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的中师生活

我的中师生活

时光斑驳了岁月,流年沧桑了回忆。弹指一挥间,我已从武威师范学校毕业44年了。那些校园里的人和事,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深藏着。如陈年老酒,虽酒坛上蒙上了灰尘,坛子里却有捂不住的醉人的醇香,袅袅地散发着,撩着你的鼻翼,让人禁不住想伸出手去;拂去那层灰尘,揭开那尘封的盖子,俯下身子品尝其中的味道。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国家还没有实行统一招生制度的情况下,武威地区教育局根据省教育厅的招生精神及当时的形势和要求,采取了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招生制度,具体是“自愿报名、群众推荐(生产大队同意)、领导批准(公社、县两级主管领导)、文化测试和学校审查”的招生制度。

武威师范学校始建于1915年,是当时甘肃省规模较大的标准化中等师范学校。学校素以“治校严、校风正、质量高”而享誉省内。培养的学生“适应性强、素质高、后劲足”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我们被招的那年,武师招生的学生是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主,招生的对象有支边青年(兵团青年)、下乡知青、回乡青年(农村学生)、退伍军人等。年龄参差不齐,大的二十四、五岁,小的十六、七岁。根据不同的文化程度开设初中教学班、高中教学班以及特长班(即:体育、美术、音乐班)。

当时农村比较贫困,做为农村青年,能上师范学校,成为准“国家户口”,简直就是喜从天降,也算了了父母的心愿。父母拼命劳作,供子女读书,目的就是期盼子女早日跳出“农门”,不再种田。所以我能上武师学校,一家人都非常高兴。我是第一次出远门,送我报到那天,父母难分难舍,千叮咛万嘱咐,要我“好好学习,注意安全……”

到校后,我被分配到六班,属初中班,我们班共计43名同学,其中男生38名、女生5名,农村青年占绝大多数。到校后首先要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也就是学习生活技能,如学洗衣服、缝被子等。我虽然在农村劳动两年多,家务活基本没有动过手,更谈不上洗衣、缝被子了。其次是经受缩食抗饥。因为上师范以后,国家供应粮食和生活费,当时年轻正值长身体,每月28斤粮根本不够吃,时常感觉饥饿。难得回家一次,因家境较穷,也没办法给零花钱,只是带一点炒面、馍馍等熟食。再就是不习惯集体生活。十几个人睡一个大通铺,一人打呼,全室难寝。好在年轻,慢慢也适应了;后来睡单人床,还有点不适应。

当时学校为了落实毛泽东主席的“五七指示”: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工、农、学三结合”的教学方式。文化课,学校安排我们班的课程以初级学科的教材为主,虽然当时盛行“学会数理化,不如有一个好爸爸”的思想;但我始终遵循“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个真理。在学习上认真钻研,克难攻疑,尊师爱教,除物理课不理想外,其它课程都在班里排名在前。学校除安排正常的文化课外,还安排学生每周半天,到校办教具厂或工厂学工,到校办农场或农村学农。对于学农我们农村来的学生那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要力气有力气,要技能也在行。学工,我几次都被安排在武威拖拉机制造厂的翻砂车间,也只能干些打杂的工作,真正学不到技术。不论学农还是学工,学校的本意就是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身体,磨炼意志。

两年的中师生活,同学们走出校门,经分批分配,绝大多数被分配,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也有个别同学未分配工作,回了原籍。分配到教育系统的同学,一生坚守在教育一线,有的当上了校长,为了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心存那份执着与信念,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有的分配或调到行政事业单位;有的人担任了科、处、厅级主要领导职务,相对走的高一些,远一些。回乡务农的个别同学,改革开放后从事个体经营,当上了老板。而我阴差阳错离开家乡当兵16年。

因当时通讯落后,毕业后很少和同班的同学联系。转业后,才逐渐和一部分同学有了联系。尤其近两年,到武威居住后才和几个同学接触频繁,并和几个同学相约去拜访了一次母校。昔日的校园已改成武威市第十八中学,几乎全部重建。我在记忆中努力搜寻,试图还原当时的情景,回想那食堂、宿舍、琴房、礼堂,乃至那口井。

霜花始染鬓,我们已不再年轻。悠悠44载,绵绵同学情。时光催人老,不老的是友谊;世事总在变,不变的是情谊!冬去春会来,同学情常在!

回忆起那段岁月,可以说酸甜苦辣皆有,有美好的记忆,也有生活的感悟。曾经的不懂,成了如今的不愿懂。再多的如果,至今再也不会重演,就算时钟再回到原点,那也只是昨天。感觉不到过去的时光过得最快最漫长,想不到未知的未来,来得最慢最迷惘。我们不再年轻,学校再也不是我们的乐园,现实社会才是我们最终的归宿。就算再辉煌的人生终究会过去,再多的苦难终究会看淡,年轻时,用时光去无知;待老时,用无知去惜时光……

时间如水,很多时候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时光的样子,却已遗失了美好的年华,留下的是沧桑满目,刻下的是难以抹去的皱纹......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张志荣,1957年出生,1976年12月服役青海某部,1991年7月转业回原籍,长期从事政工、党务工作。退休赋闲,喜爱笔耕,以码字为快乐,偏爱散文,近百篇散文见于《中国工商报》《青海日报》《甘肃经济日报(副刊)》《工商时讯(甘肃)》及《冬歌文苑》《世界经典文学荟萃》《青藏线老兵之家》等网络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孙   丝

(0)

相关推荐

  • 致中师同学:闲暇之余,拉拉家常,不忘师范三年,同学一场

    原题:我的中师同学们 作者:漯河艺术师范学校九八级 史飞 <中师生>公众号发了我一篇回忆中师生活的文章,我午后转发至早已沉寂不知几天几月的中师班级群里,霎时间拨动了大家的怀旧心弦,群内顿时 ...

  • 回忆我的母校新惠师范学校 / 作者: 高郁林

    ☀愿与您携手建设教师朋友的最温馨家园!欢迎赐稿!本刊栏目:教师文学|一代中师生|教育教学|留守儿童问题 八五届师范生 1 又一个塞北的秋天来临了. 金色的田野间,蓝盈盈的鸽子花儿开得正艳,活跃了整整一 ...

  • 王平:那年,那月,有一种学历叫中师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那年,那月,有一种学历叫中师 作者 | 王平 原创 | 乡土赊旗(I ...

  • 【西南作家•散文】王自亮/难忘的中师生活

    西南作家·散文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难 忘 的 中 师 生 活 王自亮(河南长垣) 二十年前,我在豫北小城卫辉上中师.卫辉在乡人口中多称为汲县,我上学是在1994年 ...

  • 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

    在长长的一生里 为什么  欢乐总是乍现就凋零 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 伴随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师时光的,一直都有席慕蓉的诗歌,迷茫的青春.失意的爱情,席慕蓉成了疗救青春的心灵导师. 那时候,多数人都 ...

  • 狄道那些年 || 作者 七十里铺​

    狄道那些年 作者  ||   七十里铺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登双堡子梁记><那年父亲送我上师范><大美袁岸我的家><初冬时节到福州><川北漫游记 ...

  • 消失的母校(三)——我的同学和校友

    作者/木子     编辑/木子     <消失的母校(二)--我的老师>发出后,虽也引起很多同学校友的关注,但点击量并不大:出乎意料的是,我的几位老师也阅读关注了.  前几天上完课,看到班 ...

  • 郝素芬 || 回忆我在山西太行师范的日子

    原标题:回忆我的中师生活 作者:郝素芬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加上了"中师生家园"这个公众号,读着往日中师生们写的文章,勾起了我自己对中师生活的回忆,不禁有了想写出来的念头. 1990年 ...

  • 《中师生,青春不散场》

    <中师生,青春不散场> 张帆 如今奔赴中年的我们 已不再刻意追问 是风起云涌的时代选择了我们 还是我们,诠释了风起云涌的时代 1980-1990年代 一群18岁的肩膀 扛起过一个国家民族的 ...

  • 【夜读·散文】笑对生活

    夜深了,走在下班路上,望着满天繁星心里忽然有些想家.闪烁的星星仿佛看懂了我的心思,不停地眨着眼睛,像是在对我微笑.此刻,我不由想起了奶奶. 打从我记事起,父母就像是"候鸟",长年奔 ...

  • 原创散文:平凡的生活,需要有些激情

    写在夏季 2021-7-25 在平凡的生活中 一定有些激情 它亘古不变 并一直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激情酷暑 文/香袭书卷 大暑后,虽还是炎热天,但是已经不觉得夏天那么漫长. 草原上的夏,一早一晚还有些冷 ...

  • 散文《一件生活小事见证时代变迁》雷庆林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走在大街小巷,到处是楼房林立.夜晚更是万家灯火,昭示着人们生活在和谐.祥和.幸福之中.望着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把我的思绪带回到 ...

  • 散文||我的中专生活 (二)

    我的中专生活 九五年,九月. 时光飞逝,第三年的中专生活开始了.上学期期末由于宿舍纪律而造成的班级紧张气氛因为暑假的到来和结束而烟消云散,十一月下旬就要去医院实习了,崭新的生活快要开始了. 梦回校园 ...

  • 散文||父亲是我生活中的《论语》(六)

    父亲是我生活中的<论语> 张国平||上海 "我的葬礼热闹不热闹,我都看不到,还是节俭一点好".这是父亲在弥留之际一直叮嘱我的话,父亲对生死看得很淡,当检查出他患有绝症时 ...

  • 散文||父亲是我生活中的《论语》(五)

    父亲是我生活中的<论语> 张国平||上海 "人没有一技之长,到哪儿都很难立足".在我的印象里,父亲的技术是一级棒.为了掌握并提高钢铁的拉丝工艺水平,只读了三年私塾的父亲 ...

  • 散文||父亲是我生活中的《论语》(四)

    父亲是我生活中的<论语> 张国平||上海 "小辈不要妄加评判长者,他们不过活出了自己".奶奶总共生育了三个儿子,父亲排名第二,在我小叔三岁的时候,爷爷就过世了,在父亲的 ...

  • 散文||父亲是我生活中的《论语》(三)

    父亲是我生活中的<论语> 张国平||上海 "再穷也要给小孩上学,给子女读书肯定比给他们置婚房办嫁妆好".我有四个兄弟姐妹,尽管我们老家有对教育重视的传承,但上世纪五六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