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文:大秦帝国为何灰飞烟灭|2021

公元前221年,秦初定天下,为显示自己平定六国的丰功伟绩,从三皇五帝中取“皇帝”二字,并称自己为“始皇帝”,后世称之“秦始皇”。《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描述为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也就是说,秦始皇希望他的后代可以永远的把秦王朝经营下去,从此二世、三世,万世直到永远,没有尽头。但是未曾想到,秦帝国只是犹如流星一样划过天空,仅仅留下一刹那辉煌。
直到2000年后的今天,仍令人唏嘘不已。这样一个盛世王朝,为什么最终难逃毁灭的命运,发人深思。
统一有术,治国无方
国家治理,是秦帝国完成统一大业后的更大难题。秦始皇不懂“逆取顺守”之道 用打天下的方法治天下 结果秦朝只延续了15年。秦始皇“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震四海”。为何如此强大的国家却如此短命。西汉的政论家贾谊认为,自古“取与守不同术”,“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也就是说,立国与治国根本不同。
秦始皇刚统一中国的时候,天下百姓都希望从此过上安定的生活。但是天下刚定,秦始皇却不体恤民情,珍惜民力,反而大兴土木,修万里长城、筑秦驰道、灵渠、阿房宫及秦始皇陵等规模浩大工程,尽管其中一部分工程如长城和灵渠是利国利民,有利于长期经济发展。
但是,不能毕万事于一世,“功成不必在我”。而秦始皇却笃信只有自己伟大,功成只能是我,大大超过国力,使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而民心大乱。
结果出现“百姓怨望,群盗满山。”、“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的局面,大大动摇了秦朝的统治基础。正如汉代学者贾山所说的:“秦皇帝身在之时天下已坏矣,而弗自知也。”
秦二世即位后,“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盼望他的治国方略有所改变。但秦二世再次令人失望,秦帝国就这样眼睁睁轰然倒塌。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虽然对官僚制度进行了改革,但却并没有配套的官员选拔机制,导致秦始皇在推行中央集权过程中不得不面对官员不足的问题。由于当时没有诞生全新的官员选拔机制,而旧有的“游说”方式又不适合秦朝的统治模式,因而在全面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的大环境下,地方官员不足就成为了一个极为严峻的问题。官员的严重不足,不仅导致地方官员理政能力参差不齐,更导致地方发生叛乱时,这些高级官员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剿灭叛乱,这也是秦末天下叛乱迅速蔓延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大秦赋》中,秦国出现官员空缺,一般从门客中举荐。大秦相国李斯就曾是吕不韦的门客。门客制度直接导致了六国贵族对秦帝国的不满,因为门客制度带来了“派系”“团伙”“山头”,从而固化了局部利益,导致官吏不是为国家卖命,而为某个山头卖命,山头主义盛行,国家治理有统一之形而无统一之实。门客制度导致的分散主义、宗派主义和山头主义对郡县制形成巨大反向冲击,削弱了秦帝国的统治根基。
正是秦帝国灭亡的教训,隋唐开启了后来的科举制,从而开辟了治国的人才通道。“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唐太宗李世民在一次科举考试结束后,站在午门城楼上看着新进的进士们鱼贯进入朝堂,高兴得对左右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直到近代,西方采用的还是贵族世袭制度。相比较于西方文官制度,中国古代治国安邦文官制度早了1000多年。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渠道,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打通了人才向上的流动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更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因此,科举制度的建立是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党一直强调,“要研究哪些是过去的成功和胜利,哪些是失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并且直至今天,一再反复告诫,党内决不能搞封建依附那一套,决不能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那一套,决不能搞门客、门宦、门附那一套,搞这种东西总有一天会出事。
国务民弱,掏空国之根基
秦帝国的国家治理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强国弱民”。《商君书》中有“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按照这种治国理念,只有民贫民弱才能够顺利推行国家政策,才能体现政府强权。“弱民”的真正含义是压制民众的欲求、智力和权利,限制其能参与国家行政的能力,使民众无法团结起来与统治者对抗。这一点,现在看起来也仍然觉得不可思议。
毕竟,在我们的认知中,国强民富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民贫民弱的情况下,国家根本无法长久发展起来。国强民弱,致使人民在内心上没有归属感。天下乃一人之天下,非天下人之天下,由此秦帝国虽然在领土上,在政治上,在文化形式上统一了天下,但是却没有在人民心中形成认同感,这也是秦末农民起义四起的原因。
贾谊在总结秦朝覆灭的教训时说:“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见始终之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天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故曰‘安民可与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
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秦帝国的教训是深刻的,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唐太宗谓侍臣曰: “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也正因为如此,在璀璨的历史星河中,民本思想深植于圣贤和历朝历代统治者的内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执政为民'“以人民为中心”等主张,不仅广为人知,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民心向背、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只有从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治国理政智慧,中华民族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实现更伟大复兴。
(0)

相关推荐

  • 他的功绩比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创造了封建帝国的巅峰

    秦始皇始皇帝的称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统一六国,统一文字.车轨.度量衡.是封建帝国的框架构建者,是创始人,所以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 但真正让封建帝制走向巅峰的却另有其人. 但西方权威学者代表却认为中 ...

  • 唐太宗遵循的“制度忠诚”原则,仍有可贵的借鉴意义

    选贤任能治理国家是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非常重视的重大问题.唐太宗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非常重视官吏选任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他经常强调,"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

  • 法家思想为何没能挽救大秦帝国灭亡的命运?

    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期望与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每周一.三.五 晚上20点发布三篇原创文章.欢迎投稿,敬请阅读.分享.评论! 电视剧<大秦赋>的播出,使大秦帝国再次 ...

  • 商朝存在五百多年、周朝延续八百年,为何秦朝只存在了15年?

    秦国用549年的时间击败了众多诸侯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重任,然而这个强大的大秦帝国却仅仅存在了15年便分崩离析,与夏朝400多年.商朝500多年.周朝800年的延续时间相比,这个时间实在太短暂了. 二 ...

  • 秦始皇为何不能了解大秦帝国的危机?

    对酒要当歌 昨天 19:58 秦始皇死后第二年,就发生了陈胜吴广起义,随后很快,一度强大的大秦帝国,很快瓦解,除了后继的胡高体制要负直接责任外,秦始皇也应该负很大的责任,如果秦始皇在世时期秦国没有危机 ...

  • 中国最不该亡的王朝

    中国最不该亡的王朝,别人是"盛极而衰",它在最强的时候亡国了一般而言,朝代的更替都是因为前朝的实力下降,所以兴起了各种反对势力来推翻了它,即因为弱而亡国的.但是中国的历史总是充满了 ...

  • 直透历史背后,换一个眼光看历史

    我很少会在一本书没有看完的时候就写文章的,但是这本书可能不一样,因为它写史,所以不需要全看完就能写.再来它打破了我固有的一些认知,所以可写的内容也不少,足以成一篇. <秦制两千年>这本书的 ...

  • 我们应从大秦帝国的灰飞烟灭里汲取什么?

    本文作者:周文,复旦大学教授,授权本号发布. 公元前221年,秦初定天下,为显示自己平定六国的丰功伟绩,从三皇五帝中取"皇帝"二字,并称自己为"始皇帝",后世称 ...

  • 周孝王的一笔交易,成就了后来的大秦帝国|史记周次元034

    关于篡位之君周孝王姬辟方还是另外一个故事,是记在后来的<秦本纪>里.这是一笔私下里的交易,按规矩不应该那么办. 不过,周孝王姬辟方本来就不是一个讲规矩的人.同时,我们或许可以看到,在他背后 ...

  • 小篆:大秦帝国“书同文”标准字形

    从中国书法发展的角度看,秦代是以小篆光耀史册的.所谓小篆当以秦刻石为代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巩固统治,加强影响,他带丞相李斯和百官巡视各地,刻石记功,以颂扬他废分封.立郡县.统一中国的历史功绩,从而 ...

  • 孙皓晖的山与海:超越《大秦帝国》的巨作;还原文明本貌,试读《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百读不严,一文揭示...

    <大秦帝国>是本世纪以来第二受好评的历史小说,仅次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作为两本书都看过的个人,认为两部作品难分轩轾,<明朝那些事儿>以其"真&q ...

  • 大秦帝国(三)

    秦国起源于秦邑,属于当时核心政权的偏远地区.中原列国的天朝上国思想可谓是根深蒂固,对于这个边陲小国的歧视和封杀使秦国数百年来与戎狄各部争斗不休.这种血与刀的历练为秦国未来的强军奠定了坚实基础,长年历经 ...

  • 大秦帝国(二)——奋进

    非子获封秦邑,成为大秦帝国的开国之君,号称"秦嬴"或"嬴秦". 祖孙三代‬血战‬西戎‬ 约公元前858年,非子去世,其子失传继位,史称"秦侯" ...

  • 大秦帝国凭啥能够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成功...

    大秦帝国凭啥能够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成功崛起的秘诀其实靠得是一个机制,让秦军战斗力大增! 商鞅变法里最核心的是二十等军功爵制度,秦国要用军功来论出身.最后也是因为这个制度让秦国最后横扫六合,一统天下. ...

  • 大秦帝国(一)——起源

    秦以"嬴"为姓,"嬴"姓为中国上古八大姓(姜.姬.姚.嬴.姒.妘.妊.妫)之一,属嬴姓十四氏(主要包括现在的廉.徐.江.秦.赵.黄.梁.马.葛.谷.缪.钟.费. ...

  • 大秦帝国历代国君秦国的历史中没有一个昏君...

    大秦帝国历代国君 秦国的历史中没有一个昏君,这是秦国能笑到最后并统一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