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和音乐这俩东西,有哪些地方是相似的

按我个人的计划,这本来是昨天应该更新的内容。

在我写完“有人唱情人难免沦为朋友是什么意思”这个东西之后,有朋友在社交媒体上问我:

你说自己希望在这个小平台上,尽可能的展现出篮球和音乐的魅力,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听到这个问题,我的内心是雀跃而坦然的。

雀跃的原因是——终于有人愿意这么问了,我的心血没有白费。

坦然的原因是——这俩不仅没有违和感,反而真有点共同之处。

先上结论:

篮球和音乐的共同点在于:作为能够最大限度寄托个人内在需求的两大重要载体,它们的积极意义和可启迪性几乎能够完全重合。

甚至连传达的感情也可以很类似。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NBA球迷们都知道,伟大的迈克尔-乔丹曾经说过这么句话:我可以接受失败,但绝不能接受放弃。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换个角度看一看,便很容易能理解其中的想法。

我可以接受求而不得,但我不能连求这个过程都省掉。

如果我们听的歌够多,完全有能力从浩如烟海的曲目中找到类似的表达。

我曾经认识过一个老朋友,她极其喜欢陈绮贞,直到现在,我们仍然一年联系一次。

我还没有品尝过夜的巴黎,却已经有幸踏过下雪的北京。我希望有一天,她这样的人,能带上足够的补给,穿一双耐磨的鞋,去走完自己的梦想。

话说到这个地步,各位可能要问——

这和篮球有什么关系?因为她是邓肯的老球迷,她常说自己特别喜欢邓肯身上那股子沉静的气质。

就像一个孤独的旅人,在经历过无数事情之后,还能坐在木屋之外,将他多年的阅历娓娓道来。

篮球能彰显情感,而音乐能容纳这份情感。

我们当然无法想象,当斯蒂芬-库里在总决赛上投丢那个本可改变局面的三分球时,他究竟是怎样的心情。

可从更大的格局来说,这并不影响那些已经成为他球迷的人们。

因为他,很多人只要一听到《We are young》想到的就是三分球和金州勇士。

音乐在这里面有什么作用?答案自然是承载。

相比勇士和库里,另一个更容易被音乐代入的例子,是曾经的雷霆二少凯文-杜兰特和威斯布鲁克。

众所周知,在前者加盟勇士后第一次回到俄克拉荷马之前,某著名媒体做过一个相当有名的MV,其中用了一首经典配乐——梁咏琪的《错过》。

错过

我们都有过错

在幸福的角落

还要再奢求什么

直到一天

遗憾开出它的花朵

谁都会明白

从前才是最快乐

听歌的朋友们都清楚,原曲写的是爱情中经历邂逅和错过之后的遗憾,可如果我们把这一切跟杜威二人的故事融合起来,便很容易发现其中的高契合度。

林夕不止一次说过:

情歌的好处在于,你可以从音乐里找到你所能发现的每一种情感。

篮球其实也一样:

胜利时的喜悦,错失后的遗憾和沮丧,伤病和失利带来的巨大落差,以及经历无数失败后终于蜕变的平淡和成熟。

正因为如此——如果我们仔细去看凯尔特人的队训,会发现是这样的:

怎样的遭遇更灼人?努力中的煎熬,还是遗憾时的疼痛?

后来我们终于发现,这句话讲的不仅是篮球,更是人生。

2018年7月,李荣浩在《年少有为》里是这么唱的:

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

尝过后悔的滋味

金钱地位

搏到了却好想退回

不要误会,并非每个人都需要看着歌词去解释什么,可如此坦然的想法,实在无法不让我联想到凯文-杜兰特敏感的内心。

他也年少有为,却还是因为没有得到认可而感到自卑。

他有金钱,也有地位,就是没有过“被认可”。

每个人都质疑他选了“最艰难的路”,却忘了他也只是个普通人。

《雷霆万钧》里,本色出演的他这么说:

“他们都觉得我是个极其出色的家伙,可那只是在我打篮球时。”

后来的后来,他终于拿到了总决赛MVP。

后来的后来,斯蒂芬-库里终于从全票MVP变成了“看着球队滑落却倍感无力”的小个子——

可他们的确都因为不甘平凡,走在了篮球这条世界所能知晓的人生之路上。

要明白这些事情的前因后果,听一句歌词就够了:

像我这样不甘平凡的人,世界上有多少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