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忆赤峰”系列之七:诗里诗外话中京

发现更多精彩

[引题]:在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以西约15公里的铁匠营子和大明镇之间的老哈河北岸,有一处著名的遗址——辽中京遗址。中京是辽最大的陪都,其地理位置与中原地区相近,自古为辽河上游,燕山以北少数民族杂居地带,为大辽契丹帝国的咽喉,在辽代后期的军事、战略、经济上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轻裘不觉在殊方

辽关本是苦寒地,况复严冬入异乡。

一带土河犹未冻,数朝晴日但凝霜。

上心固已推恩信,天意从慈变燠晹。

最是使人知幸处,轻裘不觉在殊方。

这首诗名为《中京纪事》,作者为北宋的苏颂,“中京”即指辽中京。

有史料显示,在赤峰地区曾经生活着一个叫“库莫奚”的古老民族。“库莫奚”一词是鲜卑语音译,与今蒙古语之“沙”、“沙粒”、“沙漠”相近。由此揣测,这一族称当因其境内多沙漠而得。六世纪下半叶(隋代),“库莫奚”省去“库莫”,单称“奚”,在饶乐水(现西拉沐沦河)流域游牧。唐朝时,奚族首领李大酺被封为饶乐水郡王,唐玄宗李隆基还把固安公主嫁给了他,可见当时这个民族的势力之强大。唐末时,有一部分奚人西迁到妫州,也就是现河北怀来,称为“西奚”。这时,他们已经能够在游牧的同时兼事农业了。在隋唐时,居于西拉沐沦河以北的还有另外一个民族——霫族,后迁西拉沐沦河以南,与奚人合并。

北魏登国三年(388年),“库莫奚”始见于相关史料。但有专家认为,这一称号的出现,应在4世纪中叶宇文部被慕容皝攻破后不久。自此以后,有了这个民族的不间断记载,到13世纪才不见其名,前后存在近千年。

在一千多年以前,现在的宁城地区即为奚王牙帐驻地和霫族的故都。辽统和二十年(1002年)年十二月,奚王府五帐六节度将七金山(现九头山)附近的土河(现老哈河)川地献给了契丹朝廷。五年后,契丹朝廷在那里建起了辽中京。1005年1月,北宋和契丹人结束了多年的战争,在澶州(又称澶渊,今河南濮阳)结成“澶渊之盟”。从此,这两个国家进入到一个为期一百多年的和平时期,互派使者,礼尚往来不绝。比如北宋彭如砺(此人详情见“赤峰记忆”此前的文章)在《记中京伶人口号》中曾经这样写道:“伶人作语近初筵,南北生灵共一天。祝愿官家千万岁,年年欢好似今年。”宋使们到达辽中京后,会受到热情的款待。在盛大宴会开始前,还会有伶人致辞:宋朝在南方,契丹在北方,但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我们都在同一片天空之下。同时,这位伶人还没有忘记拍拍皇上的马屁,祝愿皇上万寿无疆,希望两国世代友好。在《过右北平》中,彭汝砺又这样写道:“太平天子不言兵,拥节来经右北平。论将无人思李广,笑谈樽俎倚儒生。”在众多使辽的宋使中又以儒生也就是读书人或知识分子偏多,苏颂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位了。

苏颂(1020年12月10日——1101年6月18日),字子容,汉族,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今属厦门市同安区),后徙居润州丹阳。他是北宋中期的宰相,杰出的天文学家、天文机械制造家、药物学家,集贤殿修撰苏绅之子。苏颂享年八十有二,追赠司空,后又追封魏国公;宋理宗时追谥“正简”。作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苏颂主要贡献在医药学和天文学方面。他领导制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开启近代钟表擒纵器的先河。李约瑟称其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苏颂著作很多,有《图经本草》、《新仪象法要》、《苏魏公文集》等传世。

从这首《中京纪事》中可以了解到,宋使对现赤峰地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里的冬天寒冷,行程十分艰苦。因为他们使辽的目的多为给契丹皇帝拜年。另外,为了方便,往往还会将拜年和祝寿放在一起举办。实际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路途多泥泞,选择在冬天使辽会相对好走一些吧。当宋使们遥望辽中京时,会看到土河如同一条曲折的玉带由西南流过,环抱着大定府城再北折流去。但苏颂使辽的这个冬天,天气比想象的要暖和很多。他认为,这或许也是因为宋、辽两国交好吧,天遂人愿。在这样的天气里,穿着轻便的裘衣,感觉不到身在异地他乡的寒冷,与在自己的家乡一样。据记载,诗人是在十一月十六日到达中京的,这个时节的北方应当是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的天气。但中京四面环山,中间盆地,形成了一种偏暖的小气候。即使在现在,处于赤峰市南部的宁城地区也比赤峰市的北部地区暖和一些,在节气上相差近1一个月左右。一句“轻裘不觉在殊方”,将北方与中原地区的关系拉近了很多。

薄雪悠扬朔气清,衔风吹拂毳衾轻。

人看满路琼瑶迹,尽道光华使者行。

显然,苏颂的这首《和土河馆遇小雪》与《中京纪事》同感!

时平忘战马牛闲

千里封疆蓟霫间,时平忘战马牛闲。

居人处处营耕牧,尽室穹车往复还。

此诗名为《和仲巽奚山部落》,其中的“仲巽”指少卿张宗益,也曾作过使辽诗,但已失佚。

北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和熙宁十年(1077年),苏颂作为北宋贺辽生辰、正旦的国信使两次来到辽中京。第一次是十月五日从京都出发,第二次是十月三日出发,第二年的正月二十八返京。在这两次使辽的过程中,苏颂诗性大发,作诗58首,有前使辽诗30首,多为和张宗益之作。这些诗大多收录于《苏魏公文集》里,《和仲巽奚山部落》即是其中的一首。奚山部落,即奚族部落。在此诗的第一句中,“蓟”即蓟州,霫、蓟之间的疆土纵横千里,形容幅员辽阔。当时,北宋与契丹之间已经和平相处六十多年了,人们对曾经的战事已经忘记了,草原上的马和牛在悠闲地散。据史料记载,奚人善于造车,车上有帐篷和日用品等,四处游牧,以车为家。因此,此诗最后一句说的是奚人坐在似穹庐一般的车里,日夜往来于驻地与劳作场所之间。《和仲巽奚山部落》描述了辽中京地区的生活场景,平易近人,非常的细腻。

长叫山旁一水源,北流迢递势倾奔。

秋来雨注弥郊野,冬后层冰渡辐辕。

白草悠悠千嶂路,青烟袅袅数家村。

终朝跋涉无休歇,遥指邮亭日已昏。

苏颂在这首《过土河》的题下自注说:“中京北一山最高,土人谓之长叫山。此河过山之东,才可渐车。又北流百余里,则奔流弥漫。至冬,冰厚数尺,可过车马,而冰底细流,涓涓不绝。”这里的长叫山即七金山,也就是现九头山。此诗为过老哈河时有感而作:在长叫山旁有一条河,向北奔流气势渐宽。在秋天时,大雨如注,弥漫郊野,到了冬天河面结冰,上可过车。河岸上,枯草遍地,驿路在又高又大的群山间穿行。沿途的村庄很少也很小,有缕缕炊烟在空中弥漫。宋使们已经走了一整天了,又渴又饿又累了。黄昏时分,终于看到远处的驿亭了,可以休息一下了。这首诗的前四句描述的是老哈河在冬天时的风景,后四句则由面到点,描述了河边的村庄和驿路。读到这里,给人一种“古道西风瘦马”的感觉,也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此情此景,可想而知了。

塔庙奚山麓,乘轺偶共登。

青松如拱揖,栋宇欲骞腾。

边礼多依佛,居人亦贵僧。

纵观无限意,记述恨无能。

现在,在辽中京城遗址内的西南角土山顶上还有一个大型古寺遗址,地面暴露着大殿的柱础。据专家考证,这座寺庙的遗址可能就是辽代的镇国诗寺。我们都知道,契丹人崇尚佛教,百姓们对僧人非常敬重,当年在辽中京城内外有三十多座寺庙。辽中京镇国寺建于辽统和三年(985年),在今天宁城大明城西关,即辽中京大定府西关。在出使辽期间,苏颂曾经和友人一起乘车去逛过镇国寺。当他看到山顶上有隐约可见的庙塔,青松如同在拱手作揖,庙宇飞檐高翅欲飞时,性情中人有感,遂作上面的这首《和游中京镇国寺》。

灵鹫飞来处处尊,缘云细路络城根。

百年楼殿依天末,万井风烟当寺门。

五月微凉清佛界,六时豪吹动祇园。

四山放入多无力,乞与西南构一轩。

这首诗叫《镇国寺》,写的也是辽中京的那座镇国寺。只是,此国已非彼国了,早已物是人非了,换了人间了。《镇国寺》这首诗的作者叫赵秉文,金代学者,著名书法家。

百年兴废人空老

据历史记载,保大五年二月二十日(1125年3月26日),辽天祚帝在应州被金人完颜娄室等所俘,八月被解送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区白城子),被金太宗降为海滨王。从此,赤峰地区归于金朝版图。完颜亮贞元元年(1153年),辽中京大定府改为北京,是金朝北京路的驻地。

赵秉文(1159年——1232年6月2日),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号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他在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1185中进士后,调安塞主簿,其后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赵秉文能诗文,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他在担任北京路转运司支度判官期间,写了很多诗歌以咏事抒情,其中就包括下面的《南园》和《翠微轩》:

堑水垣城断往还,青林路转碍幽关。

百年树腹通人过,四月花枝对酒闲。

逸马风牛春雨草,荒天老地夕阳山。

金丸逐胜非我事,心在归鸿减没间。

南园,在辽中京朱夏门外,老哈河北岸至南外城护城河之间。园内广植花草树木,供契丹贵族们吃喝玩乐。当年,这里也是契丹人招待宋使的所在,很多宋使都曾经提到过此处。比如路振在《乘轺录》中写道:“(正月)七日,又宴射于南园,园在朱夏门外……园中有台,树皆新植。”王曾在《上契丹事》里有这样的记载:“城南有园圃,宴射之所也。”在辽代时,护城河环绕着城墙。但到了金代,因为老哈河的冲刷,已使原中京外城墙东南部分缺失,护城河到那里就断流了。园内的景致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有一些大树已经有一百多年的树龄了,树洞可以容人穿过。在北方,春游的时候一般从四月开始,花草丛生,树上也已经繁花累累了。面对这样的好风景,诗人举起酒杯,慢慢地品尝,慢慢地欣赏。悠闲的马和牛在春雨的草地上吃着草。转眼已是红日西沉的时刻,环绕金北京的群山上涂了一层余晖,很是好看。汉代刘歆在《西京杂记》记载:“韩嫣好弹,常以金为丸,所失者日有十余。”这里代指生活奢侈。诗人为此感叹,那种贵族的奢侈生活,不是能够拥有的。现在能做的,只能是漫游南园。左迁边塞,心逐归鸿,盼望着能够早日返归故里。

千里风烟栋宇间,地形西去接松关。

尊前奚霫来朝地,云外幽营不断山。

故垒芜城人物换,断霞落日古今闲。

百年兴废人空老,水自东西鸟自还。

据考证,翠微寺在金北京路西,也就是辽中京的城西,或西南方向。翠微轩应当在这个寺内,抑或此轩即彼寺。诗人在前两句形容翠微寺的整体风貌,寺庙房屋非常的有气势,梁栋之间蕴藏着千里风烟。沿此寺西去可达松亭关,即现河北省宽城西南的上石梯子,地势重要。燕山以北,辽中京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是奚和霫的活动区域。由于两族长期杂居,逐渐融合,史书常以奚霫并称。但无论是奚王牙帐还是霫族故都,还是后来的辽中京,这里都是人们在樽前朝拜的圣地。向西南放眼望去,云天之外有幽燕之山在连绵不断。荒凉的城池早已不再属于奚人和契丹人了,已经是女真人的天下了,换了朝廷了。只有那落日和断霞从来没有改变过,依然显得十分的悠闲。1125年,大辽契丹帝国为女真人的金朝所灭,到诗人写这首诗时已经过去了近百年,朝代更迭,或兴或废,徒使人老。按我国的总体地势 ,西高东低,因此河流大多自西而东注入大海,鸟儿白天觅食,晚上还巢,这都自然规律啊。

“诗忆赤峰”系列

END

(0)

相关推荐

  • 欧阳修与席慕蓉共同写的那条河(音频版)|海聊内蒙古

    海聊:古诗中的内蒙古003 诗意的旅行.深度的体验. 朋友们好,这里是海聊系列,今天我们聊一聊古诗中的内蒙古. 我们今天要聊的是 <欧阳修与席慕蓉共同关心的一条河> -------- 父亲 ...

  •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二

    州縣載記 契丹自太祖.太宗初興,戰爭四十餘年,吞併諸番,割據燕.雲,南北開疆五千里,東西四千里,共二百餘州. 建五京五處 燕京三司西京轉運中京度支上京鹽鐵東京戶部錢鐵司 大藩府六處 南大王府北大王府乙 ...

  • 苏颂使辽诗

    --契丹养马任蹄毛 辽上京 王玉亭 苏颂两次使辽,一为熙宁元年(1068)十月至第二年正月,为贺生辰使副:第二次为熙宁十年(1077)年十月至元丰元年(1078)正月,为贺生辰使正.此据赵永春先生&l ...

  • 第1046篇  赤峰地区辽代建筑遗存考察纪略(一)

    X 近期,建筑文化考察组逐步开展了对辽代木构建筑较为详尽的考察研究,现已将已故建筑历史学家陈明达先生的遗作<独乐寺观音阁.山门的大木制度>增编为图文并茂的专著<蓟县独乐寺>正式 ...

  • 【游学】5.1 考古中国·神秘大辽 | 辽文化传奇

    寻访中华文明起源圣地 领略华夏文化博大精深 如何培养自己或者孩子的爱国理念和文化自信?让我们去看山河壮丽.去体验文化厚重,生灵之美丽. 神秘大辽 每年,追迹中国都会举办追迹文明的系列活动.以期能对教科 ...

  • 路漫漫兮五千年之大辽契丹(三)

    路漫漫兮五千年之大辽契丹第三天,今天我们进入到内蒙古境内,先去了辽中京城遗址,这是辽代五京中保存较好的城址之一,这里我们看到了体积最大的辽塔-大明塔,由于到辽中京遗址已近中午,博物馆闭馆休息,我们只是 ...

  • 第九百四十二篇  辽国奚族及其分布

    X 图1 辽世宗"天禄通宝"铜币. 图2 辽代青玉松鹤人物山子. 图3 辽代花口白瓷盘. 奚与契丹异种同源,亦属于东胡之鲜卑系,最初时称"库莫奚".据<魏 ...

  • 梦落繁华辽上京 | 一千年前的赤峰究竟发生过什么?

    你了解契丹民族的起源吗? 你知道辽王朝鼎盛繁荣时什么样吗? 下面这段视频将带你穿越千年 走进契丹辽的盛世繁华 契丹,是我国北方一个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曾在历史上建立了强大的辽王朝,在我国历史上乃至世 ...

  • 辽中京肘腋长兴馆、通天馆图说

    中京城是大辽中后期都城,北宋使者络绎之地,或以中京为目的地,或经由中京往行上京,及契丹皇帝捺钵庭帐(或记单于庭).与中京城特殊地位相系,在京畿近地相距二.三十里,同时设置两座驿馆--长兴馆和通天馆,为 ...

  • 散文||平泉 平泉

    平泉  平泉 赵建平||河北 去过平度.平乡.平原,感觉平泉也是不平凡.写过酒泉.阳泉.鹿泉,感觉平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平泉市局的李奇把平泉的传奇,描绘的非常神奇,让我顿生好奇,亲近后更感觉平泉的奇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