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小年专刊 ‖ 01】散文 · 平台小编 樊文举 ——《小年》

平台小编
小编园地           
    小 年     
文 ‖平台小编  樊文举
常言道,紧腊月,慢正月,不紧不慢十一月。腊月的时间飞快,刚过腊八,一转眼就到了腊月廿三。腊月廿三又称小年,就是说年从这天就正式开始了。
人们对腊月的这种错觉,仅与忙碌有关,而与时间本身没有任何的关联。因为在腊月要干的事实在太多了。刚跨进腊月,大家就已经着手为过年做准备。比如杀年猪、购置年货、缝制新衣服、拆洗缝补旧衣服、打扫卫生、布置房子等等。除自家这些必须要干的活外,亲戚邻人家的事、村里公共的事也不少。诸如亲戚邻居家嫁女儿、娶媳妇、过满月、村里组织学戏等等。对于常年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这些事件件都是大事,一件都不能耽误。而且按照老家的习俗,这些活、这些事基本上都要在小年这天前干完、办好,绝不能留到新的一年。否则,就会给新的一年带来不祥。而这些活、这些事大多又是一些细活、零碎活,做起来自然就费时。但是谁都希望新的一年万事顺心,吉祥如意。为了这个就不得不白天干、晚上干,加着干,天天忙得昏头转向,但还觉得时间紧、不够用。腊月,虽然大家都很忙,但都忙得高兴,而且是越忙越高兴。
儿时,我只知有腊月廿三,不知有小年。因为从来没有听人说过腊月廿三也叫小年的。小年这一名词,对我而言,是上高中时才接触到的一个新概念。一直到现在,我还是喜欢叫这天为腊月廿三,因为感觉只有这么叫心里才更亲切。按老家的风俗,这天最重要的事就是“送灶神”。这一风俗不是我们老家独有,中国北方大多数地区都有这样的风俗。
 “送灶神”的故事是每年腊月廿三奶奶必讲的。虽然奶奶不识字,但奶奶心中装有好多好多的古经。奶奶像一眼永不干枯的泉水,古经就是潺潺泉水,总是流不干、讲不完,而且天天都是新鲜的。她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张生的人,自结婚之后,整日花天酒地,很快就败尽祖上留下的家业沦为乞丐。一天,张生讨饭到了前妻郭氏家门口。好心的前妻郭氏见前夫张生落魄到如此地步,于是心生怜悯之意,悄悄将张生领进灶房,想让他吃顿饱饭。当张生接过前妻郭氏从灶台上端过的饭时,心中顿时羞愧难当,便一头钻到锅底下烧死了。后来,玉皇大帝知道了这事,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下,就封他灶神,专管人间灶火,并监察每家人的言行,每年农历腊月廿三升天,给他汇报各家一年来的善恶情况,除夕之夜返回,把新一年上天降临的吉凶祸福带回。灶神的汇报关系着每家人新一年的祸福,因此,家家十分敬重灶神,在灶房里都供奉着灶神的神像,每年腊月廿三这天要祭祀灶神,称“送灶神”。
祭祀灶神,心中一定要虔诚。心诚能带来福气,心不诚就会带来灾难。为证明这一千古观点的正确性,奶奶也有很多典故的。她说:以前有一户穷人,家中很穷很穷。腊月廿三这天要 “送灶神”,可快到中午时,连买三支香、一张黄裱的钱都凑不够。男人难过地蹲在墙下暗自流泪,女人急得在门口团团乱转。突然,女人看见堆在门口的一堆胡麻柴,一根根的胡麻杆,多像一支支的香,于是心中一喜,就拿了三支胡麻杆。这时,脚下的一片枯叶让她心中又一亮,便拾起几片,进门给丈夫,让他用胡麻杆代替香,枯叶代替黄裱,恭送灶神上天。灶神给玉皇大帝说了这家的情况,玉帝也被他们的虔诚所感动,便降福这家。自此,这家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还有一户姓马的富人,财大气粗,目中无人,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有一年腊月廿三,没有送灶神,还说我家中百万的财产、成群的牛羊,谁看见是你灶神送的。今年我不送你,看你能把我咋。结果大年三十早上,一场天火把这户富人的房子、粮食、牛羊,还有几位姨太太、孩子和佣人全都烧完、烧死了。掌柜的只能带着结发妻子行讨于街头和乡间小路,最后,在了一个冬天的晚上被活活饿死了。
 那时,我家灶台后的土墙上,常年贴着一张印有灶神画像的年画。画的中间是一个人,上边、左右两边配有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一家之主。”说常年,其实也不是不对的。因为每年腊月廿三这天,我们要把这张年画撕下来,与黄裱一起烧掉,到大年三十晚上,再把新买的年画贴上去。我们把贴这张新年画叫“请灶神”。
因灶神上天给玉皇大帝的汇报关系着每家人新一年的祸福,所以大家对送灶神、接灶神是非常重视的,而且很讲究形式的。儿时的这天,村里家家都要做麦芽糖糖饼(用小麦发芽后晒干磨成面粉做的一种饼子)供奉灶神。甜甜灶神的嘴,好让他到上界多说些甜言蜜语的好话,年三十回来时带来风调雨顺和吉祥平安。因为那时人们生活十分艰苦,再无甜食。麦芽糖糖饼的发现,真不愧是一个伟大的创造。我们不得不为先祖们的敬畏、虔诚、智慧而感到敬佩和自豪。现在日子过好了,很少有人再做麦芽糖糖饼。腊月廿三供奉灶神的全是各式各样的甜点、各种水果、糖瓜。现在的供品,我想灶神一定比过去喜欢多了,上天也一定说的全是好话,所以年年风调雨顺,家家和睦,国家安泰。
其实,我期盼这一天的原因并不是期待灶神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运,而是送灶神时就可以堂堂正正地拿出希以为宝的鞭炮放几个过过瘾。送灶神的程序大致是这样的:男主人先虔诚地给灶神献上麦芽糖糖饼、清茶,再焚香。给灶神是不献酒的。人们这么做,我想可能与灶神生前曾花天酒地,导致家境败落,走投无路之际,能够自我反省,以死谢罪有关吧。对于张生这样一个人,当然大家不再希望他成神后还缠绵于酒。这应该即是人们对灶神本人的期盼,也是对后人的一种训诫。接着烧几张“纸钱”或“黄裱”(两者都是冥币),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在灶台后墙壁上贴了一年的“灶神”撕下来,烧到灶火里,最后爬在灶台前虔诚地三磕头一作揖。此时,孩子们在院子里放一阵响亮的鞭炮,就算送灶神上天了。这些工作都是由四叔来完成的,我和几个弟弟只管在院子里放鞭炮。这时,奶奶和妹妹们老早就躲在屋子里,双手捂着耳朵,头从门口、窗口探出,每张脸都笑成了一朵灿烂的花。每年腊月廿三,灶神上天给玉皇大帝汇报自己在人间的分管工作,也算是一年一度的述职吧。从这一点来讲,自古人们就希望对官员政绩实行年度考核,让能者上,昏庸下,多造福于天下苍生。健全完善工作机制,除恶扬善,激活人的内在动力,创造美好生活是人们自古以来的期盼和追求。对于人们自古以来一直追求的东西,自然就有一定的难度。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我认为主要在自我革新。自我革新应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什么时候都是不过时。自我革新是为了促进发展,发展需要不断地自我革新。只有自我革新,事物才能不断地提升、前进、发展。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一个民族更是如此。
说到这里,突然觉得过年就是一堂最古老、最传统的、方式最灵活多样的德育教育课。而小年这天的送灶神活动,不就是教育人们应长存敬畏之心,长举积善之事,坚持自我革新,团结协作,创作美好生活吗?
——2021年1月27日
作者简介
【樊文举】网名水比药苦,宁夏西吉县人,业余创作诗歌、散文、小说,作品散见于《诗刊》《飞天》《朔方》《飞天》《黄河文学》《共产党人》《大观》《六盘山》等报刊杂志。著有长篇历史小说《大石城》、诗集《墨语心痕》,宁夏作协会员、宁夏诗歌学会会员、宁夏诗词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西海固作家研修班学员。

Liupanshan
六盘山诗文
编辑:水比药苦
谢谢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