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男身黄案
编辑整理 隐市
某男身黄案
一男,35岁,平时身体健壮。
主诉:身黄面黄珠黄,约半月余。
现症:疲劳乏力,右胁下疼痛,按之胁下压痛,此外就是口苦咽干,胸胁极度苦满而痛,尤以右胁为甚,口渴喜饮,大便干结,尿如橘色。舌质稍红,苔厚腻根黄,脉沉细弦。
据患者自述:缘于十余日前感冒,后即肤色,眼睛发黄,全身不适,右胁下也疼痛,初步诊断肝胆疾病,具体不祥,虽经输液注射治疗,不但不见好转,反而身色更黄,又胁下更痛,如此迁延十余日,经有人介绍来求诊。
辨证:平素身体强壮,无阴证也;口苦咽干,胸胁苦满疼痛,少阳证也;口渴喜饮,阳明热证也;大便干结,阳明里实也。身黄面黄目珠黄,少阳阳明之邪热与湿相合,成阳黄证也。
拟方: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
用药:柴胡20 黄芩10 白芍10 半夏12 枳实10 生姜15 大枣4枚 大黄6 茵陈20 栀子10 。
结果:第一剂后虽大便仍不通,但右胁下疼痛减大半,口苦胸胁苦满亦差大半,仍口渴,脉弦有力。
第二剂加芒硝12克冲服,大便快通而黄尽退 ,仍口干口稍渴。
第三剂减芒硝,更加石膏35克。于是趋于痊愈。
启示: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灵魂,也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的根本。以此案为例,如果见病治病,即看见患者身黄,就作出肝胆疾病的结论,然后找出对应的方剂治疗,而不是四诊合参,独立思考,辨证分析,其治疗结果可能会有点疗效,但一定不会彻底,或者全无疗效,甚至加重病情。作为传统的中医人,在对待患者和疾病上,不管疾病轻重,复杂或简单,都必须遵循传统,认真辨证,谨慎施治。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