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岩茶、白茶、红茶、普洱茶圈,近些年,卖茶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最近李麻花一直在一惊一乍。
“哎,这个人居然去做茶了!”
“呀,又有一个人宣布开始做茶。”
手机递到我面前,一看,一个原来当导游的朋友,从前整天在朋友圈发景点风光照片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发起了茶。
一溜九张图,全是茶叶。
干茶的,叶底的,汤水的,冲泡的,应有尽有。
还配上一些促销的字眼,什么“2013老白茶只有一箱,来晚就没货”之类的。
一副老掌柜的架势。
另外一个朋友,则是某某车行的销售,做业务多年,手头有一些人脉,这两年也干脆退出汽车行业,转而投向我们茶行业的怀抱。
屡屡看他发着自己去茶山的图片。
带着一个比他还小七八岁的妹子,悠游于名山大川之间。
做茶就有这一点好处,虽然身体疲惫,但茶山通常是山明水秀之地,身处风景优美的世外桃源,偷得几日的悠闲放松,精神上是极度快活的。
哪怕贩回来的茶叶最终卖不出去,至少人获得了精神与心灵上的双重释放。
《2》
这当然已经不是新闻了。
在我写茶这五六年间,我的朋友圈里至少有30个以上的人,或早或晚,宣布自己开始做茶。
这还只是我写茶之前所拥有的社交圈子。
在我写茶之后的新社交圈子里,三不五时,就另有他人宣布,自己准备做茶。
就跟某某人学成下山,招兵买马,遍发江湖英雄帖,通知世交好友们,自己准备开宗立派一个道理。
这些“英雄们”,有些从前是事业单位的,工作有闲,想兼职从事第二职业。
有些从前是某某高管,手上有人脉,不变现也是浪费,干脆开店卖茶,又消耗了闲置资源,又盘活了手上资金,简直双赢。
另外一些,有身为官府大员的亲戚,亲眼见到这位阔亲家里门庭若市,一年下来收到的礼品茶满坑满谷,还都贵得要死,遂萌生了开店的想法,让亲戚收的礼品茶,指定在自己店里消费,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还有一些.....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他们都决定了生命的轨迹就此改道,改向茶行业。
虽然,每个半道进来做茶的人,都各有各的理由。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对茶行业的热忱、他们对茶行业未来的看好,都是真心实意的。
故而,村姑陈每次看到这样的“新生活开启宣言”、踌躇满志的“创业宣言”,就会生出“茶圈越来越繁荣”之感。
像是四月间在郊外看到的麦田。
千枝万穗,茁壮成长。
《3》
然而,上述这些人,都不算是年轻了。
这一批,平均年龄都在30岁以上。
而真正吸引我目光的,是那些方兴未艾的祖国花朵——那帮20岁出头的,真正的茶行业的八九点钟的太阳们。
他们当中有男有女,有大学毕业的,也有五年专毕业的。有十六七岁的,也有二十一二岁的。有福建的,也有外省的。
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喜欢茶的,是那种真正的喜欢。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不喜欢读书,嗯,也是那种真正的不喜欢。
(画外音)李麻花:我当年也不喜欢读书,我的理想是当一个自由行走世界的吉普赛女郎,是老李偏让我学画画.....
不喜欢读书的人,成年之后也不喜欢循规蹈矩地去找工作,那么,创业就成为了一条必然的道路。
而在创业的项目选择上,开个茶叶店,好像是胡建年轻人最顺利的捷径之一。
毕竟,生在全国知名的产茶大省,谁家没有几个做茶的亲戚朋友。
就算暂时没有,七弯八拐也能联系得上。
SO,有了资金(父母的支持),有了项目(茶叶货源),有了客户(亲戚朋友的介绍),创业一个茶叶项目,于胡建年轻人来说,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
没几个月,就可以找到店面,装修完成,顺利开业。
于外省的年轻人而言,虽然茶叶货源并不像胡建人那样容易获得,但在这个互联时代,这一代依托互联成长起来的00后们,并不缺少通过互联网寻找货源的智慧和能力。
打开几个公号,就搞定了。
实在不行,去茶山逛几天,找几家茶农,也不是什么难事。
再说,茶旅并不苦,一边找茶,一边旅行,于年轻人而言,更是欢快之至。
《4》
大量的年轻人开始做茶,从另外一个侧面,是可以反映出茶行业的一些变化来的。
尤其是外省的年轻人开始进入茶圈,频频在线下开店,这更是茶叶市场扩容的一个强有力的信号灯。
胡建人开店做茶,这是必然。
毕竟茶文化在这里扎根千年,从唐朝起,皇家的御茶园就设立在胡建。
从那时代开始,茶叶这片小小的树叶,它的芬芳与甘淳,就深深地渗透进了胡建人的血液里。
而外省,在胡建以北的地区,从前人们喝绿茶,喝茉莉花茶居多,在金骏崛起时改喝了红茶,后来岩茶横空出世又有一部分人投入了岩茶门下。
然而,由于没有功夫茶道的盛行,外省爱茶之人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习惯性用玻璃杯泡茶,用搪瓷杯泡茶,用保温杯泡茶,少数人用紫砂壶泡茶。
玻璃杯、搪瓷杯、保温杯,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没有群众性,只适合一个人一杯独饮。
这就决定了外省茶友们喝茶,一向是以自己在家里喝一喝为宜。
很少想到要去个茶馆,请人泡茶喝。或者约上几个好友去找间茶庄,每人一泡茶,斗个痛快。
而茶友们的这些喝茶习惯,又决定了外省的街头巷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可以有咖啡屋,可以有小酒馆,却鲜少有专门喝茶品茶卖茶的茶庄。
《5》
我去了成都的茶馆,那是打牌的地方,一个人一杯茶,按人头算钱,可以免费使用包间打麻将。
这赚的是包间的钱。
我去了杭州的茶馆,那是喝茶聊天的地方,一个人一杯绿茶,几碟瓜子花生水果,按人头收费。
这赚的是茶水的钱。
我还去了北京上海的茶馆,那是谈事的地方,装修得美轮美奂,按小时收费。至于茶,不过是解渴的附属品。
而现在,有一部分外省的年轻人开始做茶了,他们做的不是茶饮料,而是传统茶。
他们按照胡建人卖茶的格局,装修了小小的包间,也装修了一个明亮的,可以供很多人围坐泡茶的大厅。
是的,胡建茶馆与外省最大的区别就是,胡建茶馆大厅很大,并且并不仅仅具有产品展示的功能,它最大的价值是,可以容纳八到十个人围坐在一起喝茶。
至于包间,那是三四个人谈事喝茶的地方,小小一间便可。
这样的茶馆建起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品茶,喝茶,聊茶,卖茶。
胡建型的茶馆,不卖空间,不卖茶水,只卖茶,和文化。
当这些茶馆,在外省年轻掌柜的手里遍地开花的时候,代表着胡建型的饮茶文化,正在迅速地外延出去,影响着几千公里之外的,一众爱茶之人。
《6》
从此,这些茶掌柜身边的亲朋好友们,便知道了,原来茶馆是可以喝茶的地方。
原来去茶馆,可以不打牌,不聊天,只单纯地,和茶掌柜聊一聊茶,学一学茶,喝一喝茶。
再买一些茶和茶具回来,自己在家里收拾出一张桌子,一个角落,一间茶室出来,平时自己在家里独酌独饮、放松心情。
渐渐地,这种茶文化,这种喝茶习惯,会传递给越来越多的爱茶之人。
茶圈会愈发繁荣,爱喝茶的人会越来越多,茶叶的品质,也会越来越好。
这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茶,越来越多的外省年轻人开始做茶的意义所在。
它是深远的。
它会让未来的茶行业,像广袤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一样深远悠长。
那才是茶圈,真正的春天。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