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山东莱阳千里寻祖探陈氏之源

我的爷爷奶奶和父母都是山东人,他们生前对山东老家始终怀念思归。爷爷当年闯关东离开山东到大连,至死也没有回到老家。奶奶在我2岁时带着我与我爸爸一起回去过,祖爷爷曾经抱过我,但我已经不记得了。从那以后,奶奶和爸爸再也没有回过老家。奶奶生前多次和我讲,想再回老家看看,她的心愿始终没有实现。

爸爸生前总想回老家看看,他一直到去世也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妈妈离开老家时很小,但她记着自己是山东省日照人,希望能够回去看看老家,但始终未能如愿。

爸爸和妈妈去世之后,我在大连的小孤山买了两个相连的公墓。将爸爸妈妈安葬在一起,又把爷爷奶奶迁葬到这里,这样爷爷奶奶就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为邻了。这个地方离海很近,他们生前回不了老家,但墓地可以隔海相望山东,也许大海的波涛能够带领他们常回老家看看。我多次与妻子相约,将来死后化灰就撒到大海里。我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准备将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的骨灰送与大海。当我死后,全家人就会重新团聚在大海里,到那时再回山东老家就会很方便了。

也许我对陈氏祖源非常重视,1983年我去过一次老家,乘长途客车从莱阳县城到雪坊乡,下车后走了几里路才找到芦山村。那次去芦山正赶上抗旱,地里的小麦几乎都干枯了,村前挖了一个很深的大坑,里面没有多少水。

芦山村里的人都是陈氏本家,我找到一位与我家血缘最近的堂爷爷,在他们家里住了一夜,并通过他找到了爷爷的两个亲妹妹,分别在两个姑奶家住了一夜。当时经济条件极差,文革刚刚结束,村里的人们生活极为贫苦,他们没有条件安排我深入了解祖先的情况。

2010年9月30日,我和妻子开车去鞍山,接到女儿后,我们便驾车去大连,从大连乘船到烟台,然后再去老家。为了节省时间我提前在网上和村里的党支部书记联系上了,按辈份我得叫他叔叔。这位远房小叔叔找到了我的堂叔陈化阳。化阳堂叔的爷爷陈吉祥与我的祖爷爷陈吉利是亲兄弟,均出自太祖爷爷陈仁贵之骨血。我的祖爷爷排行三,因其堂叔陈仁茂无嗣,便继给陈仁茂为子。我与化阳叔皆出同一血缘先祖。

我从烟台去莱阳正赶上修路,非常不好走,用了几个小时才找到芦山村。在化阳堂叔家,我受到了热情的接待。村里的亲人听说我回来寻根,都来看望我们。有一位年轻的堂爷爷,了解陈家的血缘分支情况,他给我送来一册族谱,给我讲解陈家的各分支关系及具体情况,让我对芦山陈氏家族有了充分的了解。

我是先祖陈文第十三世孙三支秉正祖之后,从文祖算起,我是第二十三世孙。在族谱上,我找到了自己的名字。看后我深有感慨,不知家乡的亲人是如何查到我的。

陈姓为舜帝后裔之姓,到2010年有3050年历史,是中国五大姓氏之一。周武王(前1046-前1043)伐纣时,舜32代孙遏父(为陶正,主管陶器官)帮助周武王取得了伐殷的胜利。由于遏父功勋卓著,武王把大女儿太姬嫁给遏父的儿子妫满,并封于陈国(今河南省淮阳县),妫满的子孙均以封地陈为姓。

妫满第61代孙陈霸先出生于南北朝后期,陈霸先深得梁敬帝的信任,为官做到梁朝相国,封为陈王。公元557年,陈霸先废掉梁敬帝萧方智,自己称帝,建立陈朝。年号永定,建都金陵(今南京),为陈武帝。逝后传文帝,再传宣帝,又传后主(陈叔宝)。公元589年,陈朝被隋文帝所灭。

陈叔宝之弟陈叔明,于公元573年立为宜都王,陈国灭后,叔明等皇族随叔宝入长安。叔明12世孙陈旺,于唐文宗太和六年(公元832年)徙居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今德安县车轿乡义门陈村),为江州义门陈氏开派祖。

陈旺以儒家的忠孝节义为本,勤俭耕读传家,义门陈氏日渐昌盛,公元891年唐昭宗诏赐立义门。到宋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义门陈氏历世230年,合家3700余口,合族同居15代,为世界之奇迹。义门陈氏家族中历代为官者约30人,受封赠42人,累计中举120余人,其中官至宰相2人,庄田300多处,遍布江州并超越省界。庄田不仅能够满足家族生活之需,还单列“学田二十顷”作为教育经费,创办了书院、书屋,以供给制形式令适龄子弟入学普受教育。树立了忠孝敦睦文化的光辉典范,制定了我国民间第一部完整的家法。江洲义门创办两级学校,对内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对外推行资助金等等,俨然成了一个微型的国家。义门陈氏因此受到唐宋等七位皇帝的褒奖,先后被誉为“真良家”、“天下第一家”等等。义门陈氏是我国历史上最大、最典型、最严密、最罕见的封建家族组织。

公元1062年,宋朝重臣文豢博、包拯、吕海等上疏,论义门过于集中,太盛,建议分析。7月3日,江南四路转运使谢景初率同吕海等官员,奉旨监护分析义门陈氏。公元1063年3月,按御赐“知守宗希、公汝才思、彦承延继”十二行派分析为大小二百九十一庄,依派拈阄分迁各府、州、镇之庄。江南一百一十庄,楚地接壤九十一庄,两直、浙、广、闽官立九十庄。义门陈氏家族遍布全国各地,二百九十一庄门首都挂有“义门世家”的匾额。

公元1063年春夏之交,除留义门的一支外,各房155分支,以拈阄形式分得属于自己名下的各处田庄,开始了大迁徙。前往居住地的田庄291处,分布在国内十六省(市)125个县(市)中。第六房伸公后裔宗邱(屈)是第247庄 ,分得山东莱阳庄,生子无考。第六房伸公后裔彦舜(胥卜)是第283庄,分山东蓬莱庄,生子名揖。这是山东省最早的陈姓。这两支陈姓与莱阳市芦山陈家氏祖不是同一支先祖所传。

元朝末年,山东战乱,人口剧减,明初开始向山东大量移民。明武15年(1328)及永乐二年(1404),两次由小云南的乌撒卫迁入人口。我陈氏祖先陈文、陈泰、陈增、陈武皆随军迁至山东,分别落户于潍县、黃县、文登、莱阳。文祖一人落户于莱阳教稼庄。

文祖落户莱阳,以农为生。后因人口增加,土地不足,十二世孙陈京到芦山独居,开辟了一方乐土,建设了芦山陈氏家园,使陈氏家族繁衍生息。如今陈氏文祖后人已经遍布国内外,可查者数以千记。

我陈氏先祖及后代人才辈出,九世祖陈九龄“穷经稽古,砥行立名”,十二世祖陈吉“早岁采芹,有资可遂青云之志”,十二世祖陈京“经史大义无不了然于胸。”,十四世祖陈星岩“英年采芹,屡拔超等,文行兼优”。还有祖孙三代入太学,其女嫁太学生的陈谱,教二子入学的陈永魁及后来的陈其礼、陈维恕等都是少显聪颖,学有成就之人。新中国成立后陈氏家族中有党政军干部、大学毕业生、中专毕业生及研究生学历百数十人。

芦山陈氏家训为:

敬天敬地敬祖宗,尊师重道孝父母。

效松竹风格自有众人尊敬,谋苟且之事必将身败名裂。

和睦乡邻让人三分非我弱,持力骄横歁人一次丧名望。

兄弟姐妹要和睦相助,夫妻恩爱须互敬互谅,

生男生女一样看待要精心培育,高堂在上恩重如山须尽力奉养。

致富勿忘教子,教子要有义方。

一念之差养成百年遗恨,少小失足会留下败门祸根。

靠劳动发家致富,凭知识改变命运。

博学慎思审问做学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族谱编辑虽然粗糙,且错误较多,但可从中了解陈氏家族的历史。回到老家的第二天,我跟随化阳堂叔向陈氏祖先拜祭。在祖茔里,按照堂叔的指点,我带领妻女向陈氏列祖的坟墓焚纸叩首,向着列祖大声喊道:“陈氏家族第二十三世孙陈维国带领妻女向众位祖先、亲人拜祭,愿陈氏家族后代人丁兴旺,生活幸福。”

在先祖的坟茔附近有一种石矿,这种石头有天然的彩色木材花纹,遇水更加鲜艳。遗憾的是村委会将石矿承包给他人,每年只收万余承包费。这种石材被运到烟台加工后出口,极受外商欢迎。

到达故乡的第三天,化阳堂叔的弟弟化起堂叔去世了。据化阳堂叔介绍,他已经病了很长时间,最近几天病情加重,似有心思未了。我到达故乡第二天去他家里探望,送其200元慰问金。谁知,我看过他之后,这位第一次谋面的堂叔就走了。化阳堂叔说:“这是血缘的灵感,可能在冥冥之中,他知道我这位近亲之侄回老家,要见我一面才肯离去。”也许,天地之间真的有这种灵感。化起叔无子女,只有妻带一养子为其戴孝,我与近系晚辈将这位堂叔送至墓地安葬。

10月3日,我拜别了化阳堂叔,驾车带着妻女去崂山、威海、蓬莱游览一番。又在威海乘船去大连,下船后驾车到鞍山,与女儿告别之后回到通化。

一年后,根据在老家获得的信息,我在山东东营市找到堂伯父陈化荣,在黑龙江找到了堂叔陈化盛。

回到大连,在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的坟前,我告诉他们,我已经代表他们回到了老家。我相信,如果他们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