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这篇 | 孙树恒:静美,苍茫的阿拉善高原小镇

静美,苍茫的阿拉善高原小镇

孙树恒

(一)

作为内蒙古人,对神秘的阿拉善其实并不太了解,和大多数人一样,所以,在我的印象里,巴彦浩特镇,就是一个大漠包围的戈壁滩,或是一片荒芜之地……

早春二月,我乘汽车穿过贺兰山,来到阿拉善高原。阿拉善”是贺兰山的音转,贺兰山名源于匈奴族贺兰部在此住牧,阿拉善因贺兰山而得名。高原的天空高远,天蓝蓝的,不带有一丝云彩。我一个人行走在高原,贺兰山披着薄雪,戈壁滩堆满黑色的石头,难得有一两棵树,这里还是一片萧瑟,在晨雾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静谧清幽,令人杂念顿释,心境空明。

我虽然是内蒙人,却是第一次来巴彦浩特镇。巴彦浩特镇是内蒙古阿拉善盟所在地,巴彦浩特蒙古语是“富饶的城”的意思。别看这个只有七八万人口的边塞小城,却是“皇亲国戚”住过的地方,素有“小北京”之称。相传西汉名将班超因出使西域,畅通丝绸之路曾在此驻扎,因通西域有功,被封为定远候。定远营城为清朝大臣通智等人勘踏监修,从阿宝王爷开始修整定远营城。二百多年来,先后有十二位清皇室格格下嫁阿拉善王爷,曾在定远营城里居住。带来的京城文化在巴彦浩特留下了深深的印痕。1926年,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宣布西北军参加北伐,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把正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邓小平(当时名邓希贤)派往冯玉祥部队开展政治工作。建国后,邓小平在视察内蒙时曾提起:“20年代,我从苏联回国,经过蒙古国,到过定远营,那可是个好地方,一座了不起的城市”。

我到了巴彦浩特镇,住在安达假日酒店,与巴彦浩特客运站比邻。这里不通火车,也不通飞机,客运站就成了畅通东西,连接南北的枢纽。每天聆听客运站楼顶的钟声,那每天每时每刻的钟声,更是一种深情的呼唤。在这高原格外清澈,悠远,这是一个宁静的地方。

(二)

在小镇的日子里,我都不由自己地出去转转,领略一下小镇的风光。

每到清晨,我站在巴彦浩特镇北侧的营盘山上,在矗立的敖包旁,被一片零星的粉红色光晕照耀,我兴奋了起来,胸中难以名状的感动。俯瞰巴彦浩特全景,听着风声的娓娓讲述,让我感受到这座边远小城的大气磅礴和内涵深邃。两座丘陵分别从雄壮的贺兰山左右两翼延展,环绕城郭,就像一对温柔的胳膊怀抱着熟睡的婴儿一样呵护着小城。人们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佩服先人选择这块风水宝地的锐利眼光。

望着小城西侧有个东湖水库,面积不大,就象一面明镜镶嵌在贺兰山下,镜子是银色的,镜框是墨绿的,美轮美奂。顺着湖边旁漫步,微波涟涟,水气氤氲,精巧的凉亭倒映在蓝粼粼的湖面上,让人流连忘返。有几个冬泳爱好者在那里训练,冬泳爱好者的持之以恒,为小城增添了一项新运动,让我在二月春风中徒增了爽意。

我仰望那高高的城墙,依地势起伏而筑,墙体高严,上可跑马,垛口如锯,威武耸立,庙塔楼阁,错落有致。走在小城里,大到王府的建筑群落,小到一般的居民住宅,尤其那些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幽长的细窄胡同,与京城相仿。有王府东花园的西式洋楼,仿皇家园林而造的西花园,还有古色的过街牌坊。古色古香,风采依然,令人难忘。

走在小城的街道上,一股来自远古的清凉之风拂面而来,沁人心脾,让你感觉耳目一新。街道虽然道路不宽,却很干净,楼房不高,却很整齐,那鲜明的伊斯兰风格,别有一番韵味。在小城处处能感受到和谐和随意,街道的两边,清一色的小店,街道繁华,商品琳琅,却没有粉饰张扬;虽有人来人往,却没有拥挤喧嚣,兴旺繁荣。最红火的当属奇石街,都是高原戈壁大漠出产的木化石、水晶石、玛瑙石,以璀璨的的光芒、独特的魅力,享誉海内外,吸引了不少中外奇石爱好者。全然不是别处城市的精致完美和亮色,在这石砖青瓦、花窗飞檐之间,透过斑驳树影,不时清晰地传来叫卖声,却牢牢地勾住了我这个远来旅人的脚步。

阿拉善高原寺庙多,据说全盟有二十五座。在小城里还有两座寺庙。在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我去了延寿寺、延福寺。到延寿寺时,也许去的早了点,天也是阴阴的,人还不多。出来延寿寺,往西不远就是延福寺,该寺系原阿拉善旗八大寺庙之一,寺庙正门上方悬挂着清乾隆皇帝御笔“延福寺”几个蓝底金字的匾额。据随行的小郝介绍,该寺是乾隆时期修建的大殿,若干年后完成了周围的建筑。乾隆为该寺赐名,并赐用满、藏、蒙、汉四种文字书写了金字匾。该寺共建有大小殿堂10多座。这天正是做法会的日子,附近的百姓都来祈福,我上了几注香,寺庙里有一大鼓,击其,整个巴彦浩特余音缭绕、经久不绝。

这个小城也许比邻陕西、宁夏等地,这里的小吃却是那银川搓面、三羊杂碎、手抓肉和酸菜炖肉最为普遍,还可吃到凉皮等小吃。坐在小吃店里感到很安静,我也乐得在街边挑一处临街的小餐馆,与当地的朋友坐在一起,点上三五个当地小菜,买上一瓶当地酒,香里夹着辣,辣里透着香,就开始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带着蒙蒙醉意,再登上营盘山,俯视华灯初上的巴彦浩特,金碧辉煌,流光溢彩,妩媚动人,魅力四射,快乐在人群中传递,祥和在街景中弥漫,群星在深蓝的天空中点缀。那额鲁特路两侧的路灯,银光闪烁,美的绚烂,像银河一样伸向天边。

小镇的夜,是个不夜城,却是那样的宁静。我打的想转一转,那宁静的广场、逼真的雕塑、喷泉、石柱、鲜花、绿草,一个充满活力的小城。依稀倾听到无垠大漠的驼铃声,浩瀚戈壁的战鼓响,这是绚丽梦想的一块净土。

(三)

阿拉善高原的豪情在雪中发酵,断雁叫碎了西风,戈壁的风洞穿了千年的冷寂。阿拉善的高远豪放,灿烂成永恒的诗篇,巴彦浩特通过历史的锤炼而变得含蓄而内敛,通过岁月的洗礼变得大气而俊秀。

阿拉善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第二故乡。在历代达赖里,仓央嘉措是一个最神秘的人物。他是一代达赖,也是一代才华横溢的诗人,“不负如来不负卿”。在1716~1746年间,他千里迢迢,从拉萨来到阿拉善高原,在如拉萨一样的蓝天白云下,承受干旱的沙漠的炙烤、戈壁劲风的淫威,在阿拉善地区弘法利生,最后圆寂于此。为此,仓央嘉措的大弟子,南寺第一代迭斯热德活佛阿旺多尔济遵照师尊的遗嘱,巴彦浩特镇南面的赛尹西日格建起了阿拉善广宗寺,仓央嘉措真身舍利存入该寺。当我在阳光灿烂的三月三,我第一次走进圣人长眠的广宗寺,当我迷惑不解的看着周围的山峰时,阳光下有一些神秘而辉煌的光环乍现于山峰之上,那天空,依旧清澈。云再清,也抵不过雪花的温暖。素年里,静好的时光。不由得想到仓央嘉措的诗:那一天/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那一月/我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呀/不为修来世/只为在途中与你相见/天空中洁白的仙鹤/请将你的双翅借我/我不往远处去飞/只到理塘就回。我轻吟在心中,在佛前最后许愿。在这个南寺法事的日子,附近的寺庙的喇嘛来了,周围的老百姓来了,人们带着酒,放鞭炮,祭天,让我心灵震撼的是一群老百姓站在塔台前,手捧哈达、端着酒杯,不停的唱着歌。随来的朋友告诉我,那是歌颂苍天、大地、万物的歌,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幸福。那么虔诚,那么真挚,余音袅袅,在明媚的阳光里,轻抚静默的心,不再是一个人在孤单的行走,不再是一个人看孤独的风景。风扬,落叶起舞,衣袖轻挥,从此,锁住孤单,锁住微凉,做个幸福的人。

千万不要以为阿拉善是戈壁大漠就以为是固执的或生硬的,恰恰相反,这座高原的天空,巴彦浩特小城的胸怀,就如它坐落的贺兰山那样虚怀若谷。在这里,民族文化相互交汇,竞相辉映,衍生出一种喧嚣中透着静谧、豪爽中饱含高原的独特文化。小镇的巷子里,有大大小小的酒巴,简易朴实的小酒桌上,啤酒、咖啡、鸡尾酒,光触交错;歌声、笑声、嬉戏声,飘飘渺渺。我坐在国际独有的白煤之称的蒙西公司大酒店的夜总会里,看着马头琴手、键盘手、鼓手、吉它手个个眉飞色舞,尤其听到草原所独有的长调、呼麦,且极具感染力。一听到那歌声,身体定会不由自主的跟着有节拍地唱起来……

怪不得在这戈壁大漠的高原,阿旺丹德尔是一位精通蒙藏文的著名学者、杰出的诗人,更是精通佛学的高僧,是阿拉善300多年来最有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7岁出家,19岁入藏,24岁之后,阿旺丹德尔通晓了大五明,小五明,佛学理论有了精深圆通的造诣,被授予最高学衔——拉隆巴,相当于博士,回到家乡之后,成为阿拉善历史上的第一位拉隆巴。72岁高龄跨入著述高峰期,用蒙文、藏文、古梵文完成了包括语言学、语法学、文学、哲学、宗教翻译等40多部作品。阿旺丹德尔一生著书立说,精神不朽,宛如耀眼的昨夜星辰,以他82年的生命浸润了阿拉善历史的文明之光。还有金允诚,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妹,载涛贝勒的女儿,1925年与阿拉善王爷大理扎雅结婚。她在教育、卫生、妇女、儿童等工作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且留下了不少的诗歌、绘画作品,受到文学艺术界高度评价,在文苑中,熠熠生辉。还有在文革期间将《三国演义》、《红楼梦》译为蒙文本完成初稿的王文义、还有还有故事在阿拉善地区广为流传的搏克夏力宾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内蒙古“达尔罕民歌手”(长调歌王)巴德玛,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长调民歌传承人。还有近些年走出的像德德玛老师这样的歌唱家……有十几名作家的诗歌、散文、小说作品入选各种语文课本和阅读教材。我想,这和阿拉善艰苦环境和文化底蕴是分不开的。古老的高原小城,历经风雨几百年,依然能保持自己独有之风格,这种风格,就如德德玛《苍天般的阿拉善》的歌声一样地道纯美,但在地道与纯美的背后,有谁又知道透射的是哪种坚忍与艰辛呢?

我在巴彦浩特镇遇到一位高原的作家,他就是阿拉善文联主席张继炼。他是位医生,在多年悬壶济世的同时,从来没有停歇手中笔,是近年来阿拉善文坛上十分活跃的一级作家。他的创作体裁多样,小说、散文、杂文、随笔都有涉猎。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大漠人的生活。他的文章格调高雅,情真意切,文笔清丽,有不少“沈浸浓郁,含英咀华”的篇章。他是一位低调的作家,既不随世而运,也不独立风标,他步履从容,信念坚定,听得进去,做得精彩。也正是他这个文学的领军人物,以高原古城这种开阔之心胸,让阿拉善的文学追赶时代的步伐,从来就没有放慢过。我之所以感动,也正在于此。认识他当是偶然。那是我到了巴彦浩特之后,在上网时,读到了张主席的博客,看到了他为女儿办的婚礼照片,读到了他为女儿写的深情的文字,就在博客做了留言。他问我在哪里住,联系方式,这样就联系上了。在一个周末的中午,他来到宾馆邀请我去喝酒。一见如故之感,我欣然而去。我俩在红尘的最深处相逢。在鼎盛园酒店,张主席邀请来了阿拉善新一代作家、散文家、作曲家、歌唱家,诸如牧民作家黄聪、散文家王齐伟、章颖、马芳、老九、海中渔,作曲家王才家、歌唱家阿拉坦巴根、敖登格日勒。大家集聚一堂,大家聊着文学,朗诵自己的诗歌,唱着高原的民歌,那样深情,那样沉醉,那样令人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地我的眼睛里盈满泪水。在这素色锦年里,让文心飞扬,让忧伤散场,让明媚绽放,让心中充满爱的诗意。快乐就从这里出发。酒酣歌飞,醉舞红尘。感谢你,明媚在我生命里的温暖。这是我在网络里一次联系,在红尘里的一次美丽的遇见,数着那些薄暮渐渐,飞尘曼舞,青草萌萌,丰腴了整个春季。苍茫戈壁,叠织着悲苦,其实人很简单,只要伸出自己温暖的手握紧彼此,就可以拥有温暖的幸福。我感叹张主席的人格美丽,赞赏阿拉善的鼎盛文学,文品与人品一样,在张主席集于一身,一个好老师,一个好大哥,对这片热土赤诚,对文学的热爱,对文友的关怀,对事业的追求,真是让我感动。我非常珍重命运的邂逅,我感慨着,如果我们没有遇见,在这段素年中,所以我们都是幸运的,我们成了彼此的朋友,我们成为彼此的温暖。生命里能有这样一场遇见,足让我铭记在心。

在巴彦浩特镇期间,我读着张主席给我送来的《阿拉善优秀文学作品选》,都是生在阿拉善,长在阿拉善的作家写的,他们怀着对家乡的一片赤诚,浓笔饱蘸着大漠的金黄、戈壁的青绿、胡杨的,为我描绘出阿拉善的一幅幅风俗画。读起来仿佛随作者一同徜徉于巴丹吉林起伏的沙梁看长河落日;信步居延河畔读怪树林诗文;游塞外小镇,凭吊中原文化对戈壁的浸濡。读着充满粗犷、苍凉、悲壮、坚韧、美丽的文字,“陶陶然乐在其中”,读罢宛若闻到夏季戈壁沙枣花弥漫的芬芳。

在巴彦浩特镇时,我不仅读阿拉善的苍凉静美的文字,而且也行走在阿拉善大地上,看着满眼的荒凉,忽然想起“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其实荒凉本身就是一种美,是繁华过后的回归。

在这个初春,巴彦浩特还是别样清冷,许是高原吧!但是,可窗前那株葳蕤的松柏却依然蓬勃着、苍翠着。我凝视着那棵松柏,仿佛变成了班超手握宝剑、一袭青衫,他步履坚定而从容、目光深邃……

我带着久违的感动,我的行走匆忙,记忆里的叶片,满是停足的感慨和怀念的思绪,我看见一只鹰在尽显苍茫的天空飞翔。

作者简介

笔名恒心永在,通辽市奈曼旗人。供职于阳光保险内蒙古分公司,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散文在线签约作家。2014草根名博十大文学新锐。诗歌散文小说在《内蒙古保险》、《西部散文家》、《西部作家》等刊物,在中国网络文学联盟、红袖添香、八斗文学、榕树下、散文在线等网站有文集,出版个人诗歌集、散文集各一部,《跑街的女人》荣获第二届金融文学奖。

原鄉書院回顾,点击可直接阅读


2016年年度优秀作品

2016年原鄉書院月度优秀作品

原创优秀作品(2015年度)

原鄉書院总目录


名家专辑快捷阅读,回复作家名字即可


毕飞宇|陈忠实|池莉|曹文轩|迟子建|格非|冯骥才|韩少功|贾平凹|老舍|李佩甫|李敬泽|刘庆邦|沈从文|苏童|三毛|铁凝|莫言|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忆|徐则臣|余华|严歌苓|阎连科|史铁生|张爱玲|张承志|


博尔赫斯|村上春树|川端康成|马尔克斯|卡佛|福克纳|卡夫卡︱卡尔维诺


国外名家作品合集,回复“合集”,便可快捷阅读

(0)

相关推荐

  • 【戈壁臻藏】五月,让我们一起走进阿拉善!

    集宝街--玉见魅力石界 Youth Day 五月,夏天伊始,槐花飘香,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五月,好像一切都刚刚好,若有闲暇,便揣一腔诗意,醉一个远方. 适合五月去的地方有很多,但在我心中,唯有那样一 ...

  • 【原创】内蒙古|高晴:阿拉善之行

    原创作者:高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阿拉善之行> 游过名山大川,看过大江大河,领略过草原的广阔胸襟,体味过江南的小桥流水--唯独没有去过祖国的西部.有时,总想一个人,置身于广袤的西部戈壁,踩 ...

  • 【在路上】 马兰泉边难以忘怀的大漠风情...

    集宝街--玉见魅力石界 Youth Day 阿拉善美丽的五月,有幸受马兰泉边驿站丁总之邀与阿拉善房车露营协会的哥哥姐姐一起走进梦幻的马兰泉边驿站,虽然对那里的美景早有耳闻,却无暇亲身体会,这一次有机会 ...

  • 【原创】万发金:简评李娜散文《戈壁递给我的三杯茶》

    原创作者:万发金 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简评李娜散文<戈壁递给我的三杯茶> 阅读的乐趣,首先应该来自于引人注目的好题目.李娜的散文新作第一篇就是<戈壁递给我的三杯茶>, ...

  • 就读这篇 | 孙树恒:倾听树开花的声音

    倾听树开花的声音 孙树恒 是谁最早进入春天?是黑土地上的草,是树,是树上的枝桠!一个在风中生长.在风中发芽的生命. 你行走在那条没有多少人注意的路上,从枝头到根部,距离很短,你却用尽了一生的力量,等待 ...

  • 就读这篇 | 孙树恒:珍爱那尘封老去的故事

    珍爱那尘封老去的故事 孙树恒 一 我是贫瘠的山村走出来的,初中以前都是这里上的,高中到县城读的.要不是考上了中专,这回还不在哪块地上耕种呢.白音昌村,我走时还是乡政府所在地.现在撤乡并镇成了一个小小的 ...

  • 就读这篇 | 孙树恒:父亲,我们是一滴血

    父亲,我们是一滴血 孙树恒 因为继母去世后,父亲离开了他生活了七十多年的老家,就搬到大姐家了.春节时,我到大姐家过年. 汽车停在大姐家门口,父亲就推开屋门,走了出来,显出意外的喜悦,嘴一张就哭了起来, ...

  • 就读这篇 | 孙树恒:最后的毡房

    最后的毡房 作者:孙树恒 草原是马背民族的故乡 毡房是牧民历史的缩影. 毡房是所有的草原人生活的写照,草原已是离离,生生不已,都富有悲戚与共的美丽变化,或欢快地高唱,或怀着忧伤. 1 夏日的鄂托克草原 ...

  • 孙树恒:写在春天的情话 (外二首)| 原乡诗刊

    写在春天的情话   (外二首) 诗人:孙树恒 亲爱的,当我把你抱起的时候 你正站在春的台阶上 你的笑容,就像一朵花 春潮就这样走来了 我们用身体取暖,我们亲吻 风起了,吹落的花瓣,纷纷扬扬 化作蛙鸣, ...

  • 孙树恒:不朽与纯真,草原上的歌唱| 原乡诗刊

    不朽与纯真,草原上的歌唱 诗人:孙树恒 草原的草绿了 染绿了清幽的山岗 染绿了干枯的树枝 染绿了宁静的河流 染绿了鸟的羽翼-- 多么自然啊,翠绿,清新 马在水边饮着水 牛在山脚歇息 羊在到处寻觅着草 ...

  • 孙树恒:过年了,大声说谢谢 | 原乡诗刊

    "过年"同题诗征文 让我们诗意地过年. 原鄉書院"过年"同题诗征文 时间从即日起截止到3月8日 投稿邮箱:yuanxiangshuyuan@126.com 除组 ...

  • 细读会醉 | 孙树恒:阳光,照耀在茫茫草原

    阳光,照耀在茫茫草原 孙树恒 (一) 我终将被草原收走 阳光.星辰.流动的风 穿过长天,吹散大雾 对河流说意义,就是水滴 把毡房引向远方 嘞嘞车的誓言 撕裂道路.也需要洁白 覆盖去年的羊群 (二) 这 ...

  • 细读会醉 | 孙树恒:一缕阳光穿透了身体

    一缕阳光穿透了身体 孙树恒 一粒种子向往春天 (一) 转身处,一粒种子 被春天的火焰,燃烧的灿烂 种子分裂 很多疼痛开始发作 老天爷吝啬,不赏赐一缕雨丝 父亲和种子一样 最后一根乌发 化成了盐巴 先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