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电视纪录片的的声音观念

电视,是一门视昕艺术。纪录片,是一种最能展现视听艺术的电视体裁。然而长期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视"和"听"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正如杨伟光所说:"我国电视工作者由于受到电影纪录片的影响,长期以来不重视运用摄像机的耳朵――话筒,许多新闻性片子都缺少现场音响和当事人的讲话,因而播出时给人以“假”的感觉。”金明琦指出:“长期以来,同期声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中,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重画面造型,轻纪实音响;重文学性,而轻纪录片的本质特性。出现了以画面去配解说词,音乐去解释解说词、画面的怪现象。”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随着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繁荣,“听”的艺术得到重视和发展,涌现出许多在声音创作上取得突破的优秀作品。在电视纪录片创作实践中,《望长城》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这部巨片的总编导刘效礼强调说:“节目要创新,首先在声音上就要突破,声音的创作是节目成功的基础。”正是由于这些创新,改变了我们在声音认识上的传统和陈旧的观念,逐渐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现代的声音观念,那就是声画一体观念、纪实意识、创作意识,以及创作中的声音意识。

一、声画一体

  电视纪录片是从电影纪录片发展过来的,由此也就沿袭了它的一些创作方法,如前期拍画面后期录声音。于是长期以来电视界在画面和声音孰重孰轻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纠缠不清。可见,这是一种分割孤立的声画观。它说明人们对电视的本性还没有充分认识。

  我们知道,电视和电影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在录制方式上,录像磁带能够同步录下声音和图像。但是遗憾的是,由于电影传统创作方式的影响,使我们的摄像机长期以来"充耳不闻"。纪实性电视片的崛起,使我们对电视的本质特性重新进行思考。朱羽君说:"我们对‘电视画面’必须有一个再认识,电视画面不同于电影画面,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它一开始就同时包括着生活中的形象在时空中的运动和时空中的声响,不能同时记录形象和环境的声音的,不是真正的电视画面。”人们对声音的认识得到了深化,“声音不仅仅是在简单地解释画面,它还可以成为某种剧作元素,成为一定思维、动作情节的源泉和成因。”(王益平)“电视是视听艺术,电影形象的构成是声画共建的艺术综合体,声画是两个互为依存、共同构筑的艺术系列,这种综合意识是当代电视的声音观念"。(张文华)由此可见,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代电视纪录片的表现空间是一个三维空间,即运动的画面和声音。在这个浑然一体的空间里,"声音有巨大的空间表现力。"(爱因汉姆)

二、 纪实意识

  当代电视纪录片的纪实走向,使我们在声音处理方面,在技术上注重前期录音,在制作中讲究同期声的运用,在整个创作活动中增强纪实意识。纪录片里的声音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做客观性声音,它包括人物同期声和自然音响;另一类叫做主观性声音,它包括解说词、音乐和模拟效果音响。所谓纪实意识,就是要求创作人员自觉地充分地运用客观性声音。

  纪实的目的就是求真求近。所谓求真,就是最大限度地纪录行为空间的原始面貌,"深入到自然界的音响世界中去"(让·爱普斯坦)。先进的录音设备为录制提供了技术保障,无线话筒、指向话筒、微型调音台。"这种声画前期现场创作组合方式,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被摄客体的行为语言是按照生活的原生形态进行的."〈王益平〉所谓求近,就是想方设法贴近观众,用观众熟悉而亲切的声音唤起他们的共鸣。《望长城》的音乐设计就是利用当地原汁原昧的音乐素材,用那些掉渣渣、老百姓最喜爱的乡间小调来调动观众的情绪,使他们对长城产生一种亲近感。

  我们要求增强纪实意识的同时,要反对为纪实而纪实,纪实是一种创作手法,而不是一个创作目的。当前电视纪录片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一是以听代看,声画互上扰。有的片子现场采访一个紧接一个,只见人头不见其他,这种听觉信息量的增强是以视觉信息量的减少作为代价的.有的片子从头到尾各种声音填得满满的,侵占了视觉表现空间,破坏了声画的平衡状态。二是完全排斥主观性声音。我们主张以客观性声音为主体,但并不完全放弃解说和音乐,而是力求少用慎用精用,力求起到画龙点言睛,深化主题的效果。 

三、 创作意识

  《望长城》的音乐音响总设计王益平说:"把握声音和设计声音在某种意义并不是技术上的设计, 是指头脑要有节目创作意识。”他又说;“声音的传播不仅仅是声波,声音应该是带着思维、感情、情绪的波。”“声音除了具有表达逻辑思维的功能外,还因其音调、音色、说话时的节奏、力度和方言等因素而具有情绪、个性等形象方面的丰富表现力。”电视纪录片里的声音处理不仅是一项技术性工作,还是一项艺术创作活动,一种形象思维活动。对此,张文华说的更具体,“作为从事电视这门综合艺术的创作人员应该把声音作为一项不可忽视的创作手段,无论对语言、音乐、音响都应该发挥其丰富的表现力、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无限的创造力,声音也能参与剧作,塑造人物、推动剧情、渲染气氛、造成时间、空间的转换及组合,形成片子的节奏,扩大片子的内容信息的传递等。”

  以往我们对声音的处理多是零碎的、随意的、没有完整构思和编导意识,没有认识到要用声音来“写”文章。而在当今的电视纪录片里,“声音要做到现在进行时,即要有设计,要有安排,要有悬念,要有导入……(王益平)既然是艺术创作,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技巧,值得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事实上,已有不少令人击案叫绝的佳句。

  例一,《望长城》第一集《万里长城万里长》开头,大雾中,主持人一声呐喊:"喂,你们在哪?"有人评论道:"单就声音而言只是短暂的几秒, 但是它却贯穿了《望长城》的全片。它不仅是一声寻找同伴的呼唤,它是对多少逝去灵魂的呼唤,是对整个历史的呼唤。“ 作用和地位日显重要。"

  例二,《雕塑家刘焕章》的结尾:刘焕章的家渐渐远去,唯见一条空荡荡的胡同,劈木凿石之声延续到片尾职员表。雕塑家的形象也随着那经久不息的撞击声深深地刻在观众的脑海里。

  例三,《中华之剑》里有一个空镜头:盛开的罄粟花艳丽得令人赏心悦目,而吸毒者痛苦的呻吟声却叫人恐惧万分.这种画面的美和声音的丑造就成的声画错位,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例四,〈望长城〉中彭加木夫人向彭加木墓碑献花一段,彭加木夫人献花时从微弱风吹花束的声音渐至无声。画面上是彭夫人那悲伤沉默的表情,墓碑、鲜花的切换,仿佛时间已经停滞。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也是一种重要的声音造型。
  ……有创意的佳句不胜枚举.只要我们不断地强化创作意识,就会获得更大的创作空间。

四、 声音意识

  我们说的声音意识有两个意思:一是在纪录片制作中,声音的创作活动自始至终要贯穿整个过程;二是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全体主创人员包括技术人员对声音创作的参与。张文华认为:“一部成功的纪录片,它的声音思维应当在节目创作之初就进入结构和思维,录音师同摄影师一样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我们不但要考虑录什么声音配什么声音。

  我们强调声音创作的群体意识,编导就不用多说了。在电视纪录片制作中,声音创作日益前移即从后期移向前期,主持人的作用和地位日显重要。“主持人的发展,是电视声画关系到的新形式,是电视声画关系本质变化中的必然产物。“(朱羽君)主持人的现场采访不仅仅是问答那么简单,他还包括对各种现场声的调度、控制和选择,他手中的话筒怎么使用和放置都有目的性。可以说,他行使着编导和录音师的部分职能。摄像师和录音师的配合也是更加默契。摄像师拍摄的不是一个无声的画面而是一个有声的空间,录音师要引导他追踪声源的空间。

  我们对声音的认识还比较肤浅,我们对声音的运用还刚刚开始。随着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我们对声音、声音与画面的理解还会深化,观念还会更新。

《声屏世界》1996、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