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包拯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中年丧子又丧孙,60大寿时喜得贵子

很多人是从评书和荧屏上认识包拯的,包拯的舞台形象廉洁奉公、刚直不阿、嫉恶如仇,不畏权贵,铁面无私,执法严明,民间素有包青天之称。
舞台上的包公不但敢杀贪官,就是国舅爷犯法,也敢将他正法,王子犯法与民同罪,百姓们看后,怎不感动得热泪盈眶,抹平了现实世界中的阶级与地位鸿沟,快哉快哉。
其实只要我们动脑子稍微一想,都会明白,那样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真有这样的官员,敢把皇亲国戚问斩,哪个皇帝敢用?这分明是历代艺术创作者为了上座率,故意虚构的情节,有哗众取宠之嫌。
其实也不必抱怨他们在包公身上寄托了百姓太多的美好愿望,正是因为封建社会司法不公,很多人有冤无处诉,心里憋屈,有个包青天的话,至少看戏之后觉得很解气,有这么一个情绪宣泄渠道,这就足够了,管它什么真假。
至于包公断案入神,同样也是夸大了N倍。
宋史包拯传里关于包公断案,只有一处记载。
有一天,一个农民前来报案,说自己的牛舌头被割了,包公说,你回去把牛杀掉卖了就是。
两天后又有人来报案,说自己邻居杀了自己的耕牛。包公二话不说把这个报案的拷起来了。包公说,如果不是你割舌头,怎么知道人家杀了牛?
其实包公这样断案非常荒唐,你怎么知道来报案的人一定就是割了牛舌头的人?这种断案方法一点也不神。
有一次,包公还被部下忽悠过。沈括《梦溪笔谈》中,就记载了包拯被部下蒙蔽的经过。
一个土豪犯法,按律当受惩罚。土豪不差钱,可包拯不爱钱,于是大款找到管打板子的小吏。
小吏得到好处后对他说:"今天升堂之后,见到包大人之后,他问案之后会把案件交给我用刑。这时你只须在公堂上喊冤就行。"
包公提审土豪后果然按照惯例让小吏用刑,大款就如约大喊冤枉,小吏厉声说道:"你只要乖乖接受杖刑就是,我们大老爷公正廉明,断案还会有冤假错案?"
一般官员听了小吏的拍马屁一定会非常受用,心花怒放,可包拯不爱听,反而认为小吏有插手案件之嫌,于是反其道而行之,将土豪当堂释放,将小吏拖下去打了20大板,小吏心里暗暗得意。
还有一次,京城失火,包拯安排取水救火,这时候一个部下不知道是吃错药还是脑袋进水,问了句:"是用甜井水,还是苦井水?"
包公一听就火了:都火烧眉毛了,还给我贫嘴,来人呢,给我拉下去剁了。
包公也是人,也会犯错,但是瑕不掩瑜,包公忧国忧民,清正廉洁,执法如山,还是不能否定的。不然宋朝史官也不会为他立传。
包公临终时留下遗言:"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归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看看,如果不是一个清官,人家能说出这些掷地有声的话吗?再说,包公儿子娶的是宋朝名相吕蒙正的外甥女,足以说明包拯在世的时候,就非常有名。
包拯为朝廷工作一辈子,公而忘私,到六十岁才喜得贵子包繶,19岁那年为他成婚。
因为包拯的缘故,宋仁宗赵祯对包繶宠爱有加,小的时候就赐封为太常寺太祝,只等他长大了上任为官,可惜包繶没有当官命,上任第二年就病故,只留下了妻子崔氏和独子包文辅。
可是包拯这个孙子也命短,年仅五岁就夭折了,这不仅让崔氏难以接受,身为孩子爷爷的包拯也悲痛欲绝,唯一的儿子走了,唯一的孙子也夭亡了,眼看包家就要断后。
谁知道老天有眼,天生掉下了一个儿子。
六十岁那年,有人送来一个儿子,儿子是包拯夫人的丫鬟生下的。包拯当时并不知道人家怀了他的儿子,把人家赶回老家。
丫环董氏后来把孩子生在娘家,偷偷养着,等包拯60大寿的时候,孩子也长大了,就把孩子当生日礼物送来了,给了老爷子一个大大的惊喜,这个孩子名叫包绶,幼名包诞,48岁去世。
不管怎么说,包拯最后认下了这个儿子,留在身边,也算是有个安慰。
嘉佑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在枢密院视事时,突然得病。同月二十四日(7月3日),包拯病逝,终年六十四岁。
包拯去世后,仁宗皇帝亲临吊唁,并为其辍朝一日哀悼。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谥号孝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