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堪舆实战:真假秦始皇帝陵
不看电视好多年,听说最近在热播一部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便想结合专业,写点什么。
写点什么呢?不如探讨下秦始皇帝陵在哪里吧。
一、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是假的
估计很多人会说,秦始皇帝陵,毫无疑问是在今天陕西西安啊,看, 这里有秦陵博物院,还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
真的毫无疑问吗?
笔者在《西安兵马俑真的是秦始皇的吗》《西安兵马俑为什么面朝东》两文中详细指出,《史记》中有关秦始皇陵墓的记载,在西安兵马俑墓坑中找不到丝毫痕迹; 兵马俑的朝向、铜马车的信号旗位置、以及西安周边的半月地形,反而和史料中关于唐朝西域“五天竺” (五印度)这个地方的记载相符合。
因此,今天的陕西西安及周边,在历史上应该是西域“五天竺”(五印度)所在,而非秦朝的地盘,这里所谓的”秦始皇帝陵“,肯定是假的。
还有啊,所谓的“秦陵”,发现几十年而没有发掘,未经发掘而用“秦始皇陵墓“命名,实在难以让人信服。如此草率和可疑的命名,很可能是新中国考古学上一个大笑话。
恩,我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还不太服气?
好,那就再纠缠片刻,给你看看彩色的兵马俑。
《史记 秦始皇本纪》载:“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秦始皇根据五行的先后顺序,推算出秦德应该属于水,因此,衣服、符节、旗帜都是黑色。可是,西安兵马俑出土的人俑,衣服、头巾很多都是彩色的,和《史记》记载不符。
虽然,官方的定论由来已久,似乎坚不可摧;虽然,很多人观念上先入为主,一时转不过弯来;虽然,秦陵博物院让几个秤砣“自证身份”,妄想瞒天过海,弄假成真......但老马坚信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终有一天,真相会大白于天下。
二、秦始皇真帝陵的蛛丝马迹
西安假秦陵的问题,就扯到这里。下面说正事:
真的秦始皇帝陵,究竟在哪里呢?
浩瀚宇宙,斗转星移;辽阔疆域,沧海桑田。2000多年过去了,我们应该从哪里入手,才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找到秦始皇陵墓的大致位置呢?
恩,岁月虽然流逝,但有人记录过去的事情,流传下来,叫做”史书“。世事虽然变迁,但人类生老病死的基本规律未变,吃穿住用的基本需求未改,对天文地理、阳宅阴宅的研究得以继承,流传下来,叫做“风水堪舆之术”。
今天,我们就来根据史书记载和中国传统的风水堪舆之术,从蛛丝马迹中来找寻真正的秦始皇帝陵所在。
蛛丝马迹在哪里呢?
这个还要从20年前说起。当时在郑州大学读书的时候,班里的同学全部来自河南省的各个省市。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我发现有几个同学比较特殊,和大多数河南人不一样。比如,大多数河南人吃面食,他们吃大米;大多数河南人喜欢吃肉,他们喜欢吃鱼;大多数河南人方言相近,他们的方言则完全不同,比如说“你干什么”,大多数河南人说“你弄啥类”,他们说“ 你么事”......
这几个同学是信阳人。他们那里有鸡公山。
非常凑巧的是,前几天读《史记》,发现了信阳、鸡公山和秦始皇埋葬地郦山的关系。(注:前面有文章把郦山写成骊山,笔误,二者非一地)。
《史记 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通郦山。”
从记载中可以看出,秦始皇曾经到一个叫“鸡头山”的地方巡视,然后建造了一座信宫,后来把信宫改为极庙,来象征北天极,并且修筑了道路把极庙和郦山连接起来。
鸡头山,信宫。
鸡公山,信阳。
鸡头山,会不会就是鸡公山呢?信宫,是不是就在信阳这个地方呢?世界上的事情,有这么凑巧吗?
虽然看似凑巧,但是今日地区叫古代地名的,张冠李戴的很多,我们必须首先要证明,鸡公山和信阳这两个地名是名副其实的,才好做下一步的论断。
如何证明这两个地方是否名副其实呢?用风水堪舆之术。
说起风水堪舆,估计大多数人会想到阳宅、阴宅,还有一部分人会想到迷信。其实呢,看阳宅、阴宅只是风水堪舆术的小用,其大用,是地图测绘和地理命名——这个说来话长,有机会单独发文探讨,不再累述。
三、鸡公山和鸡头山
先说鸡公山。我们来查看鸡公山附近的地形:
找到鸡公山地名
把地图缩小
去掉地名道路,看得更清楚些
抠图出来
从卫星地图上看,鸡公山一带,北到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南到湖北省广水市东篁店,东到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彭新镇,西到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谭家河乡,其间的地形轮廓,颇像一只有着鸡冠、眼睛、鸡喙、肉髯(胡子)的公鸡鸡头。
由此可见,今天信阳市的 鸡公山,是名副其实的。当然,《史记》里面记载叫“鸡头山”,似乎更为准确。
四、信阳和信宫
再来看信阳市区周边的地形:
先找到信阳市
信阳,故名思议,信的南边。去掉地名道路的干扰,我们来看看信阳市北边的地形。
抠出来
信阳市区北边的这个地形,看上去象几个箭头。
那么,这个箭头形状的地形,和信阳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原来,信,古代有信物的意思,信、契、约、符异名同实。
《汉书 平帝纪》载:“汉律,诸乘传者持尺五木转信。”汉代规章制度,各位骑车马报信的人(类似今日通信兵),都拿着一尺五寸长的木质信物(类似兵符或通关文书)。
而古代的箭镞上,一般都刻有主人的名字,因此在有些地方作为通关信物。
《旧唐书 裴行俭传》载:“是日传其契箭,诸部酋长悉来请命,并执送碎叶城。”
《新唐书 吐蕃传》载:“其起兵,以七寸金箭为契。”
根据以上记载,这些箭头状的山,古人称之为“信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信阳,则因其在“信山”南边得名。
那么,秦始皇在信山一带建设信宫,也就合情合理了。
五、郦山在哪里?
《史记》中记载的鸡头山、信宫都找到了,我们只要再找到郦山,就能基本确定秦始皇帝陵的大致位置了。
郦山在哪里呢?
根据《史记》记载,信宫和郦山能有道路相连,相隔必然不远。
《史记 黥布传》载:“布已论输丽山,丽山之徒数十万人......令尹曰:'布故丽山之徒也。“
张衡《东京赋》曰:“丽黄嘤嘤。”
由此可见,古代用字没有标准化的概念,所以通假字泛滥,郦、丽、鹂互相通用。
来看信山右边的地形
紧挨着信山的地形,放大些。
去掉地名道路干扰。
抠出来
哈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信阳市平桥区胡店乡、彭家湾乡、浉河区双井乡、金牛文化公园之间的地形轮廓,颇像一只落在树枝上的黄鹂鸟,故名“鹂山”,即“丽山”,亦即“郦山”。
综合以上,根据《史记》记载和地形堪舆,秦始皇帝陵的大致位置,就在今日的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胡店乡、彭家湾乡浉河区双井乡、金牛文化公园之间。
后记:
“文化”之意,用文字来记录、沟通、传播也。
文字之大者,上为天文,下为地理。
古代以文字来记载的地名,之所以千奇百怪,非拍脑袋随意为之,而和当地的地理地形有着必然的联系,因天然而成,象物类事,所以单纯用字面意思难以解释。
今日中国考古界,贪多图大之风盛行,每有墓葬现世,文物出土,必然牵强为名人墓地,以使出土文物成为名器,继而申请巨额开发保护经费,炒作当地旅游资源。经济利益驱动之下,弄虚作假渐成套路,欺世盗名堂而皇之,导致广大旅游参观者蒙蔽其中,文物爱好者难辨真假,中国的历史文化也被无形扭曲。
殊不知老祖宗有言“铁证如山”,地理命名暗藏玄机,历史记载环环相扣,质证之下水落石出,虚假牵强之说必然难以为继。
特发此文,以抛砖引玉,为匡正中国文化献上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