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十大关学思想家(上)
发端于北宋初年的理学又称“宋明理学”。理学派系此消彼长,从区域集中程度上来看,先后有濂学、关学、洛学、闽学、荆公学派、蜀学派、浙东学派、湖湘学派等;从理论方向和思想要义上划分,主要有程朱理学、张载气学、陆王心学三大学派。明代发端于北宋初年的理学又称“宋明理学”。理学派系此消彼长,从区域集中程度上来看,先后有濂学、关学、洛学、闽学、荆公学派、蜀学派、浙东学派、湖湘学派等;从理论方向和思想要义上划分,主要有程朱理学、张载气学、陆王心学三大学派。至明代,关学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不仅在关中一地盛行,更波及陕西境外,追随者众。以下,介绍其中的十位代表人物。关学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不仅在关中一地盛行,更波及陕西境外,追随者众。以下,介绍其中的十位代表人物01
王恕的思想学说“重在自得,不尚空谈,并注重气节”。他认为学者应以“言行为学,故无求饱求安者,志在敏事慎言;就有道而正之,正其所言、所行之是非,是者行之,非者改之”,将“学”与“行”紧密结合为一体,为“学在贵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自然观方面,王恕倾向于有神论、泛神论,谓“鬼神之谓德”能生长万物,福善祸淫,其感无以复加。关于心性问题,王恕认同张载的“明心见性”之说,认为性乃天之所命,人之所受,性即天理之流行,因而性是善的,顺理而善者为性之本,不顺理而恶者非性之本。经济思想方面,王恕对张载恢复井田制的主张存疑,认为井田之法令不可行。但他也推崇孟子尽心知性知天之说,主张“中和”为天下大本,说“中为天下处事之大体,和为天下行事之大理”。这与张载所倡导的“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及“天人合一”等观点既有相通之处,也有悖逆之处。王恕秉承张载“崇尚气节”的观点,在当时关中学人中起到了一定的标杆作用,对三原的士风民俗有着极大的正面影响。
罗钦顺,字允升,号“整庵”,泰和(今江西省泰和县上模乡上模村)人,著名哲学家,明代“气学”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是和王夫之比肩的“关学亚宗”。弘治六年(1493年),中进士科探花,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后辞官隐居乡里专心研究理学。明中期,罗钦顺堪称可与王阳明分庭抗礼的大学者,时称“江右大儒”。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卒于家,时年八十三岁,赠太子太保,谥“文庄”。《困知记》是罗钦顺的重要著作,仿照张载《正蒙》的书写模式,取《论语》中“困而知之”一语,意指苦心钻研所得。
受张载气本论的影响,罗钦顺从“心本于气”为发端,否定王阳明心学的宇宙观。他表示:“张子曰:'释氏不知天命,而以心法起灭天地……’此言与程子'本心’之见相合,又推到释氏穷处,非深知其学之本末,安能及此?”并提出,“理须就气上认取,然认气为理便不是”,认为“气”是“理”的基础,须从“气”中认识“理”,即“气之聚便是聚之理,气之散便是散之理,唯其有聚有散,是乃所谓理也”。罗钦顺认为“理”是“气聚散变化”的条理,有“气”才有“理”。这是对张载思想的继承,也是对程朱“理本论”的否定,此举在明代心学兴起之际具有颠覆性的意义,罗钦顺也成为敢于挑战当时如日中天的王阳明学说的一大斗士。在认识论方面,罗钦顺汲取张载“人本无心,因物为心”的主张,并加以发挥,提出人心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变化须与客观事物相吻合,才能获得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因此,应遵循《大学》中“先格物后致知”的思维体模式。罗钦顺运用张载关学的逻辑思维批评了王阳明“致良知”的观点。
马理,字伯循,号谿田,三原人(今陕西三原县)。明弘治十年(1497年),得中举人;正德甲戌年(1514年),再中进士。曾任吏部稽勋主事、稽勋员外郎、南京通政司右通政、稽考功郎中光禄卿等职。弘治年间,他就学于三原宏道书院,学识、文章闻名全国,所著《送康太史奉母还关中序》一文被传抄至国外,朝鲜国将此文作范文传诵。1556年,陕西发生八级大地震,马理遇难,时年八十三岁。
马理是明朝初期关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将他与张载相提并论。他继承张载以义理治经的学风,同时又受朱熹的影响,体现了重义理而不忘象数的特点,还提出“易即造化,造化即易”的命题,依据《周易》规划出一个重要的制礼原则,即“类族辨物”,在同中求异,施行古礼需符合今世,进而丰富和推进了传统礼学思想。马理的实学思想深化了张载以“太虚”为核心的思路,重视笃行践履,批判了“阳明心学”主张的静坐修养。马理尊崇“进退容止,力追古道”的哲学思想观。据此,有学者认为他在礼仪方面学习张载,但于学术上更接近程朱。历史学者称他为“一切体验于身心”,而理学界则尊称其为“今之横渠也”。马理一生著有《四书注疏》《尚书疏义》《周礼注解》《春秋修义》《陕西通志》等书。
王廷相,字子衡,号“浚川”,时人称“王浚川”“浚川先生”“浚川公”,开封府仪封县(今河南省兰考县仪封乡)人,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为“明代前七子”之一。王廷相集合了前人有关气本论的研究成果,与罗钦顺、王尚䌹、杨慎一起构建了“气学”,又与王尚䌹被后世合称为“气学二王”。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王廷相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肃敏”。王廷相的关学思想体现主要来自他撰写的《横渠理气辨》和《内台集》。
王廷相吸收了荀况、王充、张载、薛瑄的“气本论”和范缜的“神灭论”的要义,肯定了张载关学思想的实用性。他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进行仔细研究后,认定气学才是真正的儒学,并批判程朱理学的“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有理而后有气”“万理归于一理”等观点不符合事实,认为其本质是老庄道学,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孔孟新儒学;又指出陆王心学主张的“万事万物皆出于心”“是内非外”“禅定而无应”等观点是道家学派吸收佛学思想后产生的异端,认为“心”只是感知,无法改变现状。在《横渠理气辨》一书中,王廷相表示:“万理皆出于气,无悬空独立之理。造化自有入无,自无为有,此气常在,未尝澌灭。”在《内台集》一书中,他又认为:“天地未判,元气混涵,清虚无间,造化之元机也,有虚即有气,虚不离气,气不离虚,无所始,无所终之妙也。”同时,他主张人有气才有神,具备了气和神,身体才能活动;人死则气灭,剩下的躯壳没有任何意义。王廷相汲取张载“性乃气所固有”的思想,借鉴“生之谓性”的观点,并将二者结合,提出了“性乃气之生理”的思想命题。这些观点对构建明代气学思想起了决定性作用,并对后来的“关学亚圣”王夫之产生了很大启迪。
王尚䌹,字锦夫,号苍谷,时人称“王苍谷”“苍谷先生”“苍谷子”,明代汝州郏县郊东南(今河南省郏县李口镇)人,官至浙江右布政使。其人正直廉洁、思维发散,完善了前人气本论的要义,与罗钦顺、王廷相、杨慎一起构建了气学。嘉靖十年(1531年),王尚䌹病逝,享年五十四岁。著作有《西行类稿》《维正稿》《密止堂稿》《答周子德懋简》《明伦铭辞》等。
王尚䌹直接承继“气一元论”的思想体系,在张载提出的“太虚即气”的基础上创新了三个观点,即气分阴阳生万物、万物随着气的变幻而变化,以及气影响人的福寿。这是对罗钦顺、王廷相提出的气学思想的升华。在《明伦铭辞》中,王尚䌹写道:“闻风气为之,天地之号令也。五行得令,四时顺序,而后八方之风各应律而至,以成岁功,否则变怪百出,不可具状。然有正有变,皆气为之也。”他从自然科学角度延展了张载的“气本论”思想,其后的学者薛应旂奉其为师。
王尚䌹的气学思想丰富了明代中期的“气本论”体系,对明清之际的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伦理道德方面,他重视孝道和夫妇之道,强调“养心教育”,提出了个人修养的标准和典范。王尚䌹的思想对后来的张介宾、宋应星、方以智等科学家亦产生了较大影响