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散文】刘元兵 ‖ 资水悠悠润古镇
刘元兵
传说盘古开天后,神农皇帝怜惜苍生,心怀仁慈,率北斗七星下凡,让先民由茹毛饮血的原始状态过上了农耕生活。神农皇帝巡游至御驾山,用手中的玉耙,由北向南一划形成资水河。当时只因一只巨型乌龟挡道,炎帝心慈,手中来耙向左移动划一弧形地带。因此,资水河从龟山以南环绕成一个半圆形后,静静地向南流淌。通过这段的资水河,当地乡民叫它环溪河。
环溪河(图片来自网络)
从前,环溪河畔因乐至县到简州的东大路在这里摆渡船,兴码头,再因码头上东来西往的排夫商贩如云而聚人气,兴商贸。久而久之,上游新桥湾早年的集贸市场也移聚于此。又因这里新修一座桥,新桥市场日显繁华之象,当地乡民就称它新桥场。
劳动创造生活,生活演绎历史。云合先有街坊后建乡制。街坊历史从国民政府的乡公所里面现存132年的两颗古柏推断,它的主人应不晚于清朝中期。
整过乡场由西行,呈丁字型布局。丁字形的3个未端分别设有子门,每晚为防匪盗晚闭早开,街道还有更夫打更以值守更。上栅子在学道街于现巷子口,中栅子在南华官背后十字路口,下栅子在西场口。老街中间宽约2米用石板铺成整洁的道路,路两边街沿,全是廊坊古匹穿斗结构小青瓦房,还有风火墙。有桥通简阳塘坝乡。古桥上有一对精雕细刻的石龙,直径约一尺,头高三尺,石龙头向北方蹲在桥敦上,尾在石板桥南敦上。整条龙作张牙舞瓜状,以镇洪水来犯。每当河中货船通过时,两岸光着臂膀的纤夫用力朝前,船工号子响彻云霄。乡场以三六九天逢一场,远近乡民相邀赶新桥,逢场天街道贸易繁忙,十分热闹。
云合镇(图片来自网络)
湖广填四川后,千里爬涉来此定居的百姓,由于思乡情结,建设了很多庙宇和会馆,供本籍同乡人丁思乡聚会,是当时两个重要的社交场所。
据73岁高龄的原云合乡副乡长伍玉华回忆:云合镇上有江西馆、南华宫、关圣庙、牛王庙、禹王宫等。
场镇上的江西馆在东场口,坐东向西,占地约6亩,是他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大门外两棵百年以上的黄桷树如华盖巨伞,左右排列占地近一亩。两树间各有一枝,在正门上方组成一人字奇观,大门正中有一牌坊楼,上方刻有文武人物战场。用五彩瓷瓦,框边上书:江西会馆。牌坊高约8米,圆形拱红漆大门高约3米。两边圆拱双扇耳门,平日关闭。
两平房顶部塑有风火朵子做防火墙,进大门头顶万年楼,高约3米,由8根直经2尺大园漆红石柱支撑。万年台子及耳楼台沿用木板包装,宽约2尺,全部精雕细刻文武人物和奇花异草。万年楼台顶和两边耳楼台走廊天花板为白底彩绘戏装图,绘有四大古典名著故事板画,每柜方形一米大小,一框一画一故事,十分精美生动。这些画或唱或舞刀弄剑,演绎着历史。
万年楼台房顶四角高跷,总高2尺,内坎镶彩瓷,飞龙走凤。西边耳楼中部向院内凸一楼台,角詹高翘;南北耳楼每间及廊沿楼台等均若干木柱石柱,一柱穿过楼层,直到房顶。穿斗框架,古皮墙体。
正殿堂顶5丈,各有风火墙,一匹用五彩瓷瓦嵌成,与万年楼台顶风火墙对齐均称。正殿堂内12根红漆木柱头顶穿斗,结构彩绘,横竖梁等均五彩绘就,殿高约8米。各木柱刻有对联。万年楼及正殿顶盖圆铜瓦。正殿正中后设主席台,高一尺五,两边角楼及耳楼盖小青瓦,用档瓦封沿。万年楼及耳楼台左右各设一大方木梯,共6部供上下楼用。正殿内前沿墙高3尺。用方石柱套三寸厚石板装成,上用条石护栏,院内殿前,左右各植香樟楠木1棵,直经约2尺,高2丈多。整座会馆1楼外墙体用大型方块石砌筑,精钻细磨,接口严密。每块石头厚约一尺二寸,宽约二尺五寸,长约四尺。楼板木质优良光滑,木极楼上穿斗古皮套间。长廊雕刻,精工细作。
整座会馆呈正方形,四周房顶除正殿外,拱脊瓷片彩绘,雕梁画柱,结构优美,庄严和谐。
建国后,江西会馆用于办学,当时全小学约600余人。后来因年久失修变为危房,严重影响师生安全,1986年底被拆除改建为云合中学,小学迁往北侧仅一墙之隔的肖家祠办学。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