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股真的就是高买低卖吗,希望本文能够颠覆你的“常识” “周期股要在高PE(利润顶峰)时买入,低PE...

        “周期股要在高PE(利润顶峰)时买入,低PE(利润低估)时卖出”这句大佬彼得·林奇的名句被媒体广泛传播后,成为不少人投资周期股的信条。部分人对此甚至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周期股应该在其亏损的时候买入,在景气周期利润兑现前获利走人。然而广为人知的大佬名言就一定正确吗?在伽利略进行比萨斜塔铁球实验前,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运动理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也曾广为人知,并“正确”了一千九百多年,无人怀疑。通过对大量周期股的复盘、总结、分析,我发现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论断,如果以此作为周期股的投资策略制定依据,非常容易出大问题。希望本文的分析也能帮助各位打破过往对周期股投资的偏颇认识。

本文所指的周期股为广义上的周期股,除了常见的强周期性行业的股票(例如:钢铁、煤炭、有色金属、化工、养殖、水泥等)外,还包括因为政策、特发事件等导致的阶段性产品供求关系失衡而进入景气周期的股票(如今年抗疫板块的口罩股,手套股)。 $牧原股份(SZ002714)$   $中远海控(SH601919)$   $英科医疗(SZ300677)$

周期股因为公司拥有相当数量的资产(一般不会破净),在周期底部时市值也不会随不断走低的净利润(甚至亏损)过度下跌,因此在周期底部时市盈率都比较的高。而当走进景气周期时,利润大幅度增加,而股价涨幅相对于利润增长较少,市盈率不断走低。很多在周期股顶部姗姗来迟的投资者在吃上大亏后感慨'周期股要在高PE时买入,低PE时卖出'这句话的正确无比,并决定以此作为下次投资周期股的准则。那么我就要发问了,周期股在多高市盈率时适合买入?或者说公司亏损多少钱的时候适合买入呢?

以下我们以一只典型周期股沧州大化为例作为分析。

公司在经历12年的景气后,13年净利润开始大幅度下降,市盈率开始走高。14年公司陷入亏损,市盈率进一步走高。如按照高买低卖的原则,这时是否应该买入股票呢?可能让很多在14年抄底的人意想不到是,15年公司发生更严重的亏损(14年股价最低点6.67元,15年股价最低点5.04元),直到16年公司才重新扭亏为盈,在此4年间,公司股价虽然上下波动较大,但并无确定性较高的投资机会,很多熬不住的投资者很可能就亏损离场(有多少人能熬三四年呢)。显然,高市盈率并不是买入的信号,公司亏损就更不是周期股买入的信号,因为并不是所有企业进入周期底部,都能快速反转的。部分周期股如猪周期,因为缺乏资金垫的散养户和小场占比较高,在行业发生亏损时较快的支持不住将作为产能的母猪当肉猪卖掉变现,产能出清快速,因而亏损期时间一般较短。而有些行业周期与经济周期息息相关,在经济未能好转时,周期难以逆转,亏损期较长。再往后看,公司17年股价大幅上涨,翻了几倍,同时可以看到,17年公司进入景气周期,收获高额净利润。因此我们可以知道,高市盈率和亏损不能让股票价格上涨,但是高净利润可以。只有公司出现要进入景气周期的苗头了,可能要赚大钱了,周期股才有上涨的机会。这个时候才是周期股买入的好时机,而不是随便在高市盈率时买入死等。

值得注意的是,最终决定股价上涨的是公司收获的净利润,而不是价格。价格的上涨只是帮助市场资金对公司利润上涨产生预期,并提前反应在股价上了(举个例子,当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时股价也随着上涨,但公司财报公布显示利润增长并没有达到预期,原因成本也大幅上涨,那么之后股价必然会大幅度下降,进行修正。而当超出市场测算预期时,股价会继续补涨)。因为周期股公司一般业务相对简单,产品也比较单一,市场对于公司利润的测算也比较容易,很多时候测算利润与最终财报出来的结果相差不大。因为早有预期,所以也必然提前兑现在股价上。周期股的主升浪最常见于产品价格上升阶段。但部分行业周期性特别强,市场资金特别熟悉的,可能在出台政策或者某项黑天鹅事件发生后产生涨价预期时(产品价格未实质上涨价)就开始拉升股价。

既然市场能测算大幅增长的利润提前拉升股价,也必然能预判出景气周期什么时候要结束,净利润将要大幅下降。资金必然会提前预判提前撤离,股价因此开始下跌。但究竟是提前多少时间,就该撤离获利走人呢?我只能通过复盘大量周期股由盛转衰时的走势,告诉大家资金以往经常在什么时候撤离,并且未来投资周期股时在什么时候获利走人可能最合适。

因为周期股在由衰转盛和由盛转衰时利润涨跌幅度非常大,市场都是以未来的盈利作判断,而我们常用的静态市盈率、TTM市盈率,甚至动态市盈率都是使用股票市值与过往季度的利润做比较,因此常规的市盈率指标对于判断周期股估值其实是没有多少参考意义的。在此,为了对周期股进行有效的分析,我引入一个后四季度市盈率的概念,即市值除以后四个季度的净利润之和(包含未发财报的当个季度,算是反向的TTM市盈率)。显然,测算公司后面各季度的净利润(俗称敲计算器)成为了投资周期股最重要的工作,这也是证券公司研报最重要的工作嘛。

下面,我取鲁西化工、民和股份、方大炭素、益生股份、中泰化学、山鹰纸业、沧州大化、建新股份、新安股份等多只当曾叱咤风云的周期股为例进行复盘,对周期股利润与市值的关系进行分析。(蓝色部分为连续净利润最高的四个季度,即周期利润顶点,黄色部分为市值最高季度的市值及市盈率,即周期市值顶点)

总结规律如下:

(1)周期最高市值约为周期内,连续最高的四个季度净利润之和的10倍,即后四季度市盈率给到10,不过也会因为市场当时测算利润的偏差而导致最后实际上是在10上下波动(对于数倍的涨幅,这个误差已经算很小了吧,毕竟还会有别的突发因素导致公司盈利在后面出现变化)。部分特殊行业市场可能给到更高的估值,但我暂未发现估值会比这个还低很多的(否则在最好的四个季度的财报出完时,平常的静态市盈率和TTM市盈率将会低的令人发指。欢迎各位朋友继续对同类型大起大落的周期股进行统计分析,补充数据库,更欢迎朋友们能找到反例进行指正)。

(2)市场预期的时间约为一年。即市值顶点大概率出现在盈利最高的四个季度的第一个季度,部分可能出现在第二季度。(中泰化学和益生股份出现在第四季度,我认为是因为别的原因导致市场对于个股产生了其他的新得预期了,如中泰化学明显是因为后来市场发现景气周期比预想的更长,后面的多个季度仍将保持高额净利润而产生了过高的预期,但在第一个季度时,公司市值也已经达到最高盈利的四个季度之和的10倍左右,保守起见,我建议当时就应该获利走人了。)市场资金在确定利润转折点后必然会提前撤离,但提前时间肯定也不会太长。如果真的看得很远,周期股市值也不会随着利润波动而起伏了,毕竟都知道高净利期迟早会结束把?采取保守的策略,投资周期股我的两个离场条件分别是,市值达到最高的四个季度利润之和的10倍,我会获利走人。假如始终达不到10倍,保守起见,在这连续最高利润的四个季度的第二个季度,我也必须走人,因为面临大幅度下跌风险已经较大 。

(3)哪怕在周期股市值最高的前一个季度,市场对其分歧也非常大,回调20%,30%也是很寻常的事情。(股价是市场上不同策略资金博弈的结果,如涨幅巨大,做多线的资金选择获利走人是很正常的)假如对自己的利润测算有信心,这时应该坚定持有,还有余力的话甚至可以适当加仓。在个股达到市值顶峰后,主力资金获利走人,估值也会先于利润顶峰提前转头向下。但市值也不是无休止的向下,依然与后四季度利润之和息息相关。如周期景气时间超出预料,或公司产能扩张后单季度利润下降减慢,导致估值下降幅度远大于季度利润下降速度,则估值很可能会迎来一波快速反弹行情,顶点依然为当季度此后四个季度利润的10倍左右。

值得重点主要的是,以上规律与其说是周期股的投资规律,不如说是A股市场主力资金投资周期股的投资规律。股价总归是由资金交易决定的,趋势投资和价值投资都不过是资金买入的理由。只要资金愿意且拥有足够的势力,他们能把一块无用的石头炒上天价,实际上这样的事情并不是没有发生。而如果出现流动性危机或者其他特殊情况,再铁的投资逻辑,再好的投资标的也可能无人问津而低估严重,目前港股中很多个股就是这个情况。因此,决不能死守这一条规律头铁到底。那么,总结规律还有用吗?我觉得作用还是非常大的。通过复盘总结规律,我们能得到一项操作或者是策略的成功率,并与盈亏比一起计算得出该项策略的收益预期,我们没办法保证没笔操作都成功,但只要制定的策略的收益预期是正的,就是一笔值得尝试的投资,再通过比选,选择同阶段内收益预期最高的策略(在我看来,趋势投资或者说技术面分析就是通过复盘大量个股的走势图形,进行概率分析,选择成功率较高的操作)。

 最后总结一下,“周期股要在高PE时买入,低PE时卖出”这句话对毫不了解周期股的投资者来说的确起到了一定警示作用,避免他们将使用在成长股的投资策略用在周期股上。但因为可得性偏差的原因,容易阻碍他们对周期股进一步的发掘和了解,守着这条流于表面的论断,最终在投资周期股时吃上大亏。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各位朋友更加深入的了解周期股,打破原有的刻板信条。在今年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下,许多大宗商品开始走入景气周期。个人预感未来的一段时间可能会是周期股的盛宴。如方兴未艾的DMF周期股兴化股份,锂概念股天际股份、天赐材料、多氟多等,海运股中远海控,以及可能梅开二度的猪周期股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手套股英科医疗等都将充满机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