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
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注:
黄蒿:一种野草,古诗文中常借以写荒凉景象。
古城:蔡梦弼云:“同谷,汉属武都郡,唐天宝元年更名同谷,其城皆生黄蒿,故云古城。”开:散开。
跳梁:跳跃,犹上窜下跳。
黄狐立:黄狐举起前爪,象人似的站在那里。皆因荒凉人少,所以狐狸活跃。
何为:干什么。
“魂招”句:意思是流落到这种地方,令人丧魂失魄,所以如此,是魂魄早归故乡,招也招不来。古代有招魂之说,对死者、生者都可以用。
解读:
这首诗写诗人流寓荒凉古城以后百感交集的情怀。诗人从悲弟妹又回到自身,由忆淮南、山东转到写同谷。
前四句写同谷的荒凉景象。诗人抓住了同谷的特点,从山多、风急、阴云、寒冷、黄蒿遍地、野兽出没等方面落笔,如实地再现了这个边远小城的萧条冷落。自然,地方的荒僻,也体现了作者当时心境的悲凉。尤其是“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不仅仅是写景,也隐含着诗人心中的凄切和忧愤,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暗喻当时奸佞当权、国将不国的政局。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诗人借疑问抒发愤慨,一个问号勾起了激荡在心头的无限悲愤。“中夜起坐”,不是梦醒之余,睡不着了,而是夜不能寐,“愁人知夜长”。他面对当时山穷水尽的处境,回顾自己半生的坎坷经历,不禁感慨万端。最后,诗人以歌长魂难归作结,把自己悲痛欲绝的感情尽情地倾泻在笔端纸上。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