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文学•特稿】何 武/四川/梦想与激情——记农业科学家吕世华
欢迎点击以下链接,关注相关资讯
【西南文学·快讯】阿 月(四川)/《西南文学》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我的理想是,用科技摘掉农民头上贫困的帽子,以此促进社会进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员吕世华一直倾力圆着这个梦。
吕世华长期从事植物营养与肥料、土壤肥力与耕作制度、作物栽培与农业环保的研究。现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植物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迄今在《Plant and Soil》《Soil Use and Management》《Agronomy》《Pedosphere》《Field Crops Research》《中国农业科学》《土壤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学术论文集2部。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2004年获全国发展粮食生产先进个人,2007年被评为四川省优秀科技特派员,2010年被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授予永续农业先锋人物,2010年被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一个激情达人
“感谢吕世华的激情感动我们!他做每件事都能把这件事美化了,变成一个非常美妙的东西,他自己可以几天不睡觉地工作,他就追求这个东西!有人总结了大概一百个中国成功人士的道路,排在第一条的不是水平,不是能力,而是激情。在这点上,我特别体会吕世华的激情。”这是张福锁院士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对吕世华的评价。
张福锁,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GCHERA世界农业奖中国科学家唯一获奖者。
吕世华是张福锁留学回国工作的第一个国内合作伙伴。张福锁院士说:“很有幸与吕世华合作,要是没有吕世华的激情,我们不可能做这么好的基础研究。”
张福锁院士讲了两个故事。
他有天晚上收看四川卫视的节目,看到吕世华在北京间套作会议后,回到四川就搞了一个马铃薯/油菜的免耕套作。他十分动情地说,“我很意外,也很感动。我在甘肃、云南做间套作十几年,已经发表相关论文几十篇,但从来没有让农民在一亩地里多收入200元钱。这对我是多么大的价值,这也是对我价值的肯定。就是我做的事情是对的,是有价值的。我没做到的事情别人做到了!有比我聪明的人,有比我做得更好的人。我需要的是更开放,希望大家做得更好!”
第13届国际植物铁营养大会在东京举行,大会邀请张福锁院士做报告,讲中国果树缺铁如何防治。其实,他与吕世华开始合作的时候,吕世华在四川已经建立了防治果树缺铁黄化的方法。后来团队用吕世华的技术解决了山东省单县700多亩苹果园和肥县600多亩桃树严重黄化的问题。张福锁院士在东京的报告,外国专家非常感兴趣,他们没有想到这么困难的问题这么轻易地就被中国人解决了。
吕世华的激情源自为农民做事的梦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资源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专家在激烈讨论中国做的事情是不是农民关心的,中国的农业专家在怎么给农民做事情。吕世华登台演讲,老外们一下肃静了,吃饭时间到了,老外们不吃饭非要吕世华讲完才行。听完报告,老外们啧啧赞叹:“这真是给农民做事啊!”
一匹业界黑马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解读着秋天。
金秋时节,2019崇明岛国际农业生态种植专家论坛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吕世华研究员引起了全坛关注。
“相比传统种植,水稻覆膜技术可实现亩产平均增加15%-20%,缺水干旱等地区甚至增幅100%”。吕世华研究员笃定的话语,全场鸦雀无声,继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数据无声却最有说服力。
崇明岛作为我国重点打造的世界级生态岛屿,力推无农药、无化肥的“两无化”种植,两大技术难关摆在眼前,一是如何不施用农药控制杂草生长?二是不施化肥如何保证水稻亩产量?
吕世华专家团队研发的水稻覆膜技术解决了世界级的这两大难题。
采用覆膜技术的稻田,全生长期不用农药,仅施有机肥。因为有地膜保护,杂草控制得好,病虫害得到了很好的预防,显著促进生长,早熟一周,节水40%-70%,促进水稻增产提质。生物降解地膜的运用,解决了传统PE地膜残留导致“白色污染”等弊端。巴斯夫ecovio®全生物降解地膜,可被土壤微生物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生物质,是一种可堆肥的新型生物材料。
吕世华1985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进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工作。作为土肥专家,他从水旱轮作土壤小麦缺锰问题入手,却研究出水稻“三大围”强化栽培,水稻覆膜技术等一系列栽培技术,被誉为作物栽培界杀出的一匹“黑马”。
因为梦想,他充满激情!因为梦想,他不懈追求!
中国耕地面积仅占全球7%,却要养活全球22%的人口。每年,全球数以亿计的人口面临着粮食短缺的危机。水稻,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主要口粮作物,其单产水平的高低关乎我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
良种尚需配套良法。袁隆平“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启迪了吕世华“一张地膜改变一个世界”的伟大构想!他激动地说:“这是一个种水稻不挣钱的世界,这是一个大多数地方靠天吃饭的世界,也是农药、化肥过量施用导致环境污染的世界,水稻覆膜技术的推广应用将逐渐改变这个世界!”
为了这个梦想,吕世华团队足足花了二十年时间。
1998年,吕世华团队和其合作伙伴试图用一张地膜让四川水稻生产走上高产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他带领团队常年奔波在田间,迎风雨、战酷暑。终于,覆膜水稻技术成功了,亩产高达800余公斤。吕世华的意见建议多次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探索的“专家+协会+农户”的推广模式,连续5年写入省委“一号文件”和省委《关于统筹城乡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决定》。
随着水稻覆膜技术在祖国大江南北的推广,新的问题又出现了:PE地膜回收耗费劳力,回收不完全,残留量大。这个问题不时困扰着吕世华,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要是有价廉物美的全生物降解地膜该有多好啊!吕世华找到了合作伙伴——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共同进行攻关实验。
2018年10月8日,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在云南德宏州芒市遮放贡米基地,中外专家共同见证了生物降解地膜应用于有机水稻的神奇。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二十年,历史长河里的一瞬,人一生中却何其漫长。吕世华团队的青春、热血和汗水,浇灌在农民的笑容里,生长在芬芳的泥土中。
“一张地膜改变了一个世界”的梦想成真,是一个擦亮四川农业大省乃至中国农业大国这个金字招牌的重要技术。
一段科技情缘
吕世华以一颗紧贴农民的心,用一双扎根田野的脚,辛勤耕耘在大竹县的三山两槽。
2009年初春的一个周末,时任四合乡党委书记的我在《四川农业科技》上看到了水稻覆膜技术的系列文章,夜不能寐。
周一上班即与编辑部取得联系,获取了首席专家吕世华先生的联系方式。吕专家非常谦和与我攀谈,并邀请我参加省农科院的技术交流会议。放下电话亢奋不已,马上将乡长朱治蜀找来商定推广此项技术,又产生了带村支书和农技员前往学习的念头。试探着与吕专家谈了自己的想法,他说增加6个人(5名村支书和1名农技员)同去比较困难,极力向领导汇报争取。
终于,我们7人如愿地前往省农科院学习。吕专家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的讲解很接地气。尽管春寒料峭,大家推广水稻覆膜技术的热情腾腾上升。
会议结束后,吕专家来到四合乡走村串户与干部群众交谈,召开技术培训大会讲理论,深入田间亲自示范。全乡水稻生产迅速掀起了一场“白色革命”。
他多次来四合乡指导,田园就是他的实验室,带泥裤腿和汗湿衬衫是他的形象。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也不是所有的付出都需要回报。他在奉献的过程中寻找到了快乐和幸福。
吕世华衣着朴素,生活节俭,科研经费“抠门”务必用在刀刃上。在自己有限的科研经费中拿出了3万元支持四合乡的技术推广。
水稻覆膜技术不仅实现了头季稻节水节肥高产高效,还扩大了再生稻面积,提高了再生稻产量。
丰收了,田农们笑靥如花那是盛开的科技之花。
科学道路无止境。吕世华专家和我又谋划起了四合用水稻覆膜技术发展有机大米产业。因工作调动我离开了四合乡而搁置。
我们联系少了,他执着的创新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我也一直牵挂着他研究的水稻覆膜技术降低地膜残留量的课题。
获知他“一张地膜改变一个世界”的梦想大功告成,着实为他高兴,为中国的农业庆幸。同时,向他提出了支持朝阳乡木鱼村的请求。
大竹县朝阳乡木鱼村,省级贫困村,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系旅游局的联系帮扶村。木鱼村地处铜锣山脉的怀抱,全村3230人。3300亩稻田,常年水稻亩产在400公斤徘徊。
吕专家欣然应允。2019年初春时节,他不仅带来了技术,还赠送了生物降解膜。
贫困山区的特有封闭意识导致老百姓难以接受新生事物。覆膜水稻技术底肥仅用油枯等有机肥料,后期不再施追肥,他们很难接受。
5组年过花甲的老农秦才福与吕专家打起了赌,如果产量能够保持往年的产量,他手板心煮饭给吕专家吃。
收获时节,面对木鱼村有史以来的稻谷高产(最低的亩增100公斤以上),秦才福傻了眼。他嗫嚅地喃喃道:“科技太神奇了!”
水稻覆膜技术纳入了大竹县人民政府与四川省农科院的院县科技合作项目,技术在大竹县得以迅猛推广。
2020年金秋,铜锣山下文星镇一片金黄色的稻田,粒粒饱满的黄澄澄稻穗纷纷低头沉思:一张地膜改变的世界是一个金灿灿的世界!8月25日,四川省农科院吕世华研究员、大竹县教科局副局长朱治蜀、文星镇人大主席廖兴玲、文星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志华等见证了奇迹:应用覆膜技术的水稻亩产高达706公斤,而常规栽培的亩产489公斤。
这是在遭遇特大干旱、持续低温多雨等不利天气影响后的奇迹!再次证明生物降解地膜是稻田的好保姆!
一提到农业科技,吕世华就非常感慨:“由于出身农村,读了农业大学,干了一辈子的农业科研工作,我深知科学技术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当前我国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渐下降,农业面源污染却日益加剧,这一现实要求我国农业必须走作物高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生产与生态双赢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展望未来农业,他深情地说:“农业科技的创新,需要多学科的协同,更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需要创新体制机制,这是怀揣梦想的农业科技人员的幸事!更是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幸事!”
田野是寂寞的,带泥裤腿和汗湿衬衫是无声的,他们构成了有生机的美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