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之谜

一、秦始皇出身之谜

公元前265年,27岁的吕不韦在邯郸经商,发现在赵国作人质的秦王庶孙异人(始皇帝之父)十分可怜,觉得此人奇货可居,于是回家问父亲:

“人们耕田种地能获得几倍利润?”

父亲回答:“大概只有十倍的利润吧。”

“做珠宝玉石买卖呢?”

“应该在一百倍左右吧。”

“树立一个国君呢?”

“这个获得的利益,恐怕无法用数字衡量。”

吕不韦说:“如今的人们,一年四季,辛苦耕种,生怕误了农时,到头来还得落个不够吃穿。现在,我要树立一个国君,如果成功的话,连我们的子孙后代都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吕不韦,战国时期卫国人,思维敏捷,口才出众,凭借在各国之间,贱买贵卖,年纪轻轻就积累了千金的家产。但他不满足于做一个商人,伺机进入政界。

当时,吕不韦了解到,安国君(始皇帝爷爷)被立为太子,安国君的正夫人叫华阳夫人,非常受宠爱,但她没有儿子。

而这个异人,在安国君二十多个儿子中,排行居中。异人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子随母贱,也不受重视。异人十几岁时,就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

当时秦、赵两国关系恶化,不时发生战争,异人倍受冷遇。他要出行,都没有像样的车马可用,就连日常生活必要的开支,都很短缺。

吕不韦找到异人,二人一拍即合。

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金给异人,作为异人在赵国日常生活和结交宾客之用,

又拿出五百金买奇珍异物,去秦国游说华阳夫人姐弟。

多管齐下,华阳夫人很快说服安国君同意,确立异人为继承人。

公元前260年,吕不韦还把一个善于舞蹈的绝美姬妾献于异人。一年后,此女(后称赵姬)生下儿子,即日后的始皇帝。

公元前257年,秦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想杀死异人泄愤。吕不韦重金贿赂守城官吏,使异人逃出赵国,返回秦国,赵姬被身为赵国富豪的父亲隐藏起来,母子得以活命。

异人回国后,按照吕不韦的安排,身穿华阳夫人故国---楚国的服装面见夫人,华阳夫人大为感动,正式收异人为义子,并改名子楚。

公元前251年,昭襄王(始皇帝曾祖)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是为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元年(前250年),孝文王守孝一年后正式加冕,三天后突然暴薨,子楚即位,是为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继位后,尊生母夏姬为夏太后,养母华阳夫人为华阳太后,任命吕不韦为相邦。

三年后的公元前247年五月,庄襄王去世,享年三十五岁。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秦王嬴政即位时由于年少,尊吕不韦为仲父。

始皇帝八年(公元前239年),秦王年已21岁,举行冠礼后亲政。

始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功绩最伟大、历史地位最重要的皇帝。然而由于司马迁有意或无意的行为,使得秦始皇的生父成迷。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说始皇帝是秦王(庄襄王子楚)的儿子。

但是《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在明知道自己宠妾怀孕的情况下,献给异人,“大期”(十二个月)之后生下了始皇帝。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在母亲肚子里怀上十二个月才生下来,一旦超期近二个月,一定是死胎,始皇帝也不例外。

也就是说秦始皇本来也必须是怀胎280天左右生下来的,但是后来人们,非要说成是“大期”(12个月)而生。究其原因,无非就是要把赵姬开始怀孕日期,往前推近两个月,而那时赵姬还是吕不韦的妾,也就是说,赵姬给吕不韦为姬时就怀孕了,从而达到诋毁之目的。

二、秦始皇姓名之谜

《史记》记载秦始皇叫嬴政,而《赵正书》显示秦始皇叫赵正,那么始皇帝的姓名,是“嬴政”还是“嬴正”?叫“赵政”还是“赵正”?

按司马迁的记述,说秦的祖先在五帝之一的舜帝时被赐予“嬴”姓,其子孙被封于赵城,因此以赵为氏。

因此,秦始皇,嬴姓,赵氏,那么,只要搞清他的名是“政”还是“正”,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2009年,发现了3300余枚流失于海外的汉代竹简,被爱国人士捐赠北京大学,业界称其北大汉简。

北大汉简中,有一份文书,题目叫《赵正书》,全文约1500字,刻在50枚竹简上,讲述的是秦始皇的事迹,这个“赵正”就是《史记》中所记的秦始皇嬴政。

《赵正书》记录了许多和《史记》不一样的内容。这些资料为我们研究始皇帝的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我们目前见到的《史记》文本都是刊本(印刷本)时代的本子,即10世纪北宋以后在纸上印刷的本子。

在印刷本《史记》时代之前,《史记》是用毛笔在纸上书写的抄本(写本),时间大致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到唐代,即从5世纪到10世纪初。

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三本注释《史记》的书,即5世纪南朝刘宋裴骃的《史记集解》、8世纪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

《史记集解》引用大约公元3世纪时宋忠的说法,说因为秦始皇是元旦(一月一日)出生的,所以取名为“正”。

唐代的司马贞说,秦二世皇帝时为了避秦始皇名讳的“正”字,将正月改为端月。这与《史记·秦楚之际月表》中的“二世二年端月”“三年端月”一致。

现在出土的秦代竹简文书中有“从正之经”“正事之常”的句子。“从正”就是“从政”的意思,“正事”就是“政事”的意思。众多资料表明,秦代尚未使用表示“政治”意思的“政”字,而是用“正”字来代替。

因此,始皇帝,应该是赢姓,赵氏,名正,叫嬴正或赵正。

三、秦始皇是暴君吗?

自西汉以来,文学作品都把秦始皇描绘成一个暴君形象,但历史上真实的秦始皇是什么样的呢?

根据史料记载,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死伤人数并不多,能以和平方式解决的,决不动用武力。

秦始皇灭亡六国后,六国国君都没有被杀,只是迁往边陲或软禁咸阳。单凭这一点,就让后世诸多仁义之君,望尘莫及。

赵国被灭后,国王赵迁的家族只是被迁居房陵(今湖北房县)。

赵国公子赵嘉,自立为代王,坚持反秦六年,后来始皇只是让其后人迁居河内郡共县(今河南省辉县市)。

燕国太子丹曾派荆轲刺杀始皇帝,后来秦始皇灭燕国后,并没有拿燕王和国人开罪,相反,施予怀柔政策,安抚百姓。

据查阅史料,历朝历代中,秦始皇是唯一没有诛杀功臣的开国皇帝。

统一天下后,始皇帝对功臣非常仁厚。对于不喜欢的功臣,也只是让他们靠边站,绝不诛戮。

蒙氏一族,祖孙三代,相继为秦国大将、国之重臣,全部善始善终。

李信伐楚,夸下海口,却大败而归,秦始皇非但不加罪,后来反而再次起用,才有世代将门、人才辈出的“陇西李氏”。

王琯(guan),曾是主张分封制的领头人,反对秦始皇的郡县制,然而,嬴政并没有对他进行处罚。

王翦一门,荣宠数代。当年王翦率军伐楚时,生怕引起圣上猜忌,有意向始皇帝求田问舍。豁达的始皇尽管心知肚明,但不言破。君臣之间,好似心有灵犀,默契配合,留下千古佳话。

而后世许多良将功臣,为保身家性命,也学王翦贪贿自污,不曾想被他们的主子以此为由,全部杀戮。

就连那祸乱宫闱的吕不韦,秦始皇也仅仅是勒令他举家迁往西蜀。吕不韦自杀后,就让迁徙到蜀地的门客都回到京城。

反观勾践之杀文种、刘邦之屠功臣,汉武帝诛戮主父偃全族、朱元璋更是把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几乎杀了个光,就连一代圣君李世民,也举起屠刀,杀向凌烟阁功臣。

如此一比,拥有宽广胸襟的秦始皇,更明理、更仁慈、更英明。

评价始皇帝,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就是“焚书坑儒”:烧毁儒学经典,杀死众多读书人。

事实上,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中华大地仍然是百家争鸣,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等,这些流派的支持者都是学富五车的读书人。

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改分封制为郡县制。不想这一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改革,遭到一些儒生强烈反对,他们引经据典,对时政进行猛烈抨击。

为了让天下的读书人不得以古非今、妄议朝政,秦始皇于公元前213年,下令焚烧流传于民间的典籍。

这其中包括《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民间私藏的《诗经》、《尚书》等。

但是,属于文献资料的,被秦官方的博士官,以副本的形式,保存于宫廷藏书处,医药、农业、畜牧等实用类书籍均不在焚烧之列。

秦始皇晚年痴迷于长生不老之术,术士卢生和侯生谎称能搞到长生不老药,到最后他们卷着巨资逃跑了。

秦始皇一气之下,于公元前212年,杀死京城内四百六十多名术士。

“术士”,多指以占卜、星相等为职业的人。

儒学者,只是其中一个流派的学者,不能代表所有读书人。

而且,“坑杀”这个词在古代并不代表活埋,而是将人杀死后埋在一个大坑里。

因此,无论是“焚书”还是“坑儒”,远没有后世宣扬的那么惨烈。

民间有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把秦始皇形容为劳民伤财、残酷压迫人民的暴君形象。

事实上,秦始皇时期,边境的匈奴擅长骑射,机动灵活,侵略范围不断扩大,如果不修建长城抵御,也得增加兵力防守。

至于那个极尽奢华的阿房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队,用现代科技手段,花费一年多时间,勘查宫址超过二十万平方米,只发现数片烧过的土块,最后得出“阿房宫其实未建成”的结论。

据记载,始皇时期,普通民夫被征调,都是有报酬的,而且服徭役也不是无节制征用劳动力。

秦政府规定,不能在一户征用两个以上劳力,每个征用劳力,在农忙时,都有四十天假期,回家帮助务农等。

1975年在湖北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显示,有人犯法时,在大部分情况下,受到的处罚是罚没物品和强制劳动。

只有偷盗金额特别巨大的情况下(660钱以上)才会被处以剕(fei)刑或劓(yi)刑,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直接砍足、割鼻。

因此,秦始皇时期的律法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骇人听闻。

之所以有“暴秦”印象,皆因始皇崇尚法治,贬抑儒家,贾谊、董仲舒、司马迁等儒学者有意污损所致。

所以,与后来帝王相比,始皇帝胸怀大略,待人宽容,勤政爱民,不愧千古一帝,堪为君王楷模,值得后世永久铭记!

以上只是本人观点,究竟秦始皇是不是一个暴君呢?希望听到来自您的声音。

*1枚秦半两钱在6-7克左右,1枚齐法化刀币一般在47克左右,660枚秦半两钱大概是91枚齐法化币。有学者根据《管子》中的记载估算,1齐法化刀币可购粟29市斤,则660枚秦半两钱约可购2600多斤粟,即谷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