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根埋线治疗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概述】
从广义角度说,胃溃疡是指发生在胃角、胃窦、贲门和裂孔疝等部位的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可发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内,因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故一般所谓的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消化性溃疡。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难以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因此往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胃、十二指肠溃疡。如果能明确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那就可直接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
Marshall和Warren因1983年成功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并提出其感染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起作用而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大量研究充分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2、药物及饮食因素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易致此病发生,此外长期吸烟,长期饮酒和饮用浓茶、咖啡似亦有一定关系。
易致胃溃疡的药品:如:各种阿司匹林制剂,激素替代药(消炎痛和保泰松这类药物属激素替代药,对胃黏膜有直接的损害作用,可导致急性胃溃疡。)解热镇痛药(如A.P.C、扑热息痛、去痛片以及感冒通等感冒药。)消炎药: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治疗冠心病的药物:潘生丁、利血平,抗癌药及其他。
3、胃酸和胃蛋白酶
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胃酸是溃疡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4、应激精神因素
急性应激可引起应激性溃疡。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的人易患胃溃疡。
5、遗传因素
在一些罕见的遗传综合征中,如多发性内分泌腺腺瘤I型、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等,胃溃疡为其临床表现的一部分。
6、胃运动异常
部分胃溃疡患者存在胃运动障碍,如胃排空延缓所致胃酸分泌增加,十二指肠-胃反流所致胆汁、胰液和溶血卵磷脂对胃黏膜的损伤。
【临床表现】
上腹部疼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多位于上腹部,也可出现在左上腹部或胸骨、剑突后。常呈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现上述节律。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作为首发症状。
【检查】
1).内镜检查
内镜下 可分为三个病期:①活动期:溃疡基底部蒙有白色或黄白色厚苔,周围黏膜充血、水肿(A1),或周边黏膜充血、水肿开始消退,四周出现再生上皮所形成的红晕(A2)。②愈合期:溃疡缩小变浅,苔变薄,四周再生上皮所形成的红晕向溃疡围拢,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H1),或溃疡面几乎为再生上皮所覆盖,黏膜皱襞更加向溃疡集中(H2)。③瘢痕期:溃疡基底部白苔消失,呈现红色瘢痕(S1),最后转变为白色瘢痕(S2)。
2).X线钡餐检查
可见龛影及黏膜皱襞集中等直接征象。单纯痉挛、激惹现象等间接征象。影像学检查特征:
(1)龛影为消化性溃疡的直接征象。切线位,龛影凸出于胃内壁轮廓之处,呈乳头状或半圆形;正位,龛影为圆形或椭圆形,其边缘光滑整齐。
(2)龛影周围黏膜纹切线位,龛影与胃交界处显示1~2mm的透明细线影,见于龛影的上缘或下缘,或龛影的整个边缘。
(3)“狭颈征”切线位,龛影口部与胃腔交界处有0.5~1cm一段狭于龛影的口径,称为“狭颈征”。
(4)“项圈征”在龛影口部有一边缘光滑细线状密度减低区,如颈部戴的项圈。
(5)龛影周围的“日晕征”正位,龛影周围有宽窄不一致的透亮带,边缘光滑。
(6)以龛影为中心的黏膜皱襞纠集呈放射状分布,其外围逐渐变细消失,为慢性溃疡的另一征象。
(7)胃溃疡的其他X线征象①胃大弯侧指状切迹;②胃小弯侧缩短;③胃角切迹增宽;④幽门管狭窄性梗阻,胃内滞留液。
【诊断】
原则上引起右上腹部疼痛或不适的疾病都需要加以鉴别。慢性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根据胃镜检查或钡餐检查加以鉴别;具有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胃镜可看到十二指肠球部有钩虫和局部炎性改变。如已诊断有钩虫感染出现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首先应驱虫治疗。胃泌素瘤:临床发现是由胰腺非B细胞瘤病分泌大量胃泌素致高胃酸分泌,导致神经性消化性溃疡。对有多发溃疡,非典型部位溃疡,手术后早期复发溃疡伴腹泻者要警惕本病。对伴有HP感染的十二指肠溃疡引起胃泌素含量增高和高胃酸分泌,在HP根除后,高血清胃泌素水平和高胃酸分泌降至正常,则可以区别确诊。胃溃疡的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周期性上腹疼痛和X线钡餐检查、内镜检查。
【鉴别诊断】
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鉴别:消化性溃疡中十二指肠溃疡多见;胃溃疡疼痛多在饭后疼,十二指肠溃疡多在饭前疼痛且夜间疼痛也较多见。
1.胃溃疡
多在餐后0.5~1小时出现疼痛,至下一餐前消失,进食则又痛,故多畏食,早发痛。发作期上腹部有局限性压痛。
2.十二指肠溃疡
常空腹痛,进食后缓解,3~4小时后再出现疼痛,持续至下次进餐,故多喜食,迟发痛。
【埋线治疗】
1.胃溃疡埋线治疗
(1)“胃六针”:即胸椎6、胸椎8、胸椎9,1号线,2cm,注线。
(2)经验穴:胸椎7以上找敏感点埋线,1号线,2cm,注线平刺埋入。
(3)选中脘、上脘、巨阙、足三里,0号线,1.5cm,注线;20~25天埋线1次,连续埋线3~4次,可基本好转。
2.十二指肠溃疡的埋线治疗
(1)“胃六针”:即胸椎6、胸椎8、胸椎9,加胸椎12,1号线,2cm,注线平刺。
(2)梁门穴:承满穴,0号线,1.5cm,注线。
(3)经验穴:找胸椎7~10的敏感点,1号线,2cm,平刺埋入;20~25天埋线1次,3~4次可基本好转。
【典型病例】
“
病例1:患者李××,男,40岁。十二指肠溃疡已8年,埋线4次:第1次埋线:胸椎6、胸椎8、中脘、梁门;第2次埋线:胸椎7、胸椎10、上脘,足三里;第3次埋线:胸椎6、胸椎9、承满,埋线4次后基本好转。
病例2:患者张××,女,22岁,白求恩医学院学生。胃溃疡2年,经常饭后胃痛,吐酸,腹胀,埋线二次。第1次埋线:“胃六针”:胸椎6、胸椎8、胸椎9、中脘、足三里;第2次埋线:胸椎9、胸椎10、上脘穴、阿是穴,埋线2次后基本好转。
病例3
患者:王××,男,38岁,河北省保定清苑人,家住石家庄裕华区,2017年8月就诊。
主诉:患胃病2年,胃痛、腹胀,饭前或饭后胃部都不适,不能吃东西,经医院检查为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
查体:面色黄,舌质淡,苔厚腻,脉弦。
诊断: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
图片
【诊疗经过】
第一次埋线:选胸椎6~8,配胃俞、背部阿是区位置、中脘穴、上脘穴、足三里穴等,埋线一个月后症状明显减轻。
第二次埋线:选胸椎6、胸椎8、胸椎9、中脘、梁门、足三里、阳陵泉。埋线2次后胃基本不痛了。
第三次埋线:上两次处方基础上加胸椎12,配上脘、承满、天枢、气海、背部阿是点埋线。共埋线6次,胃不痛了,腹胀、纳差症状基本好转,一年后回访无复发,病人逢人就讲埋线治好了他的胃病。
【讨论】
埋线治疗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早在五、六十年代就有用切割埋线、植线法治疗胃病的先例,埋线效果很好,远期疗效更持久。埋线发展到今天,针具线体的创新已达新时代,运用智象医疗的胶原蛋白线经五香中药排毒液浸泡后埋线疗效更佳。病根埋线使用“胃六针”埋线治疗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胸6、8、9管胃腑神经支配,一般选用“胃六针”埋线,配上脘、中脘、梁门、承满等穴,埋线3次左右,治疗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都有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使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