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是一种思维方法,而不是计算能力
财商是一种思维方法,而不是计算能力
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不懂的东西
不可否认,这是个略有浮躁的社会。前不久熔喷布造就了一群暴富的群体,但是这些小作坊真的懂整个熔喷布的标准吗?懂市场吗?未必吧?只是看到隔壁邻居投资了几十万,换来了几千万,所以也投入几十万,希望能换来几千万。到底是暴富的人多还是亏死的人多?我相信很快就会有结论。
后疫情时代很多人都面临转换行业,那到底怎么转呢?其实如果把转行也看成是投资(其实这本身就是对自己的投资)的话,在做决定前,我们应该问下自己:我到底懂什么?到底会什么?到底有什么?
我个人认为这个时候最怕病急乱投医,看到能发工资的公司,不顾自己的能干什么,想干什么,不顾一切地去挣那一份工资。其实“只要是个人都能做的活”它的薪酬不会太高,但却绑死了我们一天中至少8个小时,甚至重新把我们变成了“有了份饿不死的工作”这样的温水青蛙。
一份不热爱、得过且过的工作害处太多了,比如,忘记了我们还有成长空间;比如消耗了我们的信心和磨灭了我们的斗志……这样的工作不是自我投资,而是自我消费。消费了未来几十年我们的变强大的可能。
评估自己的能力圈
和上文“屈就”不同的是,有的人选择了“高攀”。
为了度过目前缺钱的危机,觉得自己什么挑战都能接。不过,今天我分享个相反的小例子 :
最近有个公关公司需要找一位会日语的PR,我把这个消息告诉我身边一位需要找工作的日本留学回来的朋友。这位朋友就问我一个问题:他们是不是需要商务日语的?因为她没在日本企业工作过,所以,商务日语超过了她的能力范围。
我很佩服我这位朋友,没有因为需要工作,去“硬凑”对方的标准。而是明确了自己和用工单位的匹配度。
有的人说,这正好是学习的机会,扩大自己的能力圈,适应更广阔的领域。或者这是一把双刃剑,接受能力圈外的事物,是能够扩大自己的能力圈还是会将自己置于“无助”、“无力”的境遇,这个是要自己评估的。
投资不是一般的集中,而是绝对的集中
我能理解的投资是一种泛投资的概念,比如自己的职业生涯。
我能理解的集中就是专注。专注什么?专注自己的专业和喜好。
很多年前就有一个概念叫“斜杠青年”,但是怎么斜杠?斜杠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在这次疫情禁足期间,很多人的潜能都被激发出来。朋友圈满屏的美食日后可以只当做爱好,也可以思考怎么和主业结合,实现1+1>2的效应?
我自己的主业是日本旅游,对研究人也非常感兴趣。十多年前也拿到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旅游业停滞的时候,我想的是如果我能让人们重新认识自己,规划自己,为什么不去做呢?旅游复苏的时候,我想的是,我策划的产品一定和别人不同的,因为我有其他产品经理没有的心理专业。
所以,我的斜杠对我来说不是负担,不是分散精力,而是优化配置,更加集中。
其实段永平这篇文章我能理解的内容不多,可能都不超过20%。我这么迫不及待地分享出来,是觉得他的思考方式很值得我们借鉴。
毕竟现在处在危机向转机突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