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苏18 四十岁之后,要习惯面对人生的诀别

徐苏18 四十岁之后,要习惯面对人生的诀别

有一种说法,人过四十,就要逐渐适应身边不停地有人离去。

这可能也是所谓不惑之年的另一重内涵吧?

当那些曾经与自己青春作伴、以梦为马、通宵达旦、嬉笑怒骂的朋友,那些曾经真实地出现在自己面前的鲜活生命,不说一声就已走远、远到此生再无后会之期的时候,你当然不会、也不应当再有什么迷惑。

生命,不过是一场毫无悬念的盛宴,宴中宾朋必将散场,你,必须孤独地走完只属于自己的人生。

元丰二年(1079),42岁的苏轼,第一次感受、忍受、承受并最终接受了,这样的一种离别。

是年正月,文同,于陈州(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区)病逝,享年六十一岁。

关于苏轼与文同的相识、相知、相谊、相处,此前我已经在《近苏》《诤苏》的多篇文章中写过,再来梳理一下。

文同是四川绵阳人,与苏轼的老家眉山,分置于成都南北,同为蜀人,又是表兄弟,苏轼的侄女又嫁与文同的四子文务光,二人的关系本已非常亲近。

苏轼第一次见到文同是在凤翔,那一年,文同已经46岁,苏轼还未及而立,正尚青春。

苏轼对于文同的初印象已经极好,他在回忆中记录,文同有一张大嘴和一副清秀的眉毛,性格非常刚硬,谈吐非凡,且可侃侃而谈。

(我官于岐,实始识君。甚口秀眉,忠信而文。志气方刚,谈词如云。)

熙宁三年(1070),二人正好同在汴京,同住城西宜秋门附近,每天都能相见。这一段时光,也成为苏轼一生中最快乐的回忆。

甚至没有之一。

(关于这段经历,此前小文已录,不赘,链接附同文字)

大概又过了七年,熙宁十年(1077),苏轼已经到了徐州上任,而文同刚刚从洋州(今陕西洋县)任上被罢免,原因是与直属上司,即利州路转运使发生矛盾。

洋州的地理位置,在北宋时属于西北边疆,与西夏国接壤,帝国为了购买军备重要物资——“战马”,便在西北地区施行“榷茶法”,即以统一价收购当地茶农种植的茶叶,高价卖给西夏人,以增收国库,并购买战马。

这项政策是以牺牲农民巨大的利益为基础的,当地茶农一方面被迫将茶叶以极低的价格出售,还要负责从茶园运到州县,负担极重。

文同到任洋州后,体察民情,在做过大量实地调研后,向朝廷上奏,乞求废止榷茶法。

正是这一举动,激怒了洋州所在的利州路转运使,令文同的仕途受阻,在官场上遭受着巨大的压力。

洋州徐州相隔两千余里,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文同与苏轼的相见成为一种不可实现的现实困局。

次年(元丰元年1078),文同身在官场突围无望之际,寄书好友苏轼,附了一首诗。

人在困苦不得志时,曾经风光、快乐、美好的回忆特别容易喷涌而出,在此诗的前半段,文同详细记录了与苏轼在汴京相处的那段再也不会有的快乐日子:

回想当年汴京,每天都能和你在京西的宅子相见。

我们坐在一起,时有沉寂不言,但也会突然就对视心照,哈哈大笑。

(虽然对坐两寂寞,亦有大笑时相轰)

现在想来,我实在想不明白,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依然有这么旺盛的精力,四十多岁的人还像个当年那个小伙子一样张扬。

当年——

我们每天在窗上、在墙上恣意泼墨写诗作画

我们把帽子摘掉,把裤袋解开,无拘无束

我们大声地吟诵与歌唱彼此的诗词文字,甚至忘记了可能会打扰到邻居

我们让老仆站在桌旁,抱着洞箫从夕阳西下吹奏到明月高升

……

这首诗的古题为《往年寄子平》,苏轼,字子瞻,几乎未见记载他另有“子平”一字,但很显然,此诗所寄托的对象不可能是其他人,唯有苏轼。

后世研究,认为此题很可能是在苏轼身故后,因崇宁党祸,苏轼所有的相关文字都被查抄禁没,为保此诗,将“子瞻”隐作“子平”。

当然,亦有另一种可能,即苏轼与文同之间,有着一种默契的互字。

说回此诗,在后半部分中,文同讲了自己现时的处境:

你我一别七年,七年里,我竟然三次得罪了高官显贵

现在我已老态龙钟,昏昏沉沉,腿脚不便,像个生病的婴儿

每每忆及当年你我之乐,已成人生绝响,未来日子,我就像暗夜独行之人,与君再无相遇之期!

往年寄子平
文同
往年记得归在京,日日访子来西城。
虽然对坐两寂寞,亦有大笑时相轰。
顾子心力苦未老,犹弄故态如狂生。
书窗画壁恣掀倒,脱帽褫带随纵横。
喧呶歌诗嘂文字,荡突不管邻人惊。
更呼老卒立台下,使抱短箫吹月明。
清欢居此仅数月,夜夜放去常三更。
别来七年在乡里,已忝三度移双旌。
今兹惛惛意思倦,加以跕跕疾病婴。
每思此乐一绝后,更不逢人如夜行。
褫:chǐ,脱去;解下
喧呶:xuān náo,声音嘈杂。
嘂:jiào,同叫
忝:辱没他人,心中有愧
双旌:代指高官

又一年后,元丰二年(1079)的正月还没过去,文同正前往朝廷指派的下一个仕居之地——湖州的路上,行至陈州,即在愁苦与对挚友的思念之中,凄凉离世。

因为新太守尚未到任即病故,所以朝廷要赶紧寻找替任者。

当年三月,朝廷告下:苏轼以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知湖州军州事。

文同病故,直接导致了苏轼被调往湖州。

如果你知道后来苏轼的遭遇,你就会深刻地了解,

命运是有多么残忍!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0)

相关推荐

  • 朱刚:苏轼的“雪泥鸿爪”

    苏轼的人生与诗 朱刚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也就是苏轼在世的最后一年,他从贬谪之地海南岛获赦北归,五月一日舟至金陵(今江苏南京),遇见老朋友法芝和尚,作<次韵法芝举旧诗一首>: ...

  • 苏轼大事记

    公元1037年1月8日 苏轼出生 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 ...

  • 【觅苏记】定州文庙、石刻馆:双槐巍然(上)

    宋哲宗元祐八年六月,朝廷命苏轼以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左朝散郎身份出知定州,兼任河北西路安抚使.他于当年的十月二十三日到任,转年闰四月罢黜离职,东坡在定州任职的时间有六个多月. 东坡出职定 ...

  • 徐苏01 四十岁的男人​ 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徐苏01 四十岁的男人 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自熙宁九年末结束密州任期后,苏轼辗转济南.汴京.商丘,寻亲.访友.操办家事.拜访恩师,享受了四个多月难得的闲暇人生.然而,身在宦海,身不由己,终于,他还 ...

  • 【第三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四十岁的叛逆/徐民华

    四十岁,早已过了花儿一般的年纪,没有人会再宠着你.哄着你.护着你,即使你犯错也决计不会原谅你.因为那时的你还小,正处在叛逆的年龄,所以选择原谅,而现在没有人再会替你买单. 四十岁,你已为人妇为人母,你 ...

  • 四十岁的女子

    作者:纾纯 -- 写在自己四十岁生日 今天是我四十周岁的生日,以前的文字里总是写着近不惑才知道才懂得才怎么样,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到了不惑.俗话说: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女人对于年龄和自己眼角的 ...

  • 老祖宗传下的3句名言,四十岁前读懂,少奋斗二十年

    人们生活一辈子,匆匆忙忙,但至多几十年.那么如何从世界中寻找人生的至理呢?在古人的智慧中,我们吸收了有益的知识可以启迪生活,给生活带来变化.从古代流传下来到今天的每一句话可以说都是大智慧,都是&quo ...

  • 被埋没的千古补肾圣药,特别适合四十岁以上男人吃,用后壮如牛

    人的肾就好比大树的根,如果树的根部出现问题,那么整个人都会失去活力,整天萎靡不振,失去自信心. 而肾脏的健康对于男性来说,更是重要.作为一个男人,没有人喜欢听到"不行"这两个字. ...

  • 女人有钱和没钱的区别,到了四十岁以后,会变得很明显,藏不住的

    年轻时觉得,钱是庸俗的东西,感情只要沾上钱就变得不再纯洁.追求爱情至上,视金钱如粪土. 等到阅历变得丰富,思想变得成熟,被生活敲打一番,在婚姻里摸爬滚打几年,才不得不承认,钱之于婚姻必不可少. 女人在 ...

  • 二十岁的心情, 三十岁的感情, 四十岁的无情

    思念的孤独,藏着人生的美丽,无奈的放弃,总是善感的凋零,一个人的错,一个人的思念,奈何人生无缘,只是人生孤独,错过的爱情,执着的思念,只是人生的等,等一时的悲伤,错过的缘,执手眉弯,人海也是一个再见, ...

  • 一个四十岁征婚的女人,是如何击碎了大哥们的心?

    文/红肚兜儿 某社区一个79年的姑娘征婚,结果引起男性众怒. 作为40岁的女性,她算是活出自我的那一挂,有一份工作自给自足,热爱旅游等一系列文艺活动,性格开朗,言谈之间完全没有那种急着要把自己降价大甩 ...

  • 过了四十岁就别穿得太花哨,黑色裙装端庄又显气质,显瘦更显年轻

    穿衣讲究分寸,一是指颜色组合上的分寸感,二是单品叠加的分寸感.如果尺度没有掌握好,就会导致颜色的配合过于花哨或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看着不够大气.过了40岁之后,女性的着装可以变得简单一些,比如穿上小黑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