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趣谈中秋节
趣谈中秋节
漫步在草地上,抬头仰望夜空中的月亮,又大又亮,仿佛可以看见嫦娥抱着玉兔,吴刚正在砍着桂花树。我不禁低头吟诵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佳篇妙句,中秋节的种种场景不断地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
中秋节之所以称为“中秋”,顾名思义是正值秋季的正中央。这天大致是一年当中月亮离地球最近的时候,也是月亮对地球引力最大,潮汐最大的时候。据说,每年的中秋节前后也是钱塘江大潮最壮观的时刻,许多人都慕名而至。
在遥远的古代,中秋节意味着团团圆圆和观月思乡。那时候的人们没有电话,不像现在这么方便还可以通过手机视频聊天,而月亮就自然而然地充当起沟通的枢纽了。古代,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人们观月寄情,常有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惆怅。
然而这乡愁至今犹在。这不,妈妈早早买了一大袋令人垂涎三尺的月饼,这是我期待已久的。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一包,圆圆的月饼上还印着各色的图案,轻轻咬上一口,是榴莲味,酥酥的、软软的,嘴里顿时溢满榴莲香,在口齿间回荡,令人回味无穷。
入夜后,爷爷在院子里摆了个大圆桌,我和弟弟井然有序地把月饼端上桌。一家人围着大圆桌,一边品月饼,一边赏月,好不快哉!“嘟嘟嘟……”爷爷的手机响了,原来是远在北京工作的叔叔要跟我们视频聊天呢!父子俩笑眯眯地互相祝福,爷爷洋溢着的笑容,依然可见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深深的皱纹,不得不感叹,岁月无情呐!虽只隔着一个屏幕,但思念之情难以掩饰。视频结束后,爷爷仰头望月,深叹了一口气,想必漂泊在一方的叔叔也在“举头望明月”吧!我望着爷爷,他那深邃的眼眸似乎闪着泪光。
奶奶忙完后,总会手舞足蹈,充满激情地讲着她们小时候过中秋节的趣事,我托着腮帮子,津津有味地听着。奶奶说,有一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月亮又圆又大又亮,似乎触手可及,她们就想着摘下它来嬉耍,于是搬来一把极高的椅子,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得面红耳赤,最后摔得四脚朝天,吃了一嘴泥巴。之后,她们还不肯罢休,只听见有人喊“月亮在溪里,月亮在溪里!”话音刚落,她们二话不说一窝蜂地扑进溪里,争先恐后地抢月亮,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还都被呛了水。事后当然免不了太爷爷的一顿毒打和痛骂,但仍然觉得很快乐。
我们听了奶奶讲的这个趣事,笑得前仰后合,前有爬椅摘月,后有“猴子捞月”,哈哈!看来孩童天真烂漫的背后也蕴藏了无尽的心酸啊!
回过神来,空旷的草地一望无际,只留下我孤独的身影,皎洁的月光洒在身上,暖暖的,再望月亮,已被云朵遮挡。突然,口袋里的手机又响了,里面传来熟悉的声音……
2019.08.22(指导老师:蔡泗明)
指导老师点评:
这篇散文,行文如流水,文采斐然,将自己漫步于中秋月夜的闲适心境生动形象地用文字描述出来了,让人读着如临其境,深觉享受。
同时,作者对散文的写作能力也是极强的。能够随心所欲地表达出自己心内的感受,关于中秋的传说、名言也都能信手拈来;更让人佩服的是,作者还能用远在他乡的叔叔与爷爷接视频的寻常小事写成了让人深思的父子情、思乡情;当我跟着陷入沉思时,作者笔锋斗转,用奶奶讲述的童年趣事,再次掀起新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了孩童世界的天真烂漫……
最后一段,作者再写月光,再望月亮,与开头首尾呼应;更妙的是,结尾之处,以手机又响了而收笔,非常随心,非常自然,让人读完后有意犹未尽之感。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郑明欣,女,2005年出生,福建云霄人,现就读云霄一中分校,七年级学生,爱好文学。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 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 编:冬 歌
副 总 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吴秀明
责任编辑:汤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