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开车得白血病的传言焦虑,我们最需要什么?

最近,车内异味和白血病成了热词。3月11日上午,一篇题为“毁灭中产的毒汽车:他们都买了奥迪车,也都得了白血病”的文章称,有六名受害者实名举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并使用了有异味的奥迪车,两年后患了白血病。

白血病三个字直接拨动了消费者最敏感的神经。一时间,众多奥迪车主人心惶惶。其他品牌车主也忧心忡忡。

传播就是这样,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尤其是,当跟绝症联系到一起时,人们的焦虑总能快速放大,迅速传染和传播。

车内异味的问题的确存在,也是老大难,还因此登上2013年的315。文章中涉及的六位离世者,或上有老下有小,或正值年富力强。得此疾病去世。也令人惋惜同情。

但是,车内异味是不是导致白血病的根源,两者能不能直接划等号,却需要理性的思考和客观的检测结果。用刺眼的词汇撩拨读者的焦虑神经,在两者之间直接划等号,并不妥当。这不仅对当事双方不公平,对吃瓜群众来说也是不负责任。

或许,是因为当事人亲人离去,悲愤交加,以致如此。但是,我更希望,双方能有更好的方式,来妥善解决这个矛盾。

作为围观者,我也在思考,面对这样的焦虑,我们最缺什么,最该做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理性和冷静的思考。

车内异味和白血病有多大关联?它能导致绝症吗?从现实看,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超过2亿辆,每年销售新车2800万辆。奥迪车一年在国内销售60万辆。这其中,有多少车主因为车得了白血病?这个并没有科学准确的结论。因为买了奥迪车,所以得了白血病,这个推论不够严谨。

从白血病的发病几率看,白血病离人们并不遥远,近年来发病率似乎还在上升。之前做儿童保护时,经常见到许多儿童得了白血病,询问原因,比较主流的答案有两个,一个是毒食品,一个是装修污染。2018年,北京青年报报道,四川10多名白血病患儿家长组建了除甲醛队伍。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周晨燕对北青报记者介绍,她多年从事儿童白血病治疗,尽管目前无法直接确定甲醛与白血病之间的联系,但从她工作中的经验来看,很多患儿患病前都接触过装修污染。

这个报道揭示了两个问题。

一是可以肯定,很多白血病患者并没有开奥迪车,甚至没车开。开奥迪车和得白血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二是车内异味也算是装修污染的一种,也可能是致病因素,也需要认真重视。例如,有专门测试车内空气质量的业内人士告诉笔者,中国每年销售2800万辆汽车,车内异味的问题没有那么严重,但也很严重。

此外,还有很多因素是白血病的诱因。2017年南方日报报道,广州市妇儿中心儿童血液科主任江华主任介绍,空气、水、土壤污染以及电离辐射、苯等化学成分,都可能诱发儿童白血病。遗传、辐射、农药、苯、甲醛,也都有可能诱发白血病。因此,了解当事人的饮食特征、居住环境特征、在车里停留的时间长短、个人及家族身体特征和病史,都会对白血病的成因提供更准确的答案。简单把白血病成因归咎于汽车,说服力不够。

回到这个案例,车内异味与白血病有没有联系,有多大联系?是车内使用沥青阻尼片导致,还是车内座椅、二次装修导致,也都没有一个定论。当事车的空气质量如何、当事车主居住环境是否有装修污染、身体健康状况及家族病史如何,饮食条件如何,也都没有详细的资料。

正是因为没有定论和标准答案,这则新闻一上线就吸引了无数眼球,也引发了无数焦虑。不管是买奥迪车的,还是买其他品牌车的,相信心里都在打鼓,我的车是不是安全。还会有消费者联想,连豪华品牌的都这样,普通品牌的车内异味会怎样?

这就需要当事双方坐下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当事车型、当事人的情况进行详实、客观的检测。既不能推诿扯皮、也不能全盘归咎于某一方。实事求是,这需要理性和冷静的思维。

此外,个人认为,我们缺一个客观的检测标准和空气评价法规体系。面对传言,当读者无法辨别真假时,一个客观、真实、准确的测试报告,就会给焦虑、紧张的舆论环境注入一股清水。

我们呼吁国家出台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为车内空气异味定一个最严苛的安全标准,让所有不达标的新车不能销售,给消费者吃一颗定心丸。

这样的法规看似严苛,实际上即是帮消费者把关,也是帮了车企的忙。

说为消费者把关,是因为新车车内异味有法规保证了,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车内异味导致生病了。

说帮了车企的忙,是因为万一又有车主得了绝症,全部归咎于车时,汽车企业也不用紧张了,因为有严苛的法规在前面护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