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底碑味——“两代帝师”翁同龢的书法自娱
伦勃朗
在清同治、光绪时期,翁同龢不仅是两代帝师,而且是一位德高望重、最具影响力的重臣。他这一生时刻专注于政事,经世致用、忠君爱国,因此习书作画只能是聊以自娱,解忧养性。
即使这样,他的书法成就依然很高。在当时很多琉璃厂、画廊争相邀请他题写匾额,后世更评他为“同治、光绪年间,书法第一”。难以复刻的人生经历使得他的书法既有帖的流美又有碑的朴拙;既有文人的雅致,又有庙堂的气息。
#1
初学楷体
翁同龢早年读书习字为的是入仕为官,因此他自小接受的是传统儒家教育和适于科举考试的书体训练。晚清的应试书风已经改变,就如翁同龢所云:“道光以来台阁体,峻拔竞尚柳(柳公权)与欧(欧阳询)。”但同时也有赵(赵孟頫)体的遗绪。
少年的翁同稣从欧、赵入手,勤习仿书,为的是有朝一日飞黄腾达,登科及第。故其早年的楷书虽工整秀雅,但缺少了一些灵动自然之气。
翁同龢 清故优贡生诏举孝廉方正俞君墓志
藏地不详
随着官职的升迁,翁同龢的见识与交游渐广。他常闲游琉璃厂,买的也多是碑帖字画。每得到一幅好帖就沉醉其中,他一边在日记中嫌弃自己“因'帖’误事,废时失业”,一边又去与金石学专家们畅谈书法,交流心得。
他还善于取近道而为之。同治年间,“钱沣尚无书名,翁同龢学钱书,极力推崇,名遂高于刘墉、王文治”。翁同稣的独具慧眼发掘了钱沣,(钱沣对联点击链接)但他又没有一味地学习钱沣,去追求颜书的形似,而是追求其意趣和精神,探其笔法之渊源。
翁同龢 楷书七言联
中国嘉德2014秋拍
他是善于取法之人,后来他又极力推崇何绍基并学其回腕作书,将篆籀之法灌于楷书。时逢碑学之盛世,他学魏碑、造像题记,用笔上融北碑之法,结体取其长势,得其苍茫宕扬之风韵,彰显出金石之气。
其晚年的楷书作品追求线条的质感和张力,实出南园(钱沣)之上,呈苍劲沉厚、大气磅礴之势。
#2
钟爱行草
翁同龢的存世作品中以行草书数量最多,小到信札题跋大到楹联条屏,可见钟爱。
翁同龢 行书手札 局部
安徽省图书馆藏
其书信手札大多是遣兴之作,皆以行草书为主,别有一番风味。
手札少了条屏的霸气却多了几分灵巧与缠绵,用笔自由丰富,随意赋形,以奇制胜且不造作,看似平淡无味,实则魅力无穷。
翁同龢 行书手札 局部
安徽省图书馆藏
从这件安徽省图书馆所藏的手札可以看出,翁同龢将碑的朴拙沉雄与帖的流美秀丽融为一体,给入以沉着朴实又不失活泼生动的美感。点画之间轻重缓和,疏密得当,墨法枯润有法,字形开合有度,虽然字与字之间少有牵丝联络,但字形大小相叠,错落有致,纵有行而横无列的章法亦给人一种空灵之美。
空灵中见其本性,平淡中得其天真,其实这也是其文人儒雅性格的体现。其晚年的手札更是趋于平淡,将汉隶、碑帖融为一体,取何绍基之法,显苏东坡之意,浑厚中不失灵动,灵动中不乏拙朴。
翁同龢 行书垂竿翥鹤五言联
150×39cm×2
常州博物馆藏
他的大幅作品和书信手札又有几分不同。楹联条屏多是大字且以行书为多,气势恢弘,结体宽博,直追鲁公。
他用笔多藏锋和中锋,笔笔有力,线条弩张有度;行笔参照各法,方圆兼施,多取直势,平中见曲,又回腕作书,将篆隶之意、北碑之法融入其中,故又有古朴的金石气息;落笔干净利落,笔墨饱满又不失浓淡之趣;结体方中见长却又多取欹侧之势,点画、结体、章法任意而为,在平淡中得其雄浑。
#3
融入篆隶
翁同稣对于篆隶书的学习是在状元及第后才开始的,学书取法不在早晚,贵在得法。前人评其隶书日:“虽未入古,亦能远俗。”
翁同龢 隶书良才世德五言联
145.6×39.2cm×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他现在所遗留的隶书作品多为归田之后所作。翁同稣的隶书多以《张迁碑》为法,也兼学《华山碑》《曹全碑》。59岁后他连日作隶,以隶书为日课,除《张迁碑》外,还时习《鲁峻碑》《乙瑛碑》《史晨碑》等。
他的隶书结体宽博,寓曲于直,追求平涩之感,多取何绍基之法但古气浓郁、朴拙大方,别有意趣。
翁同龢 隶书解得自是五言联
146×39.8cm×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翁同龢篆隶书的影响不及其楷书、行草书,但他把篆隶的朴拙浑厚之法移入帖学中,从中追求平中有曲、弩张有力的线条,才有了迥异于他人风格的楷、行草书作品传世。
这种创新使其篆隶在书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近代人编纂的《清代篆隶书汇编》也将其所作收入其中,以供后人参考,从中可以看出对其篆隶成就的肯定。
翁同龢 隶书节临礼器碑
149×80cm×4
166.75万元 上海敬华2018秋拍
中国文人常把翰墨之事作为政务之余修身养性、寄托性情的最佳方式。位高权重的翁同稣也不例外,书法是其聊以自娱、静心养气的第一娱乐活动。
他无意为家却成为继刘墉、钱沣以后学颜的大家。他融碑入帖,在刘、钱的基础上又赋予颜字新的面貌,他“帖底碑味”的书法在晚清书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碑帖融合的探索也应引起更多学书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