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书35:学亦有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亲爱的小芯甜:

你好呀!

最近妈妈读了一本《学习的格局》,也是一本妈妈写给孩子的如何更好的学习的书,里面总结了很多理论和案例,妈妈看了觉得写的非常好,并且也准备以相关的基本好书给你写几封关于“学习方法”的小信。

今天是第一篇,推荐你的书是《认知天性》,希望能和你一起了解认知的规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关于学习

我们先聊一下“学习”,先把书放一边,聊一聊妈妈是怎么理解学习的。昨天咱们的小黑板上是妈妈很喜欢的两段话,今天妈妈再加一句,希望与你共勉: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3说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关于学习,第一是乐趣,而不是用处,更不是成绩和学位。就像你现在对于什么都很好奇一样,世界是很美好的,每多一分了解,多一分体会,我们就多从世界拓印了一分美好。

其次是,一直有乐趣。学习可以辛苦,但是不要痛苦,才可以让乐趣一直相伴。为了其他让自己因为学习深陷痛苦,是没必要的,也很难坚持,这点你爸爸深有体会。

最后是,不执着,不必为难自己,把学习当做爱好就好,记你一存有进一寸的欢喜,不必执着或者纠结。

所以,无论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是多大,是否纠结于考试和上学,妈妈都希望你能够放轻松,回归好奇,回归美好,回归热爱,可以不求甚解,可以慢,可以不求结果,毕竟学习是一个生命一生的事情。

二、欲速则不达

《认知天性》让妈妈回想起了曾经很多学习任务的回忆。书中区分了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如果要实现更好的长期记忆,不是长时间的针对性训练,反而是有间隔、有穿插的学习更有效,哪怕只是穿插睡觉。虽然慢一点,但是效果更好,也就是妈妈想让你认知的第一个学习规律——欲速则不达

妈妈短期记忆超级差,比平均值差很多。小学的时候噩梦就是发现课文后面有一句要求背诵。三年级的时候有一篇课文《赵州桥》,背不下来胆子还小,一边背一边哭,最后还是被姥姥逼着去睡觉的,姥姥说我半夜睡觉都在念叨。但是睡了一觉之后,至少能背下来,不至于把自己吓哭了。睡觉还是有用的,间隔也是有用的,我怀疑,大脑某个部分在背着我复习。

不过妈妈还是很希望你能有爸爸的记忆力,你爸爸记东西真的挺快的,但是小时候也超级欠揍,上学时候一边打扫分担区一边磕磕巴巴背《琵琶行》,你爹就在旁边欠欠的拎着扫帚捣乱、打岔,恨的人牙痒痒。

给记忆时间,间隔,混合,深入,才能够真正的化知识为理解,化信息为己用,所以很多时候速度没有那么重要。

背下来细胞的结构可能只需要半个小时;

扣上书默写可能需要一个小时-准备好洋葱、显微镜去观察和记录可能又需要两个小时;

用各种东西,例如柚子皮、牙签、橡皮泥做一个细胞模型可能需要半天-编一个“细胞”的小故事,小舞蹈,小戏剧需要你和小伙伴的几天时间;

去观察、搜索不同种类的细胞、不同生物的细胞的共同点和区别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从细胞的产生历史,用细胞的思维去思考和理解生命与社会组织,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

知识本身没有差异,但是对知识的理解、体会、整合、应用却可以有天壤之别,所以记得欲速则不达,不要被明天的考试和检测左右,去用最喜欢的方式去体验每一种知识的美和他们背后的智慧,给自己时间去深入,去积累,去热爱,欲速则不达。

三、困难不仅正常,而且有益

妈妈第一次给你画图,讲学习的三区,已经学会熟练的是舒适区,外面的一层是学习区,最外面是恐慌区。

学习是什么?学习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对不会的东西的了解,那就必然会走出舒适区,带来不舒适。所以学习的时候感受到困难,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就像我们到时间会饿,吃多了会撑一样正常,再自然不过。

所以不必因此有任何挫败感,我们的态度会决定我们的行动,我们每日的行动又会日积月累影响我们的人生。当我们认为困难是挑战,是进步,我们就可以不断的打开自己的舒适区,看到更广阔的的世界,有更丰富的人生体验,不负此生。而如果我们一直恐惧困难,就是自困井中的青蛙,怨天尤人或者自我安慰。

如果我们看到别人很轻松,也不必质疑自己是不是很笨,自己是不是跟不上,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本身上,因为身边的那些人一定也是困难在从前,苦难在背后,没有任何成就是可以随随便便、轻轻松松的。

而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三区是怎么划分的,也就是程度的问题。一般认为新知识占比在15%左右,是比较合理的学习区,不会太影响理解,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心理压力,学习可以循序渐进

正常的学习,也是如此,困难不仅正常,而且有益,合上书默写一下知识点,用康奈尔笔记法去回忆内容,记录自己一闪而过的进阶问题,自己去探寻新的答案,给自己多找些麻烦,写一写读书笔记,考一考自己,跟着书去做一些实践,经历一些失败,多与别人讨论,去主动挑战15%的困难,每一步就都是进步,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别害怕恐慌区,15%的适度难度是学习区,超过15%,有时连很多专有词汇都不知道什么意思,习题都是红叉,很挫败,但是妈妈想说,如果你可以战胜挫败,恐慌区背后有无数的甜头

高中的时候一位数学老师讲,有一个学生每年寒暑假都会自习下一个学年的课程,做完一本习题。这也是妈妈以前的方法,但是妈妈一般只能做完最多半本,确实很难。但是很有用,非常符合“有间隔”、“有穿插”、“有考验”的有效学习标准,效率很高,痛苦一时,舒服一年。

这种提前自己预习,能够很有效的给你自己对于自己的时间、自己的自由、自己的成绩的主动出击和自由决策的机会,因为你可以节约很多预习班时间,假期可以玩,上学之后效率又很高,不用熬夜看书刷题。

妈妈高一一下子从全市倒数的学校到了全市最好的高中,充斥各种学霸,发现英语学习方式一下子变了很多,而且同学英语都很好,于是我在高一的时候就开始看《五三》和《题典》,一面一面的错题,然后发现自此再也不用努力英语,反而收回了更多的时间和自由。

如果拔高困难度,只要能够克服恐慌,能够给自己带来都会是更大的自由和进步,并且会让你降低对困难的敏感程度,把15%扩大到20%、30%,你将会收获更快的学习速度。

等你长大,欢迎你主动尝试~

四、我不知道我知不知道

有点像绕口令是不是,这其实就是书中讲的元认知,关于我到底知不知道这件事情,人们总会有认知差异。例如,你读过的书,上过的课,错过的题,你总会认为自己知道了,但是合上书磕磕巴巴,下一次遇见错题八成还错。

我们认为我们知道的,并不一定知道,而一些你觉得很恐怖的东西,一定不会知道的东西,或许你反而可以知道。例如云山雾绕的哲学史、古文,当你去真正翻开《论语》、《金刚经》,去慢慢构想文字的场景,你会发现并没有那么难。

所以最后,妈妈关于学习想向你说的就是,努力去掉“我知道”与“我不知道”,去开放、客观的面对知识,面对学习、面对自己。

用小测验、手写错题本,珍惜每一个有效错误,用输出去带动输入,去写文章,去参加读书会,去辩论,去自己对比和总结,去上升自己的“我知道”。或许我永远没有办法彻底知道,但是却总有机会更知道一点。

勇敢的去体验那些“我不知道”+“我想知道”,去深入思考,没有知识值得恐惧,人生很长,能有多难跨越不得,感兴趣就去了解,去学习,去尝试,别被我不知道限制了自己的未来。

以上,自《认知天性》,妈妈很有感触的“认知规律”与你分享,当我们更多的了解认知规律,就可以更好的升级我们的认知方式和学习心态。这封信,作为我们“学亦有道”的开篇,希望你喜欢。

与你一道终身学习的妈妈

2021.7.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