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大人”的“盘外招”

中国传统“天下”观的核心是“华夏中心论”,即天下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其他都是边缘,而且由“边缘”渐成“野蛮”。

1644年满清入关,定鼎中原,开始进入华夏,成为“天朝”的继承人,为此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当成了“天下共主”。在乾隆、嘉庆两朝《会典》,包括葡萄牙、意大利、英国在内的“西洋”国家,也被列入了朝贡国家。虽然这些国家并未向清廷进贡,但多少也反映了当时的国人对世界的看法。

需要指出的是,就在满清入关四年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诞生,该条约第一次提出了主权国家的概念,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它标志着一个新的、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于1648年在欧洲形成。根据这一条约,在欧洲开始确立常驻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各国普遍建立了外交使节,进行外事活动。

当时大清的官员,外国人称为“满大人”。鸦片战争,满大人被打败了,不得已跟英国人签了《南京条约》,规定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条约白纸黑字,不遵守不行。但是,为了大清的面子,洋人能不能进来,还真不好说,因为满大人有“招儿”。招数之一,是暗示地方官,不允许大清臣民卖给洋人土地和房子。所以,五口之中,只有上海因为是个小县城而没被重视,结果洋人得以租了黄浦江和苏州河一带芦苇丛生的荒地,其他城市,洋人十年都进不来,在福州的英国领事李太郭,一度只能在城外草棚子里安身。

反入城这些“招儿”,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就都不灵了,因为洋人的枪炮太厉害,“外夷”终究以暴力敲开了“天朝”的大门。进来是没得商量了,不过放心,虽然枪炮不如你,可我们满大人依然还有“盘外招”。跟英法签订北京条约的时候,签约的地点放在了礼部大厅。洋人最初还真没理会这个地点有什么名堂。但是满大人心里明镜似的,礼部是管理各个藩属国事务的地方,把签约地点放这儿,摆明了暗示英法不管怎么牛,在我们满大人眼里还是被视为藩属。

接下来,外国公使可以进京,要见皇帝递交国书。清政府先是坚持外国使节必须下跪,在遭到严拒后,虽然同意了外国公使觐见皇帝行西洋鞠躬礼,但仍然改国际惯例的“三鞠躬”为“五鞠躬”,“天朝上国”还是取得了“胜利”。

这之后,负责安排觐见皇帝的总理衙门,又让所有的外国公使都走旁门,而且进宫之后,一定引导他们走旁边的偏道,觐见之前,还得在一个破烂的偏殿候着。说实在话,当年像朝鲜、琉球这样真正的藩属国的使臣见皇帝,都没这么个待遇。反正就是这么个意思,你们老外再牛,经过我们这些“盘外招”的安排,让熟谙此道的人看了,觉得我们还是“高人三分”。这里头的名堂,只有到了1897年进京的德国公使看出了点名堂,才不肯就范了,正了八经实行了好长一段时间。

鸦片战争以后,满大人与“外夷”的所谓交涉基本上都是吃亏的,割地、赔款屡屡上演。可彼时那些的“盘外招”有时也会让对方着了道,虽然满大人的“便宜”有限,毕竟面子上好看,心里也会舒坦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