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欣赏中国画(一)
1
明代风流才子、大画家唐寅唐伯虎写过一首诗,叫《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幕天寒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意思是人活着就离不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我啥也没有,这七样东西都在别人家。到了岁末寒冬的春节,没什么事可做,跑到等竹堂寺里去看梅花。
唐伯虎为什么要去看梅花呢?这是这首诗的佳句,也是点睛之笔。
意思是,我要向梅花一样有傲骨,能在寒冬绽放。
是借花写人。
唐伯虎的这首诗是套写了元杂剧里的《当家诗》。
想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
早起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生活的基本要素是吃喝拉撒,无论时代怎么变迁、科技如何进步都无法更改。
那么,是不是我们除了吃喝拉撒就没有什么事可做了吗?
也不是。
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内容是审美,最简单的就是我们平时的装束打扮。
有可能我们平时花在审美上的功夫要比吃喝拉撒还要多,总有人说中国人要面子,面子就是脱离了现实的一种审美。
当然,这里面有很多社会元素,但还是有很多元素和单纯的审美有关。比如,宝马、奔驰的车型设计的像农用车一样,你也不一定会买。
审美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单一化的体现就是我们对艺术品的欣赏。
艺术作品多种多样,西方以建筑、雕塑、绘画、戏剧为主,中国古代主要是书法、绘画和诗词。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西化了生活,以至于我们对传统中国绘画看不懂,特别是照相机的出现,给以写意为主的中国画带来的极大的冲击。
我们总觉得西方的人物画画得像,有立体感;中国画的人物画画得太简单,不够丰满。
其实,这是怎么欣赏中国画的问题,中国画以表意为主,西洋画以写实为主。
2
那么,中国画的表意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的呢?
首先是构图。
西洋画也讲构图,西洋画的构图主要体现在视角上,而中国画的构图主要体现在虚实上,也就是留白上。有内容的地方叫实,留白的地方叫虚。
先看两幅画。
这是一幅画林黛玉的画。
整体构图左虚右实,左边是留白,右边是人物和实景。
左边啥也没有,让出了大量的空间让你想象;右边画得很挤,除了人物还有石头和竹子。这样整体画面就形成了左轻右重的不平衡感,但中国文人有办法解决,在左上角加盖了两枚印章,就像有一个小小的秤砣一样,画面一下子就平衡了。
此外,画家把黛玉的裙摆拉长到左下边也起到了平衡的作用。
如果把林黛玉的像画在中间,那会是什么感觉呢?
谁都知道会很呆、很傻。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因为我们接受了虚实相间、轻重对比的审美原则,或者说,这种原则并不是画家画出来的,它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这是一幅左右构图的,再看一幅上下构图的,画的也是林黛玉,不过多了个贾宝玉。
这幅画上方留了三分之一还多的白,有人会说浪费纸。
这一大片白让整个画面有了场景感、空间感,有了远方,有了天空。营造出了一种开阔、惬意的场景,如果没有这片白,整个画面就显得拥挤不堪了。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大发明,用没有内容表达内容是中国画区别于其他绘画的高明之处。
其次是笔墨。
笔墨是中国的灵魂,也是画家的功底所在。
在这方面,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的人很难看懂,我们今天从最简单的原则讲起。
用笔是通过线条来表达的,简单地说,就是整幅画里不应该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线条,一个线条中也要有提按顿挫的变化。
我们把林黛玉这幅画的主体拿出来,看一下这幅画表现衣服的线条。
所有线条都自然而有变化,看似随意而画,其实这里面需要画家要长期绘画的功底和对用笔的深刻理解。
我们可以再看几个细节。
先是领口这一块,一共用了八笔。
八个线条,通过用笔的提按转折把那么复杂的衣服结构表现得清晰干净。你再看看,有没有一样的线条,特别是线条的交叉之处都处理得非常得当。
我们再看看衣服腋窝下的线条。
只有区区六笔,每一笔的长短、粗线、间隔都不一样,但完整地表达了衣服的转折。
中国画的用墨是通过浓淡干湿来表达的。
我们可以看林黛玉这幅画腰这部分的放大图。
作者用恰当的墨色表现了衣服的结构和人体结构,重墨既表现了腰带,又让腰自然收了回去。右边衣袖上的淡墨,左边衣袖中墨,体现出了不同的层次,既是现实的表达,也是笔墨功夫的表达。
再看一下裙子的下摆和袖口。
都相应用了重墨的线条,这是为了体现重量感,有沉下来的感觉,而最左侧的裙摆用了淡墨,制造了轻飘易动的效果。
3
人物画自然要看看表情。
红楼梦第三回中曾描述林黛玉的外貌: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这位作者在画面处理上用了西方写实的方法,林黛玉目视斜下方,目光游离,表现哀婉,基本上把书中的描绘表达了出来。
虽然作者用了西方写实的方法,但还是通过中国画勾染的手法表达的,油画当中很少有画林黛玉的,就是西方的技法确实很难表达曹雪芹的描写。
书中对林黛玉还有这样的描写: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作者是怎么表达的呢?
那就是林黛玉的站姿。
画面中整个人物的站姿是倾斜的,身子的一靠、一倚既表现出了动态美,也表现了林黛玉弱柳扶风的病态美。
关于如何欣赏中国画,我们今天就简单聊到这,如果大家喜欢,以后可以分类别聊一下。
老杨是学国画出身,刚上班时教的也是美术。不过,喜欢听时评的朋友不用担心,以后还是以时评为主。这两天的事件不好评论,以后有机会再聊,愿大家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