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到基层走访调研,接地气、察实情、听民意,已成为党员干部了解社情民意、密切联系群众的一种有效举措。
我曾多次参加农村调研,我体会,做好农村调研,要多预想但不预判,多倾听但不盲从,多思考但不盲动,重点把好五个关口。
把好主题关。农村调研的一大挑战就是主题难聚焦,与其一个人苦思冥想,不如主动找老乡聊一聊。在与老乡聊天时我发现,不管老人还是年轻人,他们对农村感受最深的就是变化大,这样可以聚焦到“变化”这条主线上,围绕农村的变化展开调研,包括农村人口变化、农业生产变化、村居环境变化、农民精神面貌变化等。通过对变化的把握,从中确定主题,调研就有了针对性,对调研对象、调研内容、调研方式等也就有了基本把握,调研就能事半功倍。
把好政策关。农业农村政策是调研中绕不开的话题,比如一些农业补贴政策、农村宅基地政策、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政策等,要求我们提前做好功课。现在种稻谷、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有没有补贴?补贴多少?哪些农田能种或不能种经济作物?这些具体问题都需要熟悉相关政策。另外,调研中还会遇到政策被误读或存在执行偏差的情况,要注意和老乡讲清楚政策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学习,对各项政策了然于胸。把好研究关。调研时,我们看到了一些新的变化,要思考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某村现在有接近一半的人不在村里生活了,要么外出打工,要么举家搬进城里。另外,现在村里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地种着小麦,大部分地种了樱桃。之前“一亩一千全种粮”,补贴不高,卖价不高,挣不到钱;现在种樱桃收益高,变成“一亩一万不种粮”。那我们就要思考,为什么村里会有这些变化,变化会带来哪些影响,有哪些伴随变化出现的新问题需要认真了解,等等。把好访谈对象关。访谈对象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访谈质量的高低,甚至直接影响到调研方向。访谈谁至关重要,访谈对象要有代表性、说明性。比如,想了解种樱桃的情况,就要问种过樱桃的老乡,包括挣钱的、亏本的。只有和亏本的老乡聊,才能发现农业受天气影响依然大、农业保险更加必要等。当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创业时,我想找一位有代表性的进行调研,通过和多位老乡聊天了解情况,最后选择了自主创业的小谢。她是外地嫁来的,做过多种工作,敢闯敢干,有个性、有主见,从过去的“赶集花钱”到现在的“赶集挣钱”,小谢充分展示出新时代农村青年的精气神。把好导向关。和老乡唠家常最容易聊出新情况,但聊什么、怎么聊就需要提前作好准备,应掌握主动权,把握好方向。比如,全村为什么开始种樱桃,种粮和种樱桃收入对比,种粮和种樱桃都有什么政策扶持,等等。农村调研不仅要“身入”,更要“心至”,要“以百姓之心为心”,多站在群众的立场和视角看问题,这样的调研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收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