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刘正伟作品 | 台湾诗人衡阳行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初语阅读

初语阅读——西散原创高端平台

初语阅读——中国原创精品散文基地

初语排行榜——中国原创精品散文风向标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我们最常说祝寿辞中的南山,即指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的南岳衡山。2019年冬日,我来到这座向往已久的大山:一来看望相交已久、素未谋面的文友甘建华教授,二来参加文坛前辈旷瑜炎先生美文诗词分享会,三来登临祝融峰一览湘中胜景,实地体会李白诗句庞大的意蕴:“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诸事圆满,此行成了一举数得的文化飨宴之旅。我在网络纪游戏称“大开眼界”,突破多项“个人吉尼斯”记录:首次搭乘大陆绿皮火车硬卧、软卧来回;首次畅游台湾诗坛泰斗洛夫先生家乡;首次瞻仰即将开放的洛夫文学艺术馆及其燕子山旧居;首次夜访台湾前代诗人古月老师的出生地衡山县店门镇武家新屋;首次在“天下法院”福严寺吃随缘素斋;首次见到南天门雾淞;首次在大陆过生日……

素闻衡阳是美食之乡,首次吃到地道衡阳菜,各种佳肴都是用来招待尊贵客人的。尤其是舌尖上的土头碗,听说在衡阳有着百余年历史,发明人就是晚清湘军名宦彭玉麟。其时寓居杭州西湖畔的兵部尚书彭大人,十分想念家乡美味,某次宴请姻亲俞樾时,让家厨烧出几道衡阳菜,荟萃到一个海碗端上桌来。菜分七层,由下至上分别为红枣虎皮蛋、条形酥肉、油炸肉丸、黄雀肉、鱼圆子、蛋卷、猪腰花。俞樾乃红学大家俞平伯的曾祖父,清代著名学者,道光三十年庚戌科(1850年)进士,做过翰林院编修,世间什么美味没有尝过?乍一入口即赞不绝口,询问菜名,家厨说是管堆子香腰,也就是衡阳乡间将稻草倚树往上堆叠而成的形状。俞樾说这个菜名不好,既为彭府所创,不如叫玉麟香腰,彭公亦欣表赞同。这道风味传回衡阳后,雅者依然沿袭其名,俗者称之为土头碗。一般人家要到逢年过节办喜事才有得吃,喻意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建华兄对我说:“你从台湾那边过来,咱们吃了这个头碗,希望两岸早日团聚,中华上空一轮明月。”

我这远道而来的客人着实被感动了,而且一天被感动两次:中午与建华兄和衡南诗人夏夏、罗诗斌、画家罗杨彪在县城云集餐叙,晚宴是甘兄伉俪与衡阳众诗人为我在市区洗尘,衡阳人的热情好客藏在心里写在脸上,扎扎实实不带玩虚的。席间喝着我带来的金门高粱酒,在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中,两岸同胞的感情水乳交融。我们谈起洛夫先生的诗文名篇《边界望乡》《河畔墓园》《杨泗庙的幻影》,谈起他为甘兄老家题写的最后一个书签《茅洞桥记》,感念乡贤故人,众皆不胜唏嘘。同时谈起《台客诗刊》推介的“湖南诗人大展专辑”,《创世纪》和《华文现代诗》推介的“衡阳诗人诗展(专辑)”,都是我和建华兄共同为海峡两岸诗人付出的努力。衡阳因为有了长袖善舞、交游天下的甘建华,而被海内外诗坛频频关注点赞。

此次衡阳之行,我不但见到一大拨中年文化精英,还有幸结识了诗坛耆宿旷瑜炎前辈。次日在南岳古镇金月完小大礼堂,参加建华兄策划助推的“我颂南岳——旷瑜炎诗词美文分享会”,面对黑压压六七百人的盛大场面,我简直被惊呆了。在台岛民间举办类似文艺活动,一般也就几十上百人,再多也不过两三百人。没有想到大陆同胞如此热爱文化,也没有想到旷前辈有这么大的感召力,南岳古镇居然来了百分之一的人,还有从长沙、郴州、湘潭等地赶来的,湖南有名的十位书画家为之献上精品佳构。与会者手捧着旷前辈的书,传递着精美的三折页文宣单,那种啧啧赞叹的样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大体浏览晚号“衡山樵夫”的旷前辈简历,知道他出生于南岳山脚下的师古桥,曾经担任衡阳市直几个局的一把手,官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在《春华无烂漫》《流年碎影》两本散文集中坦承,虽然少小时候家里贫穷,甚至煤油灯下苦读都是一种奢侈,却从来没有改变对文化和明天的憧憬,对中国古代诗词文赋打心眼里的喜爱。退居领导岗位后,他在家中潜心写作,至今出版六部专著,主编出版三部诗集。这在常人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但年近八旬的旷前辈做到了,真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啊!在此之前,他已是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湖南省诗词协会副会长,担任过衡阳市诗词学会两届会长,做过15年南岳诗书画社社长,成为世人仰慕的南岳赤子。就在这个文事开展一周前,经甘建华、王锦芳两名资深会员的极力举荐,旷前辈加入了中国散文学会。

湖南这个地方用冯友兰先生的话来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力最大的三个地区之一,打败蒋介石政府的主要就是湖南人。“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副楹联至今还是岳麓书院的门面,谁都可以到现场瞻仰一番。衡阳石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东洲岛上的船山书院也是晚清十大书院之一。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千古传颂的《爱莲说》源出衡阳西湖,明末清初大儒船山先生王夫之在湘西草堂著书立说八百余万言,曾国藩在衡州操练湘军最终荡平太平天国,中国古代十大琴曲有《梅花三弄》《平沙落雁》《潇湘水云》出自衡阳。身为湖湘文化知名学者的甘兄建华一言以蔽之:“湖南衡阳,南国名城,山脉绵延,文脉深厚,水脉流长,血脉传承。”

那天深夜在衡阳晴好居,我仔细拜读了旷前辈赠予的著作,从中透出的质朴与诚挚,令我感受到他对父母的忆念,对友朋的尊重,对衡岳湘水这片热土的深情。他的诗词与散文,二者就像衡山之衡,形成其创作的平衡。他的作品有浓厚的古典美,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柢,从传统的土壤吸收养分,再以现代的语感与风格,展现出对当代生活与美学的关怀与体悟。

相信读过旷前辈散文《母亲当牛拉犁》的人,都会如我一样感同身受,忍不住泪水盈满眼眶。我小时候也曾给父母帮忙,犁田耘草,割稻采茶,刈草养牛,所有的农村都一样,总有做不完的苦差事。没有想到的是,旷前辈家却有着更为悲惨的人间世象。“衡山农村的木牛架是用碗口一般粗的杂木做成的。长两米左右,呈匚形。前头由人用肩扛着,后头用绳拴在犁上,母亲用肩扛着木牛架,一步一步地、缓慢而艰难地往前行进,父亲则在后面用双手扶着犁。犁下泥土的深度,自然要比用牛拉犁时浅一些。深了负荷太重,母亲承受不了,拉不动;太浅了,日后不好插秧。拉一会儿犁,母亲就浑身汗透,呼呼地直喘着粗气,休息片刻再拉,拉一会儿再歇。有时父亲要求替换母亲,可母亲总是心疼父亲,怕他腰椎病复发,坚持自个儿拉到底。有时为了赶季节,抢时间,遇上有月亮的夜晚,母亲依旧背着木牛架翻地。这样一拉就是十天半个月,才能勉强将家里的几亩地翻转过来。繁重的劳动使母亲的脸更黑了,走起路来一拐一拐地,甚至跌跌撞撞地,连腰都似乎伸不直,一双眼睛也深深地凹进去了。”建华兄告诉我,正是这一篇和另几篇同样关于苦难生活深刻而传神的描述,深深地打动了古道热肠的他,抛开手头一切俗务,前后花了一个月时间,促成这一场浩大的文化功德。

日本作家厨川白村说:“文学是苦闷的象征。”赵翼《题遗山诗》有句:“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20世纪是人类经历最丰富、最艰难的百年,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兵燹与家国动荡,前辈诗人作家们历经万千曲折,才有美好的文学作品产生,希望我们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因此,在分享会上致辞前,我向旷前辈深深地鞠了一躬,特别祝福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既然到了南岳,那么必定造访南岳大庙,这是一座佛道和平共存共荣的南国故宫,东侧有八个道观,西侧有八个佛寺,堪称我国寺庙一绝;必定拜谒香炉峰下的忠烈祠,这是为纪念抗日战争阵亡将士而修造的大陆最大的烈士陵园,每一个中华儿女到此一游,心头都会涌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必定瞻仰山上的福严寺、南台寺、上封寺,虽然已经过了银杏黄灿灿的季节,但能想象慧思大师、石头和尚、诗僧齐己等高僧大德的坚毅苦修。沿途只见一张张衡阳人美好如玉的精神长相,此地风气似与其他地方大不一样,没有商家店铺强行拉客的举动,只有轻轻的招呼声,买不买香烛自便。

在接近峰顶的南天门附近,看见雾淞之惊喜,让我像个孩子般奔跑而去,拍下一张张从来没有见过的人间仙境。雾淞雪白一片的美景,逐渐在眼前壮阔地展开,连绵到禹王城景点达到极致。寒风昨夜与雨水、云雾邂逅,形塑各种冰雕的形状,不失流线造型之美,浑然天成,巧夺天工。在往祝融峰顶的途中,那些树梢霭霭的雪白雾淞,在冬日温暖阳光照耀下,冰棱接连触地的声音,清脆得像少女银铃般的笑声。冬日美景昭示着寒冬来临,春天正在南太平洋赶往中国内陆。

在“寿比南山”巨石碑前,恰逢52岁寿辰的我,与友人们留下一帧帧弥足珍贵的照片。我许下的愿望是亲朋好友都健康平安,万事胜意,世界和平,风调雨顺。犹记得前一年生日与台湾诗人林焕彰、白灵等,在缅甸巡回演讲十天结束后,回程在仰光机场,众人为我合唱《祝你生日快乐》。如今转赴内陆任教,陆续结识各方文朋诗友,种种奇遇实属意外,感动复感动。

正在此时,甘兄建华接到旷瑜炎前辈的电话,邀请我们晚间在其山下亲戚家聚餐。人生顺缘如此,不亦快哉!吃着地地道道的南岳土菜宴,两瓶茅台老酒格外香醇,一桌诗人画家笑语喧哗。陶醉在家一样的温馨中,揣测那些远在台湾的友人,能够想象得出大陆的富足与安宁吗?能够想象得出一个异乡客内心的感激与歆羡吗?


作者简介:刘正伟,生于1967年12月2日,台湾桃园人。佛光大学文学博士,现为江西上饶学院文传学院专任副教授。台客文化协会理事长,《台客诗刊》总编辑。著有诗集《思忆症》《梦花庄碑记》《游乐园》《我曾看见你眼角的忧伤》《新诗绝句100首》《诗路漫漫》《猫猫雨——刘正伟诗选》,编著《早期蓝星诗史》《覃子豪诗研究》等,发表数十篇诗歌理论与批评文章,作品屡获台湾文学大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