撼的怀念, ...

  • 【方志四川·散文】蒋德明 ‖ 写在清明的话

    写在清明的话 蒋德明  2021年的清明,我一个人坐在窗前,听着窗外的雨声,背了两遍<清静经>,便泡了一壶野红茶,停下脚步,静下心来,想想过去,想想未来. 从记事起,我的家庭就和别的小伙伴 ...

  • 【方志四川•散文】杨喻尧 ‖ 乡愁

    乡 愁 杨喻尧 有一种平和叫故乡,它唤醒了迷失的众相,有一种岁月叫苍茫,它停留在历史的远方. 我还记得,当我第一次远离故乡雨城,孤身一人到外求学,那种怅然若失,就象浓稠的墨水,将我浸染.然而,最终仍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