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行记——化觉巷清真大寺
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是一座完全采用中国古代建筑群布局的清真寺,中轴对称,坐西向东,沿轴线分为五进,由楼、台、亭、殿组成。我还曾在开封朱仙镇见过类似这种中国古建风格的清真寺,但个人认为壮观及完备程度不如化觉巷清真大寺。
至于该寺始建年代,有唐天宝年间说,有明洪武年间说,无论如何,现化觉巷清真大寺建筑还是以明清时期为主。根据寺内碑石及《西安府志》等所载,成化十八年(1482),经奏请,改寺名为“敕赐清修寺”。
清真寺全寺东西长245.68米,南北宽47.56米,总面积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
第一进院,木质大牌坊,建于17世纪初。典型清代风格,斗拱小而密集。
第二进院,中央为三间四柱式石牌坊,约建于明代。中楣有石刻“天监在兹”,两翼有石刻“虚诚省礼”和“钦翼昭事”,钦翼,恭敬谨慎。昭事,勤勉地服事,或祭祀,如:昭事上帝,聿怀多福。
石牌坊南北两侧竖立雕龙碑两座,一座为明万历年间立的《敕赐重修清真寺碑》,碑阴镌刻宋代米芾 (回族)手书“道法参天地”;一座为1768年立的《敕修清真寺碑》,碑阴镌刻1621~1627年间董其昌手书 “敕赐礼拜寺”。
第三进院的敕修殿,是当时寺院的正门。里面有一块阿拉伯文撰写的“月碑”,记述了伊斯兰教斋月看月的计算方法,可惜看不懂。院子中间是,两层三滴水八角攒尖顶的省心楼,又名宣礼楼,是“穆安津”(宣礼员)召唤穆斯林来寺礼拜的最高点。
第四进院的“一真”亭,造型非常特殊。由亭、牌楼、亭组成,两翼张开,左右翘起,如同凤凰展翅,因此又得了个凤凰亭的别名。
中央的亭子为六角攒尖,除柱头斗拱外,每间补间斗拱一朵,两侧若牌楼处斗拱密集。最特殊的是最外侧的亭子,为三角形,极为罕见。
第五进院,为主殿——礼拜大殿,建于台基之上。大殿单檐歇山顶,上覆蓝色琉璃瓦,面阔七间,进深九间,据说可供一千多人礼拜。很可惜,不能进去参观。因为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穆斯林做礼拜時,只须面朝麦加城的克尔白就行了,因此整个建筑群坐西朝东,就不难理解了。
大殿的进深大于面阔,这一点是中国古代建筑少有的,重要的单体建筑,一般来说,平面上喜欢采用东西宽,南北窄的长方形。东西方向宽,首先可以形成正面视觉的冲击性,提升气魄。另外,因为我们处在北半球,若南北进深太深,深处就照不到太阳,室内会显得幽暗阴冷。以西方大教堂为例,这是典型的进深大于面阔的建筑,显得极为深邃,它们是通过大量的高侧窗来为中厅带来光线,而中国建筑通常不在两侧开窗。同时,中国的重要单体建筑,几乎都不是宗教建筑,多为行政场所,这两种不同用途也决定了对采光的要求,宗教需要幽深增加神秘感,而行政场所则需要明亮以表白信心与坦荡。
同样的道理,清真大寺的礼拜大殿作为宗教性建筑,就选择了进深大于面阔。在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屋顶怎么选择。既然是中国的传统建筑,那么大屋顶是一定的,而屋顶的总高是与建筑的进深成正比的,进深越大,屋顶越高。以大佛光寺东大殿的进深和屋顶高度比例换算,若也按传统做法,它的屋顶髙度将超过8米。这样大殿本身就会显得头重脚轻,不美观,也在整个建筑群中显得不协调。另外,这样还势必会增加殿内金柱的数量,减弱宏伟感。因此这座大殿的屋顶釆取了“勾连搭结构”,这样整个建筑的高度适中,内柱也不增加,却形成了大屋顶下的巨大空间。
勾连搭,指多个屋顶沿进深方向前后相连接,在连接处做一水平天沟使雨水向两边排泻的屋面做法。当建筑进深较大,为降低屋顶高度,则采用这种方式。勾连搭与抱厦的不同之处为:勾连搭为通长勾连,而抱厦的勾连则短于殿身面阔。
因为没有合适的拍摄角度,再上一张去年在北京智化寺内拍的模型,这就是勾连搭。
晋祠的倒坐戏台也是勾连搭,但前后两部分分别是明清两代建筑,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设计。重檐歇山顶和单檐卷棚顶的结合,确实很美。当时的照片找不到了,上一张晋祠博物馆的照片。
很可惜,大殿内不能参观,里面的结构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