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视帝国的覆灭(三)
编者按: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台会倒闭吗?什么样的因素会导致它倒闭,通过香港亚视的停播或许会回答这些问题。虽然有制度和文化的差异,亚视的覆灭还是能给转型中的内陆电视台一些启示。“谭天论道”陆续推出《一个电视帝国的覆灭》系列文章,欢迎大家留言和评论。
三、亚视衰落的内部原因
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亚视的生态环境再怎么不济,如果它内部不出现问题,至少还能与无线一样艰难维持,还有希望寻找转机,还有转型的机会。那么,到底有哪些原因导致亚视走向衰落走向倒闭呢?本章从资本运营、内容生产、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分析。
1、股权多变管理混乱
1998年-2016年的亚视,可以用“内外交困”来形容。这期间的亚视,总共经历多达6次的股权更迭。
(1)股权频变导致无法上市
1998年,林百欣在台湾因牵涉一宗贿赂案被扣留,其儿子林建岳以7亿港元价钱,把亚洲电视51%股权出售予“龙维有限公司”及“联旺有限公司”,林伯时代正式结束,而此次也是亚视首次由中资集团控股。
之后几经易手的亚视股权变得更为复杂,并导致股东之间的争斗,从而影响亚视的管理和发展。前面提到的轰动全港的“查蔡之争”,不仅是股东个人之间的斗争,更影响到公司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另一方面,股权的复杂性也是亚视无法在香港实现上市的最主要原因。香港是世界公认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市场开放有序,稳健完善。但企业在香港上市也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的,而这些条件很多是亚视并不具备的:比如主板市场,要求过去财政年度至少5000万港元盈利(最近一年盈利至少2千万港元,前两年累计盈利至少3千万港元);在至少前三个财政年度管理层大致维持不变等。即使是在要求较为宽松的创业板市场,新申请人必须具备不少于2个财政年度的营业记录,管理层在最近2个财政年度维持不变,及最近一个完整的财政年度内拥有权和控制权维持不变。这些对于股权复杂,管理层更换频繁的亚视来说都是难以实现的。无法上市意味着亚视想透过金融市场融资发展的道路被阻,对于长期陷入财政困境的亚视意味着少了一条活路。
2007年后,亚视的整体运营呈现出急速下滑的趋势。这个情况有外部原因的影响,也有内部管理方面的因素。2007年1月,查懋声透过旗下的名力集团,以超过十亿港元入股亚视,并担任主席,由前无线董事总经理费道宜任职行政总裁,何定钧担任营运总裁职务。
(2)沦为资本市场的玩物
媒介投融资模式有多种,喻国明归纳了四种主要的融资方式,比如直接上市、股权收购、合资成立子公司以及合作经营等。[i]而在亚视多次的易主中,主要是通过股权收购的形式实现资本运营的。在历任亚视的大股东中,只有刘长乐和蔡衍明是有传媒管理经验的,其余大股东大多来自于业外企业。在香港这个传媒业高度商业化的社会中,业外企业收购亚视的终极目标无非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他们把亚视作为一般生意来投资,一旦投资失利随即撤资变卖,或是借助入股亚视,获取背后更多的商业利益。
亚视股权在59年间经历8次彻底性的变动。而在1998年到2016年之间,彻底性的股权更迭就占了5次之多。在这8年中,刘长乐始终是亚视的重要股东。作为凤凰卫视掌舵人的刘长乐,曾对外界表示自己有传媒情结,他所做的传媒产业是不同于政府投资的媒体机构,而是绝对的媒体产业。也就是说他会把传媒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追求商业利润始终是最大的目的,其次才是社会效益。他个人认为在21世纪初前后的这个阶段,资讯、传媒、电讯、Internet和通讯方面的投资依然是比较利好的。[ii]对于入主亚视的目的,刘长乐曾公开表示,“亚视是他的新的目标。亚视的优势是拥有2万多小时的电视片库,对于凤凰卫视这样一个年轻的电视台来说,是非常有益的。而且亚视有非常雄厚的制作力量,这也是处于初级发展时期的凤凰卫视目前所缺少的。”[iii]亚视要开辟大珠江三角洲市场的战略,与当时主要股东刘长乐对亚视的整体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刘长乐当时要打造面向全世界华人圈的粤语媒体,与以国语为主调的凤凰卫视,互相呼应,建立自己的传媒王国。
从客观上来说,一方面,凤凰卫视和亚视两者之间媒体经营体制不同,亚视是香港本地免费电视台,主要面对的是粤语为主的香港及广东地区观众;凤凰卫视是使用卫星广播的收费电视,面向的是全世界的华人观众。另一方面,凤凰卫视在港台的影响力还非常小,收看人数也较少。两家电视台都非常重视内陆市场的发展。加之凤凰卫视和亚视先后在广东省合法落地,内陆市场已经正式打开,双方都有着广阔的利润空间。再者,亚视在多年的商业运营上有一定的经验,以电视剧制作和综艺节目为其所长,而凤凰卫视则在时政、财经新闻资讯方面专长。因此两台在许多方面都可以达到互补的作用。然而,对于封小平入股亚视的原因,坊间也有流传他是借亚视来获取更多的资源,达到更多的商业利益。
不过透过入股亚视,而获取更多商业利益最为外界熟知的是查懋声家族,外界传言查氏钻了法律的空子,把亚视卖了两次。2007年4月,查懋声家族的名力集团联同荷兰银行合组财团,认购亚视新股58.33%,成为大股东。查懋声出任主席、查懋德出任执行董事。受金融风暴影响,2009年年初,台湾旺旺集团蔡衍明取代了荷兰银行间接成为亚视股东。蔡衍明的企业大本营在台湾,他为什么还要入主香港亚视呢?这里是有他的商业考虑的。旺旺在香港挂牌上市,蔡衍明投资亚视也有为其企业造势的目的,但他还是想把亚视做好。蔡衍明在成为亚视主要股东的一年多时间里,的确做出了许多调整内部管理,改善业务环境的举措,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效。
(3)股权争夺上演“三国演义”
正当蔡衍明着力拯救亚视的时候,他卷入了一场更为复杂的内斗中。内陆背景的商人王征成为亚视新的主要投资人。对于王征投资亚视的目的,有关消息曾透露其另有所图。在入主亚视后不久,王征通过亚视试图参与北京CBD地块的开发。2010年12月,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与万通地产、亚视等联合体,以超过25亿元的总价,拿下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CBD核心区Z3地块。但2012年6月,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网站却公示:亚视由于不能履行出让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申请退出了该中标联合体。[iv]王征本人未公开对此事做出回应,但该地块的投标企业的确有亚视在列。在内陆投资房地产业开发在亚视历史上也是首次。从这一点上看,对亚视的投资,不仅只是作为一桩生意买卖,更重要的是借助亚视达到其他商业意图。
2009年9月,查、蔡之争爆发,亚视陷入财政危机。由于蔡衍明实际只持有亚视三成五的股权,而查懋声家族则拥有亚视的实际控制权。2010年1月20日,查懋声公开称自己年事已高,又无传媒运营经验,接手亚视“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希望为亚视寻觅新的接盘人。从2007年入主亚视开始,查氏家族已向亚视先后注资10亿,但仍无法获得盈利。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查氏家族与内陆房地产商王征于2010年达成售股协议。此事引发了蔡衍明的不满。蔡衍明入禀香港高等法院,控告查氏家族违反股东协议,以低于协议价格发行可换股债券。同时指出查懋声没有遵守承诺,把当初答应就亚视股权日后转交给他的共识抛诸脑后,使得他一直未能取得亚视最终的控制权。后来,蔡衍明又申请禁止查懋声低价出售可换股债券。即便如此,相比具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王征,蔡衍明要取得亚视控制权,必然处于下风。
王征刚入股亚视时,时任行政总裁胡竞英指王征在未获广管局批准下“名不正、言不顺”地干预亚视业务,架空她的职务,任意解雇同事等。2010年7月14日,亚洲电视高层再出现“大地震”,引发新一轮股东争拗。亚视行政总裁胡竞英被董事会通过暂停所有职务。被暂停职务的胡竞英,其职务由执行董事盛品儒(盛品儒为王征的宗亲)暂代。行政总裁的罢免,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当时亚视的整体运作。
亚视内部王、蔡之间的矛盾从最初的股权之争、办台理念不同,演变到你死我活的权力争斗。即使是王征已经掌控整个亚视的运作的这几年,蔡衍明也没有善罢甘休。从2012年始,蔡衍明各方收集证据,以不满亚视管理混乱,让自己利益受损为由,向法院控告王征干预亚视。2014年底,香港高等法院判决蔡衍明胜诉,王征须将黄炳均手上的10.75%股份出售。这意味着,王征的实际控股将低于蔡衍明和查懋声控股的47.6%。这就形成亚视有多个“婆婆”,但谁说了都不算,管理陷入一片混乱。
2、放弃自制自废武功
无论是哪一类媒体一定是“内容为王”,内容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商业电视追求的是“娱乐至上”,而电视剧是娱乐节目占比最高,播出时段最长,投入产出也是最大的。对于商业电视的香港电视,电视剧无疑是它的生命线,而自制剧则是香港电视的立台之本。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亚视却会作出放弃自制剧的不智之举。1998年5月,刘长乐联合封小平等人组成龙维有限公司与黄保欣的联旺有限公司成为亚视最大股东。行政总裁为封小平,吴征任营运总裁。吴征入主亚视后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吴征为节省成本,决定裁撤“最花钱”的戏剧组,进行大规模裁员。裁员事件是促使亚视明显走向衰落的标志性事件。吴征的决策,让亚视一下子从2700多人裁剩1500多人。自此,亚视生产和播出的电视剧锐减。此次决策被业界戏称为“自废武功”。
电视剧可以说是香港电视的王牌,尤其是在互联网科技还不算十分发达的20世纪,电视作为大众娱乐的主要方式,电视剧成为了香港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电视剧也是衡量电视台节目质量和观众受欢迎程度最重要的因素。然而,拍摄电视剧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不仅是参演的艺员还是负责拍摄制作的幕后人员,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一定的人员配备才能满足和保证电视剧的播出量。因此,吴征解散戏剧组的做法,无疑是让本来已经弱势的亚视丧失竞争优势。吴征在任的短短一年多时间,亚视曾对外宣称扭亏为盈,但亚视内部有关人士证言实亏了9千万。
从1996-2001年的6年间,亚视的自制剧有61部之多。在2002年-2007年的6年间,亚视自制剧仅有34部,自制剧减少了将近一半。1996-2001年的外购剧集有16部,而2002年-2007年的6年中就引进了65部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制作的外购剧集,足足增加了4倍。这些数字说明亚视在内容运营上,一直作为香港电视王牌的自制电视剧,已经开始渐渐被成本低、风险小的外购剧集所取代。
除了解散戏剧组外,吴征时期还开始推行外购剧。《还珠格格》的引入开启了亚视大量外购剧代替自制剧的历史。如2002年开始购入韩剧《蓝色生死恋》、《爱上女主播》等众多韩剧,掀起一股韩流。刚开始,由于亚视当时刚换股东,财力情况较宽松,所购剧目均在质量、口碑、话题上都是较好的,因此,在前期能够取得较好的收视。而在往后几年,随着亚视广告市场份额的不断下降,亚视的财务状况大不如前,为节省成本,外购剧目的质量也有所下降。这一点也让亚视渐渐地失去观众。在外购剧降低成本和投资风险的同时,还实行节目外判。如1998年,亚视委托“中国星”执行制作长篇电视剧《纵横四海》,这是香港电视业界首个外判式的剧集制作。无论是减少自制剧、大量购入外购剧还是实行节目制作外判,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亚视的投入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对于亚视来却是“自残式”的伤害。
放弃自制剧不得不说是亚视决策一个最大的失败。亚视工作人员透露,尽管王征希望将亚视打造成亚洲的 CNN,但实际上他不懂电视媒体也不懂香港市场,只是做低成本的访谈类节目,放弃剧集生产。因为投资一部影视剧需要上千万,但广告收入却不到 100 万元,一部影视剧三年才能回本,亚视因此放弃拍新剧。而最后到内陆影视剧市场越来越火、版权费越来越贵时,亚视的作品却断层了,原本是亚视最具优势的影视剧却不复存在。内容才是生存之道“90 年代还有些剧集能与 TVB 媲美,到了 2000 年后就日渐式微,公司股东不懂香港市场需求,节目制作与 TVB 日渐拉开差距,放弃电视剧制作相当于断了自己的惟一生路,随着一些老台柱的退出、新力量的断层,亚视也走到尽头了”。资深影评人陈先生表示。[v]
从此亚视节目越办越差,这不仅表现在香港市场收视低迷,竞争乏力,也反映在广东落地的收视表现上。2004年到2010年6年期间,亚视在广州地区市场占有率下降幅度达70% 多,2010年掉到了第12名,排在许多境内电视频道之后。由此可见,亚视不仅失去了香港的观众,也失去了内陆的观众,放弃自制剧的结果无疑等于放弃收视市场。
自制剧的减少和内容生产规模的萎缩还带来连锁反应,最重要的是人才流失。有望获得免费电视新牌照的城市电讯为了尽快运作起来,从香港无线电视大举“挖角”,而无线为了弥补艺人流失的危机,则向实力最弱的亚视“开刀”,不仅亚视出身的艺人田蕊妮和陈展鹏转投了无线,亚视多年的当家花旦陈炜也在 2012 年 2 月转投无线的怀抱。有港媒戏称,“资金和平台都相对较弱的亚视已成为香港电视圈食物链的最底端”。香港学者分析:“亚视放弃自制节目,等于将监管节目素质的权力拱手让人,结果将是得不偿失,处于被动捱打的弱台位置。”[vi](待续)
点开前面内容:
[i]喻国明《未来传播市场:何以争锋——当前中国媒介经营模式解析》,《新闻实践》2004年第3期
[ii]曹海丽,《刘长乐:不担心“泡沫”》,2002年,财经网,http://www.caijing.com.cn/1999-02-05/10002816.html
[iii]曹海丽,《刘长乐:不担心“泡沫”》,2002年,财经网,http://www.caijing.com.cn/1999-02-05/10002816.html
[iv]陈姿羊《荣丰控股罚单背后:红顶商人王征的豪门困局》,网易财经,2016年04月12日,http://money.163.com/special/view662/
[v]卢扬、陈丽君:《亚视,一个卫视帝国的坍塌》《北京商报》2016年3月8日第D03版
[vi]司若、卓伯棠:《四面楚歌——香港亚洲电视台(ATV)的生与死》《当代电影》2005年第11期,第104页
公众号推荐:
一个给传媒人醒脑的公众号——媒意见 媒意见视点|《网络安全法》为个人信息穿上铠甲 倒卖信息可入罪
一个接地气的科技自媒体——黄河连线 趣读丨消费者在从古到今的购物之路上是如何“被套路”的?
一个逗比教授的公众号——小强传播 吃是全人类唯一真心喜欢的事,吃播呢?来试试读这篇文章你会流多少口水就知道了!【小强传播.原创74】
一群无为青年的公众号——网生代 可以搞事情的征文你还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