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不灭,中华必亡”, 鲁迅此言并非没道理

在《鲁迅论语文改革》中,鲁迅指出“汉字不灭,中华必亡”。然而将近百年的时光已经匆匆流去,汉字不但由繁到简,中华民族也更加繁荣昌盛。

很多人都会针对鲁迅这句话来进行调侃,有人认为鲁迅也并非是神明,说错话也是人之常情。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这句“汉字不灭中国必亡”,难道真的只是因为鲁迅说错了吗?

很简单,鲁迅所说的话并非是反对汉字的意思。时至今日,关于这句话的分析,许多专家也进行了探讨。

鲁迅的很多思想以及成就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作为新文化运动里最重要的参与者,他的作品以及思想影响了许多人。

这话从他口中说出未免有些奇怪,但是对于很多历史问题,都要针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来分析。

汉字的复杂是普通百姓的难言之隐,“愚民利器”阻碍社会进步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很多爱国青年以及知识分子都参与到这个运动之中,鲁迅也是其中一个。

在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无论是说这篇文章是用白话文写的,还是去谈论小说的批判内容,《狂人日记》对当时的社会产生的影响是空前绝后的。

而白话文也渐渐在社会上流行开来,但是这个时候问题来了。一方面维护文言文的人比较顽固,另一方面,当时的中国,民众文盲率竟然是80%。

汉字复杂吗?当然复杂。但是更复杂的是文言文。无论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前还是之后,知识分子都是用文言文交流。

繁琐的语言形式以及晦涩难懂的字词,让很多知识分子都犯了难,更何况平民百姓。

当然,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汉字是一个“高贵”的存在。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之战……

在这些战争的侵蚀下,整个社会都动荡不安,平民百姓根本没有那么多机会去学习所谓的知识。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化名人,他们哪一个是贫穷的农村人?

文盲太多只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在国家面临危难的时刻,要想得到快速的发展只能尽快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

新文化运动开始之后,全国各地就开始进行扫盲。可是在推行教育的时候,90%的人被挡在门外。

这些人被文言文给难住了,而且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当时的汉字还没有统一,无论是书写的方式还是读音都有很大的区别。

文化的普及在汉字这一关被阻止了脚步,鲁迅冷眼看着这一切,默默地撂下一句“方块字真是愚民利器”。

当然,鲁迅此言并非是指汉字一定要扔掉。但凡用脑子想想也知道,像鲁迅这种大文学家是不可能执意彻底废除汉字的。

当代人对于鲁迅的指责,只是因为没有站在鲁迅所处的时代思考。端端正正的方块字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历代的传承也让汉字继承了悠久的中华文化。

可是这些方块字也成为阻挡广大文盲们对于知识的向往,“知乎者也”是新文化运动者所唾弃的,但也是文盲们所接触不到的知识阶层。

繁琐的字句让人头大,那么多毫无意义的赘述又让求学者为难,推行白话文就成了一件大事。

《新青年》杂志利用其广大的影响力推广了白话文的发展,如果平民百姓学习的是白话文,那么一切就简单很多。可是白话文在推行初期,遭到了许多的顽固派的抵制。

开窗效应——在便捷教育和阻碍社会进步里选择前者

胡适是倡导并推动使用白话文的人,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胡适在推动白话文上也遭遇了许多阻拦。

白话文对于100多年前的人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当时人们的思想都比较封闭,对于白话文,人们不接受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胡适用很简单明了的方式来让人们去了解白话文的通俗易懂以及便捷。

在上课的时候,胡适发动同学们用文字来描述如何拒绝他人。学生们纷纷用复杂的文言文来描述,而胡适最后仅用五个字就表述清楚。

由此,学生们感叹白话文的便捷,但是这仅仅是一小部分人接受了白话文。

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学者,他们对白话文是非常抵制的。可是一小部分人的抵触,终究是抵抗不住历史的洪流。

白话文的推广,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感受到白话文的便捷。这让教育变得简单起来,但是复杂的汉字结构还是难倒了众人。

在读音方面汉字有许多版本,这对教育来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一个汉字如果连音都不会读,那对教育的推行将是一个阻碍。

1926年又提出了用罗马字给汉字注音,这对目不识丁的百姓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主意。这个时候对汉字的推广,人们还没有“去汉字化”。

然而到了1931年,又有一个主意横空出世,那就是瞿秋白和吴玉章制定的“中国文字拉丁化”。

汉字拉丁话就是不用学习汉字,只需要懂得拼音就可学习。横平竖直的汉字根本不用去了解,简单明了的拼音则是大家的心头所爱。

这个制定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是一个馊主意,但是对当时的社会却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贫穷村落的人根本没有办法和正儿八经接受教育的人相比,要想尽快扫盲,只能用最简洁的方法。
其实仔细想来,如果这种方案真的一直延续下去,那么我们的文化将会受到巨大的损害。

可是汉字拉丁化对教育的普及产生了正面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是大字不识的文盲。写一封书信寄给村子里爷爷辈的人,他们也能慢慢读懂书信的内容。

在新文化运动最开始的时候,望着复杂的汉字,鲁迅说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言论。而看到汉字拉丁化所呈现的结果之后,鲁迅甚至捐款给实行汉字拉丁化的人。

这并非是鲁迅想要彻底消灭汉字,毕竟鲁迅是一个文化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他懂得汉字对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但是如果不推行这种比较简单的学习方法,全国那么多文盲,怎么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

在最初,鲁迅面对“愚民利器”只觉得中国人可悲,当然更多的是觉得自己可悲。

有句话说得很好,如果你提出将一个屋子的房顶掀开,大家肯定都不同意。但是如果你提出在墙上开一个窗,那么大家就会欣然接受。

复杂的汉字让民众们无法接受教育,如果说彻底废除汉字,那肯定有很多人不同意,但是将汉字拉丁化,大家就会接受。

这个开窗效应促进社会发展了吗?当然促进了社会发展,它不仅促进了社会发展,它还推动了汉语拼音的发展。

史书简单的一笔,是历经数年的改革

其实从汉字拉丁化的方案开始时,汉字就一直在被消灭和被保留之间徘徊。然而在1957年《汉语拼音》方案面世的时候,汉字才留住一条小命。

其实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对汉字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在最初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候,有一部分人是支持全盘西化的,这个全盘西化就包括废除汉字。

晦涩难懂又难学,很多人也非常支持废除汉字。其实“汉字不灭,中华必亡”这种想法,是钱玄同最先提出的,毕竟汉字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属于封建落后的旧文化。

在我们现在看来,这些人的思想是非常偏激的。不过后来主张文字改革,从世界语到拉丁语,直到现在给汉字标注拼音,这些变化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

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经受千年的洗礼,断不可能因为一句要走新文化就被全盘否定。一提起鲁迅所说的“汉字不灭,中华必亡”,人们总是会说鲁迅在这一点上非常没有远见。

面对着不好推行的汉字,如果不进行文字改革,需要快速发展的中国依旧是遍地文盲。在汉字文化和国家危难面前,拯救中国才是大事。

很多人会选择为了国家的未来而放弃汉字文化,不过最终由“废除”演变为“改革”。

然而文字改革并非易事,从1913年到1957年,汉字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变化。1931年确定使用拉丁文来代替方块字。

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汉语拼音也从学习苏联到最终确立使用拉丁文。除了拼音,我们现在使用的简化汉字也经历了很多改变。

从1950年开始,我国开始推行简体字,复杂难写的繁体字也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里。1971年,简体汉字也被定为联合国法定文字之一。

回望汉字的演变,走在最后一步的简体字也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许多人并不知道多少劳动者和知识分子付出了多少努力,我们所熟知的9键和26键同样是先辈们辛苦的结晶。

当“汉字不死,中国必亡”这个话题再提起的时候,一些不喜欢鲁迅的人,开始对鲁迅指指点点,大加批评。

然而并没有人想过,在当年的时代,众人为了国家发展而提出废除汉字,要让方块字消失的时候,那个投笔从戎,想用文字拯救中国的周先生有过怎样的痛苦。

不过理解也好,误解也罢,汉字并没有死亡,现在中国也繁荣富强。假如先辈们看到如今的中国,定会感到欣慰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