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上火?癌症产生的根源是什么?《黄帝内经》教你5分钟变成老中医
“上火”一词,在中国人生活中使用频率颇高,身上长了痘痘,嘴里出了坑泡,牙龈肿痛,鼻子出血,得了痔疮.......遇到这些情形,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来一句:上火了!
那么,人为什么会“上火”呢?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翻开中医理论之源《黄帝内经》,我们并找不到“上火”二字。一个在民间流传很广的中医名词,为什么《黄帝内经》中却找不到记载呢?
这是因为,诚如本号前面多篇文章指出,古代中国和今日中国,其领土范围是完全不一样的。狭义的古代中国,仅仅指今日大别山一带、长江中游两岸;广义的古代中国,可以把长江上游再包括进去;而今日中国,其领土范围比古代中国大三倍五倍不止,今日所谓的“中医”,是中国领土上各地传统医学的总称,除《黄帝内经》代表的长江流域外,还包括了黄河流域、东北、西南、东南等等。(根据使用习惯,笔者谨慎推断,“上火”这个词应该是云贵地区,随着佛教在民间的传播而流行开来的)。
————————————
虽然《黄帝内经》中没有记载”上火“二字,但是却有专门的篇章来介绍“上火”的症状——痈疽。
《黄帝内经 痈疽》载:“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返,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泻泄。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藏,藏伤故死矣。“
又载:“......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燋枯,五藏不为伤,故命曰痈。”
“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
“疽者,上之皮夭以尖,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
从《黄帝内经》记载来看,痈和疽共同的特征:一是肉烂,二是化脓。
痈和疽的区别在于:痈的程度比较轻,没有伤到筋骨,皮薄有光泽;疽的程度比较重,已经腐烂到筋骨,皮厚而色暗。
痈,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经常遇到的疮、痘;而疽,则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各种毒疮。
痈和疽向上突出的形状,颇像向上燃烧的火苗,因此在有的地方称之为“上火”。
————————————
那么,引起“上火”的原因是什么呢?
不少中医业内人士看到《黄帝内经》“寒邪”二字,便理解为寒冷之意,认为痈疽是由寒凉之气引起的,这个既不符合我们日常生活体验,也无法圆满的解释《黄帝内经》经文的含义。
实际上,“寒”字在古代除了表示冬天冷之外,还有一个意思,通“悍”,快速猛烈的意思。
《黄帝内经》中所言“寒热病”,并非指寒冷导致的发热,而是指快速、猛烈的发热,即今天的高烧。
同理,“寒邪”,并非寒气和邪气,而是“悍气”和“邪气”。
《素问·痹论》:“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脉也。”卫气,是水和谷物产生的气体里面快速迅猛的那一部分,由于其性质比较快猛,所以没有办法进入血管之中。
————————
“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这个血泣是什么意思呢?
血泣,传统解释为凝涩,但“凝涩”到底是什么意思,就有些模棱两可说不清了。
泣,古代有一个意思,即是泪。
血泣,即是血的泪。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里描述的是血管出血的一种情形。
《黄帝内经 五脏生成》载:”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人睡觉的时候,被恶风吹到,导致血管出血,血聚集在皮肤的病症叫做痹,聚集在血管上的病症叫做泣,聚集在脚上的病症叫做厥。
血从血管涌出,凝聚在血管壁上,颇像泪珠一般,故名“血泣”。
————————————
搞清楚了“寒邪”和“血泣”的意思,我们再来看《黄帝内经》关于痈疽产生的过程:
“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返,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烂筋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泻泄,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藏,藏伤故死矣。“
翻译过来:
悍气和邪气停留在经络当中,会压迫血管出血,血管出血经络就不通,经络不通卫气到了这里就没有办法往返循环,所以会产生臃肿。悍气转而化为热气,热到一定程度就会使肌肉腐烂,肌肉腐烂就会产生脓水,脓水排不掉就会使筋也烂掉,筋烂了骨头就会受到伤害,骨头受伤就会消耗骨髓,如果遇不到缝隙无法排泄,就会导致血和骨髓没有了来源,筋、骨、肌肉之间互相得不到支持,整个经络就会泄漏,导致整个五藏被破坏,五藏被破坏了人就死掉了。
————————————————
那么,导致痈疽产生的“悍气和邪气“,都有哪些呢?
从《黄帝内经》记载来看,“悍气”一般出自于食物,“邪气”一般出自于外界气候变化。
所谓“邪气”, 换成今天的话,就是天气反常,骤冷骤热,从而导致人们身体防卫功能失常,引发疾病。
所谓“悍气”,换成今天的话,就是刺激性比较强的气体。这些气体不请自来,不闻自入,强闯乱行,故名“悍气”。
《异法方宜论》载:”东方之域......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
鱼类等水产品,普遍具有较强的腥味,串入血液中容易压迫血管出血,体内生热,从而出现痈肿溃疡等疾病。
同理,葱、蒜、韭菜、茴香等辛辣类调味料,因为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被道家列为“荤类食品”,甚至为了身体健康而需要戒掉这些东西,是谓“吃素”(详见《真正的“素食”,不是不吃肉,而是不吃这些东西》)。
肉类当中,羊肉因为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味道,所以最容易上火。即使在性质比较平和的猪肉里,其骨髓部位香味浓郁,也属于“悍气”的范畴,所以容易导致上火。
各种煎炸食品和炒货,之所以容易上火,也是由于香味浓郁,吃多了就会聚集成为“悍气”的缘故。
粮食当中,玉米的味道相比于小麦、大米要冲很多,所以玉米面吃多了也会上火。
——————————————
近二十年来,中国癌症呈现持续高发的状态,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笔者以为,所谓“癌症”、“肿瘤”,就是体表以内的痈疽,其发病机理应该和痈疽类似。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社会的普及,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接触“悍气”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包括:
首先,是鱼类等水产品的普及。根据相关数据,过去十年,中国水产品总产量增长了9倍;人均占有量增长了7.2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水产品是“悍气”的主要来源之一。
其次,是居民饮食口味的普遍加重。香和辣成为社会上饮食习惯的主流, 烈酒、香辛料、食用油,这些都会成为“悍气”的来源。特别是在热天吃辛辣,或者在暖气环境中吃辛辣,会使“悍气”对人体的伤害加倍。
第三,洗涤用品的日益普及。洗发水、洗衣粉、洗洁精,这些洗涤用品散发出的味道往往被我们忽视,但是其气味之剽悍,更甚于鱼产品的腥味,其对人体的伤害也更甚于食品。
第四,装修污染的持续加剧。房屋和汽车的过度装修,甲醛等有害物质超标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人们长期处于“悍气”的环境中,身体器官不断受到反复侵害,反复出血,就会导致肿瘤的产生。
——————————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种“攻克癌症”的新闻出来,什么基因疗法、疫苗疗法、疟原虫治疗法等等,这些所谓的“创新”靠谱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建议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肿瘤切除之后,手术非常成功,但是癌症还是会发生转移呢?
这是因为,肿瘤的产生,从来就是生存环境、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导致的,如果这三方面没有改变,即使肿瘤切除了,“悍气”还是会在身体的其他地方捣乱,从而产生新的病灶。
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三变”:变生存环境;变饮食习惯;变生活习惯。“三变”不实行,那么任何所谓攻克癌症的疗法,其效果都是暂时的,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但是,“改变”对于人类来说,又是极其困难的。《黄帝内经》云:“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骄恣从欲,轻人,而无能禁之,禁之则逆其志,顺之则加其病,便之奈何?”
实际上,不仅仅王公大人如此,我们普通人,也是这样啊。上火之后,我们可能会安生几日,发誓再也不吃上火的东西了,但是好了之后,往往又会依然如故。
老子云: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人类最大的敌人,从来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