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同花园&后传》
美学范畴当中,感叹总是要比快乐更高级。
短篇哈同花园前传推文后,徐元章哥哥黄石老人留言:
我是1940年生岀的我记得小时候读二年级的时候学校老师春游带我们进去游览过里面很大绿荫掩映有亭台楼阁池塘假山流水。。。。
老人的哀伤让人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局限。
现友谊会堂西侧有一幢与中苏友好大厦总体风格不同的洋楼,名“小黄楼”。有媒体说那是哈同花园的老建筑。当年曾管理友谊电影院的倪大乾讲:原来哈同花园有一幢小洋房的,后来拆掉,原址改建成现在的“小黄楼”。
图一为传说中当初造展览中心作为指挥部留着的小黄楼。
传说1:后来也就一直没拆,它可能是哈同花园唯一可见证的东西。现代派建筑风格,如果考证出来是赖老师的作品,那就更有花絮了。
铜仁路原名哈同路。
民国3年筑,以英籍犹太人名命名哈同路。民国32年以铜仁改今名。哈同花园是旧上海著名私家花园,上海近代园林建筑史上享有独特的地位。
图二为赉安和蒙德里涂鸦,作者为爱好者吉励的遐想。
这几天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乒乓球的爱与恨成为了人们的热议。可能很多小盆友不知道早年我们有个很厉害的人物哈同的外孙,他的名字叫庄则栋。
专业特点:直拍中近台两面快攻,速度快而稳。
1961年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单打冠军和男子双打(李富荣)第三名。
1963年第二十七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单打冠军。
1965年第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单打和男子双打(徐寅生)两项冠军、混合双打第三名(梁丽珍),并是中国乒乓球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主力队员之一。
1971年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双打亚军(梁戈亮),并是中国乒乓球队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主力队员之一。
他为中国乒乓球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年3月,中国乒乓球队在阔别世界乒坛6年之后,首次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冒着极大的风险,勇敢地与美国运动员科恩交朋友,此事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表扬。
同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问中国。
图三为来上海后的美国队选手科恩在上海江湾体育馆比赛。
比赛结束后科恩来到了彭浦新村。美国人认为参观都是事先布置好的,为此那天就由美国人自己指点,随便指哪幢楼哪个楼层哪个窗口都可以上去参观。
科恩去的一家人正准备吃午饭,还有红烧肉。科恩问:能否吃啊? 主人高兴地回答,可以啊!科恩还真的吃了一块红烧肉,边吃还边说“很香很香”,这是世界重大历史事件的一部分。
1972年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由此拉开中美两国乒乓球队的民间交流,继而推动了中美外交关系的发展,被后世誉为“小球推动大球”。
庄则栋的外祖母哈同夫人罗迦陵,生于1864年中法混血儿。遗憾的是结婚十年未有子嗣,于是决心收养一个。
某天,夫妇俩去了霞飞路(今淮海路)一家由法国教会开办的孤儿院。把所有的孩子全都考察了一遍领回来俩龙凤胎。儿子取名“乔治·哈同”,随父姓;女儿取名“弗罗拉·诺拉·哈同”,中文名“罗馥贞”,跟母姓。
20年后哈同家的这位大小姐,嫁给了庄则栋的父亲庄惕深。
哈同出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首席主管。罗迦陵被宣统的养母,隆裕皇太后封为大清国正一品夫人。在这之前,罗迦陵认了隆裕的母亲、也就是光绪的岳母、做了干妈。
1910年,建造历时六年的“哈同花园”竣工。花园位于静安寺路(即南京西路)、占地300亩名叫“爱俪园”。当年花园风光漪涟、辉煌雅致。哈同诚聘名人雅士在园内兴办学校,收藏文物。出版书刊,并领养一批子女,还在园内宴请军政工商各界,召开赈济救灾大会还给清代遗老僻静等等。
曾经拥有:舸舫亭阁、奇花异草。方圆20公顷26个景点,处处胜似仙境。
花园设计者是乌目山僧。原名黄宗仰,在上海清凉寺出家。自幼博览全书,旁及释家内典。那年罗迦陵烧香遇到乌目山僧,慕其名聘山僧设计哈同花园。
乌目以《红楼梦》中大观园为蓝本布局耗时8年轰动上海滩被称为“海上大观园”、“海上迷宫”。
主要建筑:
2楼:春晖、慈淑。
3堂:崇礼、戬寿、燕誉。
6桥:絮舞、引泉、迎仙、横雪、渡月、玉蝀。
18亭:接叶、听风、观渔、拨云、扪碧、岁寒、挹翠、远驾、赊月、题扇、迎旭、思潜、鉴泓、月在、环翠、万籁、笙竽、小筼筜、椒亭。
山僧设计手法中西揉合不拘一格。
涵虚楼:江南园林中的楼阁形式,长廊有漏窗、美人蕉栏杆;
侯秋呤馆:日本式建筑,居室四周绕有阳台,为殖民地式;
听风亭:屋顶是中国宫廷式,柱头为古希腊科林斯;
引泉桥:外形中国式,栏杆为西式铸铁洛可可;
天演界:戏台精雕细刻,中国传统厅堂形式。
哈同把欧爱司·哈同中的“爱”与爱人俪蕤中的“俪”组合而成,花园命名为“爱俪园”,以表示对罗迦陵的爱。
哈同在爱俪园内还宴请过孙中山,其时女宾有孙中山的两位女儿和他的秘书宋霭龄,并合影留念。民国时期的遗老黎元洪、章太炎、章士钊等名流,均曾来过爱俪园观光,且园中各景都有当时的达官和名士留题或缀写楹联。
1931年80岁的哈同谢世了,哈同花园中心的大草坪上,几十级台阶通到上面平台,全部用大理石铺就,陵墓平台很宽阔,大理石洁白光滑,夏天的夜晚罗迦陵经常会在这里举行露天舞会,在哈同的墓地旁当时还立着一个巨大的哈同石雕像。
哈同死后,哈同花园渐渐衰落了。
1932年工部局辟通威海路通向长浜路(延安路),威海路就穿过哈同花园的东南角向西延伸而去,汇拢上了延安中路(当时已改名福煦路)。
藏书楼(卫星中学)门口从此就有了威海路。新开的威海路靠近西摩路(陕西路)的两边,又陆续造起了很多楼房,像华业公寓等都是那个时候在一大片坟地造起来的。花园公寓也是在1934年造的,当然花园公寓不在哈同花园界内。
传说2:小黄楼是否建造的时间也在当时,而并非哈同的产业。解放后,一并划为中苏友好大厦地皮。
1924年赉安离开了Minuti-Ledreux事务所,和他的同事保罗一同创办了赉安洋行。十年后,另一位同样毕业于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的法国国家注册建筑师阿特也加入了合伙人团队。从此,这三位伟大的建筑师名字首字母:LVK,就署在了许多老上海的建筑上被称为“赉安三杰”。
繁华与魔幻的魔都,哈同花园唯一遗留建筑小黄楼的猜测,时间上还是有可能的。也有人说小黄楼是解放后的产物。
传说3:究竟是中苏友好大厦建造时随手盖的,还是以后他人所造。
无头答案继续探寻中。
哈同花园消失的物哀并不都是消极而颓废的,历史的瞬间美在最美的瞬间求得了永恒的静寂。
解放后变身为斯大林式建筑式样的大蛋糕,巴洛克和洛可可的美结合中苏友好大厦,不久之后在哈同花园地皮上冉冉升起。
曾经风光的哈同花园败落以至荒芜,但因其位于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地段好地皮大,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它改建成大型展览场馆。
1954年开工不足一年竣工。苏联建筑师安德烈耶夫、结构工程师郭赫曼、建筑师吉斯诺娃与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合作,是典型的俄罗斯巴洛克式建筑。
中央大厅平面为正方形,包括夹层共17层。基础工程首次采用了当时先进的箱形基础,整个建筑物上下成为一体。大厦由中央大厅、工业馆、东西两翼的文化馆、农业馆及电影院等5部分组成。
东西两翼文化馆和农业馆各为2层矩形建筑,有柱廊与中央大厅连接。工业馆的后面是电影院,平面为广字形也是2层影院两侧东西两座角亭。
副市长潘汉年主持了中苏友好大厦落成仪式。大厅顶部金塔标110.4米,高度超过了当时上海最高的国际饭店。室内外运用了大量俄罗斯风格的装饰构件及黄金等贵重材料,塔尖上的红色五角星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PS:《可能是唯一的苏联式建筑》
每次路过中苏友好大厦都会感受到建筑气势磅礴,高耸雄伟。布局对称装饰富丽堂皇,激情与荣耀油然而生。
问过不少搞建筑的人,都说不清建筑属那种风格,可能是断层式教育的结果吧。
推测中苏友好大厦属典型的斯大林式建筑风格。
1932年所有独立的建筑师组织都业已废止。苏联的建筑师虽然没有像作家与艺术家一样被重组,明令解散各种文艺社团,号召所有拥护苏维埃政权的纲领、并乐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艺术家们联合起来,组成统一的创作协会以实现多产性、创新性、正确性。
1933年官方性质的苏维埃建筑学会成立,标志着斯大林建筑时代的开始。
当时的苏联,现代主义已经被批判成为资产阶级腐朽堕落的生活方式而被摒弃,苏维埃的建筑师从新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与帝国风格中汲取元素,来表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建筑风格。
大量像生日蛋糕一样的建筑开始泛滥。
1940年代苏联建成了大批斯大林风格建筑的高楼大厦,这种建筑风格对东欧各国以及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有很大影响。前东德首都柏林、波兰首都华沙、中国北京以及朝鲜平壤等地,受此影响的建筑物在今日仍随处可见上海展览中心鲜明的斯大林建筑风格影子。
民族风格的大屋顶,代替哥特式尖顶,斯大林建筑中国化,表现了社会主义的民族欣欣向荣的景象。赞美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秩序,以苏维埃宫最后设计方案的确定为标志,结束于苏维埃建筑学会的斯大林式建筑风格,正如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各种艺术形式一样,建筑艺术风格呈现了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
正午耀眼的阳光映照着中苏友好大厦金色的五角星上,辉煌伟业的巨人雕塑永远记录在魔都的历史上。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高高的塔楼和哥特式的装饰为特征的建筑,在风格上传承延续了新古典艺术的潮流,融入了时代的精神。
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