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报看故事2——“会计”上净利润的顺周期性

“会计”学科从很大程度上使人们对于公司经营成果的看法与原始的观感产生的很大区别,这种差距的本质就是会计所认可的基础与逻辑并不是以“实务”或者说“法律证据”为基础的,其中各项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使得在会计上得到的净利润数字之前,可以留下很多“艺术”的空间。

今天就是想举例探讨一项由此带来的艺术——利润的顺周期性。所谓顺周期性,就是在一定趋势下,会出现比趋势更为强烈的波动,在会计的逻辑体系之下,也会产生利润的顺周期性。如果收入成本及各项费用同比例上涨或者下降,利润也应该随着发生同比例的变化,顺周期性即体现为在不同趋势下变化比例的强化。

举例:中国一重(601106):机械制造业,主要产品是冶金成套设备、核能设备、重型压力容器设备、大型铸锻件。下游主要为核电、化工行业、火电水电和冶金行业。众所周知,下游各自惨了一整个供给侧改革的几年,2017年开始出现较为明确复苏。

2014-2017年财务数据如下表,单位百万人民币。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营业收入

7328

5012

3204

10252

毛利润

805

138

(760)

1754

净利润

26

(1795)

(5734)

84

扣非净利润

(676)

(1940)

(5807)

16

坏账损失

(93)

329

568

(164)

存货跌价损失

0

61

2379

15

资产减值损失

(93)

470

2959

27

经营净现金流量

(2294)

(429)

500

983

2014年-2016年处于不断下滑区,收入跌跌跌,利润跌跌跌,而且跌的比收入跌的还快。而2017年出现确定性触底反弹,净利润翻正且现金流持续走强。

1.经营杠杆的存在:简单的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当收入减少,产量将少,固定成本不变,毛利润作为最终净利润的基石一定是会被不断侵蚀的。而一般而言变动成本是一条曲线,需要根据不同阶段讨论,但是真正的下降趋势到来,一定是,单位可变成本挺不住会提高的,例如原材料采购数量下降还怎么打折啊,继续拖累毛利润。

2.各项备抵科目的拖累:毛利润出来了,净利润之前还有大半张利润表的距离,备抵科目就是其中一个潜在的弹簧。

因为在整个上升周期的结尾,收入在高位,一般应收账款等也在高位,一旦下游日子不好过了,公司在下滑区间不仅面对的是逐渐减少的订单,下滑的生产线利用率和攀升的成本,更有被拖累的应收账款。

国内上市公司一般采取账龄法计提坏账,如:

在行业低谷周期内,2-3年时间账龄法40%的应收账款就已经进入资产减值损失,与上年相比的30%差额当年在净利润计算前扣减没了,比例上升非常快,3-4年上升更是一年达到40%的新增坏账准备。所以对于这种单个设备金额大,应收账款周转慢,又受设备采购周期影响较大的企业,真的是,从上升期拐点出现,打入冷宫开始,历史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就可以自行在2-4年内拖累净利润变脸,都不用毛利润数字的帮忙。

然后一个设备周期复苏,下游有钱了,回款和新订单刷刷的来,收入上来了,经营杠杆带动毛利上升,然后客户上帝们开始结款了,上个周期扣了40%,乃至80%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刷刷的调整回来了,资产减值损失转回数字堪比毛利数字,涨的也是飞快。

同样作为备抵科目的,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存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的减值也是一样的性质。其中最为与经营挂钩的即为存货减值损失,在上升周期,原材料等基本都被顶在偏高位置,然后在下行阶段,存货周转又慢,价格又不断下降,不断计提减值损失,等下一轮周期开始,又出现可以转回的迹象,又刷刷转回。如果企业用的是先进先出法,还会进一步放大。上行周期,原材料价格攀升,默认出的是先进的价格低的存货,收入高成本低。后来高价格的压箱底了,提减值+高成本,净利润这个惨啊。在行业景气回暖的时候,还有的箱底减值转回,等把压箱底那点出完,之后的料都是低点屯的,毛利又会出现大幅的上升,净利润又陡峭的回归。

所以,如果一家周期企业的利润数字对你很重要,那么在看到确定性收入的拐点之后,请给你关注的净利润一个高于收入预期变化的弹性,享受这个深V微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