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让多少当爹的无地自容

王朔有篇著名的小说,题目叫《我是你爸爸》,后来改编成了电影,名字改为《冤家父子》,冯裤子演的。

故事讲的是一个爱装腔作势的父亲和一个叛逆的儿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当爹的拼尽全力想在儿子面前树立父亲应有的形象,但屡屡失败。冯裤子把一个失败的父亲刻画得相当生动。

王朔描写的那种父子(女)关系,接近于日常生活中的常态。父慈子孝,是理想中的代际关系模式,但很少有家庭能够实现,真实情况往往是鸡飞狗跳。

父子(女)关系怎么样,根本上取决于父亲。

子女孝不孝,倒不是取决于父亲慈不慈,而是父亲有没有足够的尊严和权威。

父亲的尊严与权威何来?来源于为子女铺路的能力。

冯裤子演的马林生为什么得不到儿子的尊重呢?因为他没本事,所以儿子也瞧不起他。

放眼四周,多少父母为了学区房呕心沥血,为了孩子能上更好的学校到处低头。为啥啊?爱,肯定是重要的因素,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

另一个因素则是怕——怕日后孩子路走得不顺,反过头来埋怨父母没能给ta更好的教育,没有给ta铺垫好社会关系等等。

看看贾平凹先生,人家在父亲的角色上绝对值得全中国绝大多数男性羡慕嫉妒恨。

贾浅浅小姐发表过一篇散文《我的父亲贾平凹》,用热情洋溢的笔触写下了她对父亲的崇拜。摘录两段:

我从小到大特崇拜我父亲,除了不读他的书,不看他写的文章。狂热到什么程度:模仿他吃辣子,经常和他比赛吃,小小的女孩把自己吃得胃痛;模仿他的字体,就感觉他写的“贾”字怎么那么好看,老是跟着他的笔迹偷偷练;模仿他写东西时总是用稿纸背面的习惯,也装模作样地在稿纸背面留了天地左右写东西;甚至有一度在西北大学住时看他每日写字画画,自己还央求他给我买了一套《三希堂画室》日日临摹,还别说,画得有模有样。有一次兴致来了,照着他书房的陶俑画了一张,还受到他的赞许,说我的神态画得好。再比如,吃饭上,他不爱吃肉,很长一段时间,我也不沾一点荤腥;他爱吃杂粮,我也总点乔面饸咯,就感觉可以向人家靠齐了;喝稀饭时总喜欢喝汤,是汤水能照见人影的稀饭。我从来反感别人在我面前抽烟,但每次到他书房,虽然总看见雾气缭绕,但就是闻不见烟味,只是常常从书房出来时,头就疼得历害。甚至爱屋及乌,我看见香港一个男影星叫陈小春,长得憨憨的,嘴巴大大厚厚的,和父亲的嘴巴一样,我就感觉特亲切,喜欢得要死。

我作为贾平凹的女儿自有风光得意的时候,也碰上很多恼人失意的事,但这并不防碍我极度狂热地仰慕、崇拜他。如果有下辈子的话,我还要做他最宠爱的女儿!

被儿女崇拜,是一个男人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贾平凹先生是个幸福的人。

女儿贾浅浅为什么崇拜父亲贾平凹呢?难道是因为才华吗?并不是。

贾平凹得到女儿的尊重,是他尽到了父亲的责任,当好了女儿的铺路石。

贾浅浅生于1979年,1998年进入西北大学中文系,2003年大学毕业。

细心的朋友一算,发现贾浅浅大学上了五年,于是怀疑她考上的是专科,在学校期间完成了升本。

2003年大学毕业后,贾浅浅进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任教。

很多朋友质疑贾浅浅凭什么本科毕业就能到大学任教。其实,那时候的学历泡沫还没有那么严重,博士起步还只是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的门槛。2001年,我一个师妹就是本科毕业到西安高校里教课去了。

但问题是,贾浅浅进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任教时,贾平凹先生刚刚到任该校的文学院院长。

确实是举贤不避亲。

在高校里工作,是要搞学术研究的。研究首先得有课题,有个著名作家父亲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贾浅浅小姐决定把贾平凹作为研究对象。

在《我的父亲贾平凹》中,贾浅浅小姐记述了事情的缘起。

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我虽然极度狂热地崇拜父亲,但是流于表面和形式,我不能真正走入父亲的内心,了解他的精神世界以及灵魂深处。这种感觉很沮丧,就好比隔着厚厚的橱窗看着你心爱的蛋糕,你虽然能看得见但你碰不到更吃不着。痛定思痛,我觉得我这个“粉皮”应该升级了。所以我作出一个伟大的决定,从此我要研究我父亲了。我跑去把我这个决定告诉他时,我发现他嘴角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很隐藏可还是被我发现了。我装模作样地说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研究,你意如何?他沉思一下,抽着烟说,你说的那几个方面的资料都不太好收集,别说你了,就是我本人这些资料都不全,不好做。你可以从以下某某某几个方面来研究,比如说一、二、三,于是我迅速掏出笔和纸来,把他说的一、二、三全记录下来,还装作很谦虚很恭敬的模样。

这就是历史上不多见的,被研究者指导研究者如何写关于研究他的文章的这样一个场面。所以,我日后要是有幸出什么研究我父亲的书,大家一定要坚信这是我们两人共同研究的结晶。

培育女儿受教育找工作,可以算作是铺路;让女儿以自己当做研究对象,还一块讨论怎么研究,这简直就是直接躺在地上给女儿当垫脚石了。

什么都为女儿准备好了,这样的父亲难道不伟大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应该就是为贾平凹写的。

贾浅浅小姐最近被关注被热议,源于她的诗歌创作。她的文学创作之路是怎么开始的呢?也是父亲贾平凹动用资源带上路的。

贾浅浅是这样说的:

刚上大学那会儿,写了一篇文章叫《我爱辣椒》,通过写我对辣椒的钟爱,从吃辣椒体会到的人生哲理,其中还是透射出父亲对我的影响。那天给父亲看这篇文章的情形是这样的:当时,我和我父亲各占据一间房子,他写他的,我写我的,我当时就在我的小房子里誊抄这篇文章。写好后,父亲正在午睡,我就轻手轻脚把这篇文章放在他书桌上,然后摸上床假寐。但是两个房间的门却没关,我就静心等待他起床后的反应,因为紧张,我的两个太阳穴突突地跳。终于,父亲一个小时后蟋蟋嗦嗦起床了,半个小时后听他给孙见喜伯伯打电话,说:“老孙呀,我这里有篇文章写得还行,刚好你办的刊物要稿子,就给你吧。”然后才笑嘻嘻地说:“这是我娃写的,趁我睡觉人家偷偷地给我放了篇稿子,上边还写着丑媳妇总要见公婆……”这就是我第一篇发表的文章。

日后我总结为什么这篇文章能发表,并不是我的措辞有多高妙,立意有多深远,关键就是我拍对了马屁,博得了老爷子的欢心,这点太重要了。……

具体到贾浅浅的诗,客观地说,在网上被拿出来群嘲的那些并不是全貌,不是每一首都那个味道。有一些,也是挺不错的,比如这首:

《吟唱》

整个三月,玉兰和樱花依次败落

风带来蚁群的灰暗定律

我晃动着一根根光线,守在银杏树旁

像一位白发苍苍的阿婆

守在摇篮旁,为它轻轻哼唱——

那些遣散在芬芳里的孤独与高傲

那些被人遗忘的单调一致

悠长的曲调反复吟唱

像一根越搓越细的麻绳

穿过黄昏,晾晒着

平庸时代的信条

怎么样?是不是还不错?可见,不带屎尿屁,贾浅浅也是可以写诗的。大家莫要以偏概全。

热爱诗歌的人多的是,在这个诗歌不吃香的时代,能出名的诗人太少了。有的朋友可能说,我也会写诗,写的比贾浅浅还好,怎么就没地方发表没地方出版呢?

这个抱怨不得,谁让你没有那么多叔叔阿姨栽培呢?人家贾浅浅有。而且不是随口夸夸鼓鼓劲那么简单,叔叔阿姨们在《文艺争鸣》上包了版面,发了若干篇论文夸。

《文艺争鸣》,那是C刊哦,想花钱发文章的话,版面费老贵了。

有这么多好叔叔好阿姨帮衬,还不是因为有个好爸爸么?

虽然为女儿做了这么多,但为了不让女儿有心理负担,贾平凹会故意不让她察觉到。他给女儿的感觉是这样的:

实话实说,有些时候家里人就是想借他的名气,走走后门,但人家总是摆出一幅事务缠身,爱莫能助,顺水推舟,自己解决的姿态,真是让人又气又恨。全然不像有些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

作为作家的贾平凹,我了解不多,只在当年跟风似的翻过《废都》,对着满篇的方块浮想联翩。

因为不了解,所以我不评价作家贾平凹,只谈父亲贾平凹。

我觉得贾平凹先生可以当得起“中国好爸爸”的称号。论为了女儿成长所付出的,不知道多少当爹的男人要在贾平凹先生目前自惭形秽无地自容。

李守财一天天在长大,我这个当爹的能为他的未来发展做什么呢?跟贾平凹先生比,有多大差距?

一想这个问题,心理压力大的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